摘要: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这是自2009年设立宣传周以来,首次聚焦具体科技领域。这表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更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这是自2009年设立宣传周以来,首次聚焦具体科技领域。这表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更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知识产权对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在保护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作用,还能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在千行百业落地,助力实现产业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作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持续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在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AI全栈技术专利构筑产业智能化基石
4月22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百度举办了主题为“专利赋能大模型应用”的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并发布《百度人工智能创新与专利白皮书2025》。
多年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创新,逐步打造出人工智能时代从芯片、框架到模型、应用的四层全栈技术,包括昆仑芯片、飞桨深度学习框架、文心预训练大模型等。其在各个层面都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并在研发迭代中积累了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作为百度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专利一直以来都是百度知识产权工作的核心。百度重视专利的申请、保护与运营,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百度专利事务部总经理崔玲玲表示,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专利积累,百度不仅巩固了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地位,更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发展,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底,百度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公开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突破2.7万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于2025年3月发布的《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百度生成式AI全栈技术专利申请量2950件,授权量1371件,连续三年稳居国内榜首;并在创新突破、产业应用及生态支撑等关键指数上均领跑国内公司,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领先,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价值专利是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百度建立了人工智能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打造高价值专利全链条、闭环培育流程,将创新转化为高价值专利。同时,紧密结合自身技术路线,精心打造高价值专利组合。
目前,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共获得17项中国专利奖,包括1项金奖和7项银奖。其中,智能交互专利获得金奖,这也是目前智能交互领域唯一的中国专利金奖。
产业化是专利的生命力。百度的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并非停留在实验室,而是深入各行各业,推动真实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专利的价值不仅在于保护创新,更在于通过专利的公开、共享、流通,推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技术价值。
过去一年,百度专利运营成效显著,通过专利许可、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赋能合作伙伴,专利许可收入达数亿元,专利技术转化惠及产业链企业,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AI技术和专利支撑大模型应用落地
4月25日,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表了题为《模型的世界 应用的天下》的演讲,并发布了多款AI产品和应用。
百度在大会上连发两大模型: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它们具备多模态、强推理、低成本三大特性。每一次大模型的迭代和能力跃升,背后都凝聚着大量创新成果和专利支撑。
全球领先的IP解决方案提供商Questel在2025年1月发布的《Deep Learning Patent:2024 Patent landscape》报告显示,百度在大模型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卓越,大模型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并在搜索、虚拟助理、安全、法律、情感分析等多个细分应用领域或场景的专利排名中跃居全球第一。百度深度学习专利申请量达6751件,继2021年获得全球第一后,百度再次位居全球第一。
李彦宏认为,当前AI应用的一大阻碍是大模型成本高、用不起,成本降低后,企业能够低成本地部署大模型,最终推动各行各业应用的爆发。
未来的AI应用将从回答问题走向任务交付,这需要智能体协作。会上,百度发布了多智能体协作App“心响”,覆盖知识解析、旅游规划、学习办公等场景中的200个任务类型,能够一站式解决用户复杂问题。以租房维权为例,“心响”会厘清事件关键问题,寻找“专家律师AI分身”,从不同角度提供专业建议,最后生成可下载的法律分析报告,并给出详细维权步骤。
借助百度无代码编程工具“秒哒”,一个大学生团队几分钟就打造了过去需要一周开发时间的营销工具,仅花费5元左右的模型调用费。过程中,“秒哒”协同了“产品经理、架构师、设计师、工程师”等多个智能体,调用了智能云的存储、数据库功能,以及地图导航、智能客服等工具组件,迅速地完成了应用开发。3月,“秒哒”向全社会开放。
如今,百度文心快码广泛应用于吉利汽车、同程旅行、方正证券等上万家企业。百度的多模态、全栈自动编程智能体“文心快码Comate Zulu”支持多模态高效交互,上传图片即可一键生成完整代码,让开发场景更加多元便捷,致力于实现每个业务都能有自己的“智能研发数字员工团队”。
基于“文心快码Comate Zulu”核心功能,文心快码可帮助专业开发团队实现“需求-编码-调试-验证”端到端生成,帮助每位工程师驾驭Coding Agent,成为“十倍工程师”。
智能体已成为AI应用的代名词。“心响、秒哒、Zulu”等产品的背后,是众多智能体专利技术的支撑。根据《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智能体专利申请在中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智能体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百度以536件专利申请和249件授权位居中国首位,具有丰富的创新成果积累。
文心大模型不仅大规模应用于百度的产品,还通过飞桨开源开放平台、百度智能云赋能工业、能源、金融、通信、媒体、教育等多个行业。2025年第一季度,百度中标19个大模型招标项目,项目披露金额超过4.5亿元,在中标项目数量及金额上双双实现行业领先,尤其在能源、金融等复杂场景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AI知识产权+”共建产业协同生态
人工智能的普惠发展,离不开一个开放、共享的生态体系。百度不仅通过专利技术创新推动自身业务增长,更积极开放技术能力,与行业伙伴共建AI生态。目前,百度飞桨平台已汇聚超过500万家企事业单位,涵盖工业、金融、教育、零售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智能化协作网络。
在文博领域,百度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深度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并发布了国内首个文博智能体,用AI的力量让文博知识触手可及。
在非遗武术传承领域,百度与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联合发布“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基于文心大模型,融合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的专业积淀,将武术技法与算法结合,通过3D动作建模、AI动态纠错等技术,将非遗武术技术动作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和记录下来。
百度研发的高说服力数字人,具有声形拟真、内容更专业、互动更灵活的特点,在电商直播、游戏、消费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高说服力数字人具备“AI大脑”,能根据直播间实时热度和转化情况,灵活调度助播、场控、运营等角色共同促进转化,包括适时切换镜头画面、调度图片和视频素材,助力实现“一个人就是一支营销团队”。
面对AI应用的井喷,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发布了“AI开放计划”,通过建立多样的内容和服务分发机制,为智能体、H5、小程序、独立App等应用开发者提供流量和收益,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全的AI服务。此外,百度搜索构建了MCP server发现平台,可以索引市场上优质的server。
针对大模型应用落地,以及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百度在2024年就推出了首个企业版“AI知识产权+”行动方案,旨在打通AI专利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专利产业化,最大程度释放AI专利的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让专利真正转化为驱动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的生产力。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百度推动数百件AI专利在工业制造、智能终端、智慧金融等上百个场景落地,专利技术惠及全国13个省市50多家产业链企业。
面对产业园区对接企业创新升级需求,百度还在武汉设立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AI原点社区启动建设海淀AI原点社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更多的触角深入产业,通过技术共享、专利赋能来强链增效。
今年,“AI知识产权+”行动方案升级为2.0版本,通过聚焦应用场景精准赋能、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知识产权赋能中心、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等途径,向产业输出百度AI技术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生态伙伴创新发展和产业智能化升级。
百度通过“技术平台+场景应用+产业生态”模式,推动专利技术向实体经济渗透。崔玲玲表示,未来,希望更多产业伙伴加入百度“AI知识产权+”行动,一起实践、探索、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专利产业化,打造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生态,共促产业繁荣。(曹小林)
来源:《中国名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