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美国缺乏足够的后勤支持,难以打赢与中国的战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8 16:43 2

摘要:如果美国和中国真的打起来,谁会占上风?2022年,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抛出了一个挺扎眼的观点:美国可能因为后勤跟不上趟儿,打不赢中国。

如果美国和中国真的打起来,谁会占上风?2022年,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抛出了一个挺扎眼的观点:美国可能因为后勤跟不上趟儿,打不赢中国。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他们引了美国国防部的报告,还分析了地缘政治和军事现状。

先说个大前提:现代战争不光看谁的武器牛,后勤才是命脉。打仗得有枪有炮,还得有油有粮,得把这些东西运到前线去。

美国的军事实力全球顶尖,这没啥争议,但要是跟中国在亚太地区干一架,后勤能不能撑住就得打个问号了。

《欧亚时报》2022年5月7日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很直接:《美国未准备好与中国开战!五角大楼称美国缺乏支持与北京冲突的后勤能力》。

他们引用了美国国防部的太平洋威慑倡议(PDI)报告,说美军在印太地区的补给线太脆弱,撑不起一场跟中国的大规模冲突。这事儿听起来挺严重,咱们得一步步拆解。

先聊聊地理。印太地区有多大?从美国西海岸到南中国海,差不多7000多英里。这么远的距离,运东西可不是开玩笑。

想象一下,你得把坦克、飞机、导弹,还有士兵的吃的喝的,从加利福尼亚运到关岛,再到更靠近中国的地方。路上得过太平洋,风浪大不说,还得防着被人截胡。

美国在印太有几个重要基地,比如关岛、日本的嘉手纳空军基地和横须贺海军基地。这些地方听着挺牛,但离中国太近了,容易被打。

关岛离中国大概3000公里,正好在人家东风-26导弹的射程里。这玩意儿叫“关岛杀手”,射程能到3400多英里,专门盯着美国的大本营使劲儿。

日本的基地更近,离中国才几百公里,中国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随便就能招呼上。

再看看地形。太平洋全是水,岛屿零星散布,天气还变化莫测。台风一来,船开不动,飞机飞不了,补给线就得瘫。

这不光是距离远的问题,是整个环境都在跟你作对。印度媒体就爱拿这个说事儿,说美国在这儿打仗,等于是在别人家门口跟人硬拼,地利上先输了一半。

中国可不是光坐着挨打,他们有个策略叫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不让你靠近我家门口。咋做到的?靠一堆硬家伙。

导弹:防着你的大船和飞机

中国有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射程950英里,专打航母。这东西要是真管用,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就得掂量掂量敢不敢靠太近。

还有CJ-10巡航导弹,射程1300多英里,能精准砸陆上目标,比如美国的基地。东风-26更狠,能打3400英里,直接威胁关岛。

防空:把天锁住

中国的HQ-9防空导弹和从俄罗斯买的S-400,覆盖范围从124英里到250英里。美国的F-35、F-22再牛,飞进来也得小心被撂倒。

更别提中国的PL-15空空导弹,射程能到400公里,专门盯着美国的加油机和预警机打。你想,加油机没了,战斗机飞一半没油咋办?

海军:海上霸主

中国海军现在是全球最大的,舰艇数量甩美国好几条街。他们有航母“辽宁号”和“山东号”,还有一堆驱逐舰、潜艇。

2025年3月,中国还在太平洋搞了个大演习,把美国盟友吓得不轻。这是要告诉大家,这片海我说了算。

电子战:让你瞎了聋了

中国网络战和电子战特别厉害。他们能干扰美国的卫星通信、GPS导航,让美军指挥系统瘫痪。卫星要是废了,飞机咋飞?导弹咋瞄准?这招够狠,直接掐你脖子。

这些东西加一块儿,中国就在第一岛链(日本、台湾、菲律宾北部)里建了个铁桶阵。美国想进来,得先过这一关,补给线还没铺好,可能就让人家给剪断了。

美国也不是没准备,但后勤上的问题确实不少。2022年的PDI报告直言不讳,说美军现在的物流能力“不足以支持在争议区域打仗”。为啥这么说?

基地太脆

关岛、日本这些基地看着挺硬,其实脆得像鸡蛋壳。中国的导弹一轮招呼,跑道炸了,油库没了,补给站废了,你再牛的飞机也飞不起来。

报告里提到,关岛的防御系统还不够,导弹拦截能力跟不上。

补给线太长

7000英里的补给线,得靠船和飞机撑着。可船走得慢,飞机装得少,还得空中加油。中国要是把加油机干掉,或者把海上运输堵了,美国的物资送不到前线,士兵喝西北风啊?

技术依赖太大

美军打仗靠高科技,卫星通信、GPS导航一个不能少。可中国的反卫星武器不是吃素的,一发导弹上去,卫星变太空垃圾,你的高科技瞬间变废铁。

这事儿不是没先例,俄罗斯在乌克兰就吃了补给线的亏,基辅没打下来,车队堵路上挨炸。

《欧亚时报》为啥老盯着这个说?因为印度自己也在印太地区有份儿。作为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一员,印度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一块儿盯着中国呢。

他们关心美国能不能顶住,因为这直接影响印度的安全。印度媒体的调调是,美国后勤不行,可能拖累整个地区。

2022年那篇文章里,他们还提到中印边境的事儿,说中国在阿鲁纳恰尔邦用狼牙棒和电击枪跟印度士兵干架,说明中国不光会打高科技,也会玩儿低成本的招儿。

这是在提醒大家,别光看中国的高端武器,他们啥都能使出来。

美国也不是傻子,知道后勤是短板,推出了个太平洋威慑倡议(PDI)。这东西2021年通过《国防授权法案》搞起来的,2025财年预算要了99亿美元,想干啥呢?

加固基地:给关岛装雷达和拦截器,日本的岩国、横田基地扩油库,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附近也弄个大油库。

预置装备:在冲绳弄反舰导弹工事,海上漂着补给船,随时能用。

联合演习:2023年的“环太平洋”演习,26个国家一块儿练,测试后勤协调。

听着挺美,可问题没全解决。高速补给船还在画图纸,油库还是导弹靶子。《欧亚时报》就说了,中国的非对称优势太强,美国这点儿努力可能不够看。

技术能救命吗

美国也在玩儿新花样。比如无人水面舰艇(USV),小船自己跑,能在危险水域送货,2023年陆军上校肖恩·厄普顿说这能解决距离问题。

还有预测性后勤,用AI算啥时候缺啥,提前备好。这些听着挺科幻,但还没大规模用上。

盟友帮不帮得上忙

美国拉盟友一块儿干。2023年跟印尼签了国防合作协议,跟菲律宾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也升级了,让美军在那儿建基地。

“肩并肩”演习5000多人练后勤,挺热闹。可盟友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菲律宾离中国太近,不一定敢硬刚。

唐纳德·诺克罗斯

这位民主党众议员在新泽西混得挺开,2014年进国会,在军事委员会干得风生水起。他管过900多亿的国防预算,老嚷嚷着F-35不够用,得赶紧造。

2024年他还投了票,给台湾81亿军援,想压着中国。2025年4月他因为胆管炎住院了,还在ICU躺着,但办公室没停工,继续推PDI。

迈克尔·吉尔戴

这位海军上将2019到2023年当海军作战部长,把中国当头号威胁。他弄了个导航计划,说中国发展太快,美国得抓紧。

他推无人武器、高超音速导弹,还加了跟盟友的演习。2023年退役了,但他的路子还在接着走。

PDI预算涨了,从61亿到99亿,决心不小。可中国的A2/AD还在升级,导弹越打越远,海军越来越强。

美军得在后勤、技术、盟友上下功夫,不然真打起来,可能真像印度媒体说的,撑不住。

美国跟中国的较量,后勤是硬伤。印太这块儿地方太大,中国又有主场优势,美国想赢,得把补给线理顺了。

诺克罗斯、吉尔戴这些人挺卖力,PDI也在使劲儿,可成不成还得看天时地利。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