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言|非遗新世代!看博罗这群05后大学生如何把传统技艺玩出“新花活”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8 17:04 2

摘要:把陆丰皮影、瑶族扎染、广府掐丝珐琅等通过数字化设计与个性化定制,开发出高附加值文创产品,推动非遗技艺创新转化与市场化活化,为传统文化注入科技新生力量。

宝子们,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群

超有料的05后大学生!

在广州理工学院(博罗校区),

有一群自带“脑洞特效”的年轻人,

带着对非遗的热爱成立

“方与圆工作室” ,

科技与创意为非遗传承

注入新活力。

走,

快跟着团团去瞧瞧

这群“非遗弄潮儿”

01

神奇的 AI+ 非遗,

让传统技艺“玩”出科技范儿!

把陆丰皮影、瑶族扎染、广府掐丝珐琅等通过数字化设计与个性化定制,开发出高附加值文创产品,推动非遗技艺创新转化与市场化活化,为传统文化注入科技新生力量。

他们还通过课程开发、市集摆摊、文创设计等多种途径,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用年轻人视角结合科技辅助,重新挖掘非遗的价值,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02

“双师型”教师+实习基地,

学习传承都有“硬核”支撑!

广州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双师型”人才,定期行业研修、技术工坊、调研,学习非遗工艺创新、色彩流行趋势等前沿内容,转化为模块化课程资源,形成个性化教学方案。

学院还与长宁镇徐田村共建校外艺术实习基地,依托古村落的历史文脉、生态景观与非遗资源,为学生提供写生创作、汲取岭南文化灵感的“露天课堂”,助力学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中提升创新竞争力。

03

非遗体验活动 + 联名文创,

让群众“玩”转非遗!

戴浩圳带领团队参加非遗展览,推出“掐丝珐琅手工作坊”和“瑶族扎染兴趣课堂”等非遗主题课程,还开展非遗体验快闪活动非遗盲盒玩法等,让群众直观感受非遗“匠心”。

同时与企业合作推出联名文创产品,部分产品已在广州市永庆坊上架销售。他们立足非遗传承,下来将结合博罗特色,创新制作更多有地域特色和非遗内涵的作品,并利用媒体和平台广泛传播理念和作品,吸引更多人加入非遗传承。

掐丝珐琅美得像打翻了调色盘,

扎染就像一场色彩的魔法秀,

当这些传统技艺撞上

AI 和年轻人的奇思妙想,

会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呢?

评论区留言告诉团团吧!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