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社交平台,总能看到朋友们分享着精致的生活:奢华的度假、昂贵的名牌服饰、温馨的大房子,让人不禁疑惑,身边的人怎么都如此富有?
//前言//
澳人背后的秘密曝光!
原来,
大家一直都在“装”...
三分之一澳人
隐藏了这个秘密
打开社交平台,总能看到朋友们分享着精致的生活:奢华的度假、昂贵的名牌服饰、温馨的大房子,让人不禁疑惑,身边的人怎么都如此富有?
最近,澳媒曝光,这一现象背后竟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秘密 —— 原来,大家一直都在 “装”!
Finder 的研究揭露了一场全国性的金融造假危机。近三分之一的澳人坦言,为了维持表面的风光,不惜超支消费。
那些在 Instagram 上光鲜亮丽的帖子、身上的名牌服装,以及度假时拍摄的精美照片,都只是一场精心打造的 “富有人设”,而数百万人正为这场虚幻的表演付出沉重代价。
图片来源:realestate.com.au
从具体消费项目来看,许多人陷入了 “装富” 的陷阱。5% 的人承认去度假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能力,同样有 5% 的人表示开着负担不起的汽车,还有不少人在服装上大肆挥霍。
房屋作为最大的开支之一,也成为了 “装富” 重灾区,众多澳洲人居住在超出自己经济实力的房产中。
女性在这种压力的生活方式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35% 的女性承认面临这种压力,而男性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
信用报告机构 Equifax 的数据透露,超过一半的 18 - 24 岁澳大利亚人正在使用先买后付(BNPL)服务,这种消费模式虽然带来了即时的满足感,却对他们的信用评分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在这个年龄段,约 5% 的 BNPL 用户出现房费拖欠的情况,这让未来的购房更加艰难。
而且,贷方将错过 BNPL 付款视为财务压力或信用不良的信号,长此以往,不仅会限制抵押贷款选择,还会增加总体借贷成本。
自 2023 年 3 月以来,将 BNPL 作为唯一信贷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激增约 30%,形势愈发严峻。
个人理财专家 Sarah Megginson 直言,维持表面风光就像一颗金融定时炸弹。
“花光积蓄去维持形象,是一场注定要爆发的灾难。”
她指出,这种 “装富” 行为,有时是一次大额的冲动消费,但更多时候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
小额的 BNPL 消费、信用卡透支,日积月累,债务便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社交媒体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 “催化剂” 的角色,它不断放大着他人生活富足且无债务的错觉。
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奢华生活,很多都建立在债务之上,并非真实的生活。
面对这种情况,Megginson 女士呼吁澳大利亚人抵制这种诱惑, 不要在获得加薪或奖金时,不自觉地增加消费。
人们应该将重心放在建立真正的财务安全上。如果所有的闲钱都用于非必要的消费,那么当生活遭遇意外时,将没有应急资金来应对风险。
最后
拒绝盲目追逐 “精致生活” ,
理性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
才能真正让自己的财务状况更健康。
来源:澳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