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产圈微信群突然"诈尸"了!这条招聘信息像深水炸弹,把常年潜水的老同行全炸出来了。
(开头维持不变)不久前,看到有人力在发一个招聘信息,华东龙湖某投资岗位招人。
地产圈微信群突然"诈尸"了!这条招聘信息像深水炸弹,把常年潜水的老同行全炸出来了。
有人截图转发时手都在抖:"三年了!终于有品牌房企公开招投资岗了!"华南地产群里更夸张——某民营房企刚甩出招聘需求,底下瞬间刷出二十条"求内推",不知道的还以为群里在发红包。
你猜现在地产群最怕聊什么?聊投资岗裁员!去年我们做过统计,从2019年算起,这个岗位人员流失率95%!什么概念?当年随便抓个200强房企,哪个不是投资部从总监到专员配齐整?就连年销售几个亿的小开发商,都敢养一两个投资岗充门面。
现在呢?暴雷房企的投资部早就被连锅端,集团总部最后留守的"投资总"们,去年也集体领了盒饭。
知识付费圈更惨烈!我们行业号课程销量直接脚踝斩,同行公众号停更的停更、转行的转行。
上次直播提到"土地研判",评论区居然有人问:"现在还有这个工种?"看看朋友圈就知道——2019年那些天天晒踩盘、测算表的大佬,现在不是改行卖保险,就是在朋友圈代购土特产。
但最近土拍市场开始搞事情了!北京、上海拍出地王不算稀奇,可长沙梅溪湖地块居然溢价15%成交,武汉光谷地块引来了8家房企摇号,重庆公园板块的地块被三家民企抢破头。
这些信号比什么行业报告都实在——开发商又开始囤弹药了!
现在活下来的都是"特种兵"式投资团队。
邦泰、伟星这些拿地凶猛的小房企,团队精炼得吓人——1个投资总带2个兵,既要看地、测算,还得兼职法务和融资。
得力地产更绝,投资岗直接挂上"综合管理部",一个人干着三年前的三个人的活。
猎头朋友透露了个潜规则:现在招投资岗先看"生存技能"。
要会政府勾地、收并购、资产处置,最好还能搞点城市更新。
有个房企HR说得直白:"我们要的不是投资经理,是投资界的瑞士军刀!"
行业群里的老油条们开始躁动了。
有人把落灰的测算模板翻出来重练,有人偷偷报名考证班。
我认识个资深投拓总,去年转行开滴滴,最近突然把车卖了报班学REITs。
他撂下句话特别扎心:"开滴滴能糊口,但听到土拍槌响,心里还是痒啊!"
政策风向也在变暖。
听说有城市在研究"白名单"房企扶持政策,银行对优质地块的融资条件悄悄松动。
某TOP20房企投资总私下说:"总部给的指标是下半年储备5宗地,这在去年想都不敢想。
"
行业复苏就像解冻的春江,总是岸边的薄冰先裂开。
现在头部房企开始试探性出手,地方国企平台频繁组局,就连外资都在打听法拍市场。
有个投拓经理的比喻很妙:"我们这行现在就像冬眠的熊,闻着蜂蜜味了,爪子先动起来了。
"
最魔幻的是知识付费圈——停更大半年的行业号突然集体复活!上周某大V的《2024拿地策略》课程,48小时卖了300份,评论区全是"老铁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有个买了课程的老哥留言:"就当提前交份子钱,万一真用上了呢?"
这波回暖能持续多久?行内分成了"速归派"和"观望派"。
速归派忙着更新简历:"你看土拍热度传导到招聘市场只要3个月!"观望派还在算账:"现在补货都是精准打击,一个区域养不起三个投资岗。
"但所有人都盯着七月局会议——这场会可能才是真正的发令枪。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某头部房企人力总监的领英账号,最近突然开始批量访问前投资岗员工的主页。
行业群里流传着一张神秘截图——某房企投资部组织架构图里,悄悄多出了两个虚线框......
来源:大气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