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17:51 2

摘要:目前,已进入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南方的早稻大都分蘖,北方地区的冬小麦也在灌浆之中,万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正加速推进。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截至5月6日,全省旱田农作物已播4909万亩,水田已泡田4334万亩。在双鸭山市集贤县

央视网消息:目前,已进入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南方的早稻大都分蘖,北方地区的冬小麦也在灌浆之中,万物进入快速生长期。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正加速推进。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截至5月6日,全省旱田农作物已播4909万亩,水田已泡田4334万亩。在双鸭山市集贤县,当地通过与黑龙江农垦系统协作,引进智慧化农机和先进种植技术,玉米播种更加高质高效。 精量播种 质量效率“双提升”

这片3000亩连片的耕地,就是当地与黑龙江垦区二九一农场合作的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在现场有多台大型农机,“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台配备了自动导航系统的气吹式精量播种机,紧随其后是一台镇压机。这几台机器协同作业,就能高效完成播种、土地镇压的全流程作业。这个播种机,可以实现种子的精确定位和播种。在落种过程中,气吹系统会将种子直接吹射入种沟,在高速播种的状态下,它能稳定地将种子压入种沟。播过的种子不管是距离,还是深度,都是一致的。并且能充分地接触到土壤,有利于种子萌发生长,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苗率。 适时早播 积累能量“夺高产”

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与季节、气候深度绑定。因此,精准把握农时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农技人员介绍,在这个地块,播种中还采用了“三五早播”技术,三五就是在5厘米的耕层,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5摄氏度以上,就可以实施抢墒播种,这样比普通种植提前了四至五天。可别小看这短短的几天,它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更长的周期。而且在精量播种机的加持下,可以实现每亩5600株的种植密度,成苗率也要高出2%左右,为作物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管理 为春耕保驾护航

在进行垦地合作之后,不仅实现了种植技术的共享,还实现了智慧平台的共享。这里使用的播种机,上面都安装了农机作业监测终端,监测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农垦系统的数字指挥中心,通过LED大屏,工作人员就可以查看播种的作业进度和农田状况,全面监控作业质量。如果出现作业轨迹偏差、作业深度不一等问题,还可以远程调整作业参数。 合作升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25年,集贤县与二九一农场垦地合作模式进一步升级,创新推出了“一主四包”新模式。“一主”就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主体,“四包”是指由农场提供社会化托管服务“包种”,政策性银行负责“包钱”,种植业保险保障“包赔”,最后由政府兜底“包收”,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目前,集贤县与二九一农场合作签约面积达到了20万亩,预计全县全年粮食产量可增加550万斤。 智能设备节水灌溉 助力小麦丰产丰收

华北平原的冬小麦眼下正处于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灌浆充实籽粒。在山东德州武城县,农户抢抓农时,利用智慧灌溉设备节水灌溉,助力小麦丰产丰收。

在武城县四女寺镇的麦田里,一台移动式智能淋灌机正沿着田垄缓缓行进。长达21米的伸缩式喷杆上,18组伞状旋转喷头将水雾均匀洒向麦田。 手机远程操控 麦田“解渴”

于文阁承包了240亩土地。他说,传统灌溉方式水资源和人力都消耗较多,而移动式智能淋灌机免去了繁琐的人工灌溉流程,可用手机远程操控,实现无人值守。

目前,德州市武城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达99.8%以上。 田间“数智”开良方 夏粮“三防”助增收

这段时间,河北的冬小麦处于抽穗扬花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期。河北磁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利用智慧农业装备,送服务、开良方,帮助农户高效推进田间管理。

一大早,邯郸市磁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就深入北开河村种粮大户王海疆的田地里,实地查看小麦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对农田数据化决策平台在线显示的虫情、苗情、墒情、气象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帮助他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治工作。

有了农技人员“量身定制”的良方,王海疆熟练地操作起植保无人机,借助北斗导航定位,植保无人机顺着事先设置好的路线往返穿梭,展开作业。

近年来,磁县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建设智能田间四情监测站、智慧灌溉站。先进的监测设备为农技人员“把脉会诊”提供了精准的农田数据,助力田间管理方案更科学。目前,全县18.6万亩小麦长势良好。

来源:小雨聊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