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阿姨敲钟狂欢背后,资本镰刀割向加盟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8 20:29 2

摘要: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沪上阿姨按门店总数计排名第四,拥有7789间门店;按售出杯数计算则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排名第四,共售出6亿杯,市场份额为4.5%。

“阿姨”来自上海,目的地却是香港。

5月8日,沪上阿姨(02589.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113.12港元/股。截至收盘,其股价为158.4港元/股,市值166亿。

这是继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之后,年内第四个登陆资本市场的新茶饮品牌。

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沪上阿姨按门店总数计排名第四,拥有7789间门店;按售出杯数计算则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排名第四,共售出6亿杯,市场份额为4.5%。

01 业绩变脸:营收净利双杀

但说实话,从数据而言,沪上阿姨的数据不仅算不上好看,甚至给人一种还未上市就业绩变脸的感觉。

招股书显示,2024年,沪上阿姨实现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减少1.9%;实现税前利润4.49亿元,同比减少11.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9亿元,同比减少15.2%。

这和前两年高增长的局面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3年,沪上阿姨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05%、52.26%;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22%、159.52%。

对此,沪上阿姨表示,收入下滑主要由于其加盟相关收入及自营店收入减少,进一步来看,加盟相关收入减少主要乃由于销售设备收入减少所致。尤其是,受2024年中国整体行业增长放缓及现制茶饮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店铺网络中每间加盟店的平均GMV由2023年的16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40万元。

但众所周知的是,在计划上市这件事上,企业不会打无准备的仗,一般会选择在企业业绩数据最漂亮的时候公布IPO计划。沪上阿姨也不例外。

沪上阿姨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是在2024年2月。彼时,沪上阿姨提交了一份让资本市场满意的高增长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前九个月,沪上阿姨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40亿元、21.99亿元、25.35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1.49亿元、3.24亿元,其中,2022年度及2023年前九个月营收同比分别增长34.0%及54.1%,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9.2%及188.7%。

从沪上阿姨的财务数据变化来看,其在2022 - 2023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可惜的是,准备充足的沪上阿姨没赶上好时候,资本市场当时对新茶饮企业并不感冒。

据港交所官方网站显示,沪上阿姨招股书于2024年8月14日正式失效。与此同时,蜜雪冰城和古茗也同样按下IPO的暂停键。

02 分红1.77亿:现金流危机隐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冲刺港股IPO的关键节点,沪上阿姨于2024年5月突击派发1.58亿元股息,这一金额几乎相当于其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的94%。

更引发争议的是,创始人单卫钧、周蓉蓉夫妇通过控制公司80.64%的投票权,直接分走约1.29亿元,加上2023年底的分红,二人累计套现近1.77亿元。

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家族资本套现”——在招股书失效、业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公司一边向资本市场寻求融资,一边却将核心利润优先分配给实控人。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沪上阿姨净利润同比下降12.3%,现金储备较年初缩水近半,但分红力度却远超同行,这种“掏空式分红”加剧了市场对其财务健康度的质疑。

2024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开始接纳新茶饮品牌,在正常推进上市进程后,古茗、蜜雪冰城先后于2025年2月12日、2025年3月3日登陆港交所,霸王茶姬则在2025年4月17日成为首家在美股上市的新茶饮公司。

沪上阿姨的步伐则慢了点。2024年12月27日,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书。2025年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但上市并非成功,可能只是巅峰。

面对“掏空式分红”、业绩变脸般的数据,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们,后期还会买账吗?

03 闭店增加:加盟模式现危机

加盟,一直是沪上阿姨的主要运营模式。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沪上阿姨网络内的9176间门店中,有99.7%即9152间由加盟商经营。

换句话说,沪上阿姨只有24家自营门店。

由此不难理解,沪上阿姨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加盟业务,其中包括向加盟商销售货物,包括食材、包装及其他原材料,以及设备;及加盟服务。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沪上阿姨加盟相关收入总计达到20.72亿元,占总营收的94.3%,2023年加盟相关收入进一步增长至32.25亿元,占比提升至96.3%,加盟模式的主导地位愈发凸显。

到了2024年,尽管加盟相关收入略有下降至31.69亿元,但占比仍高达96.5%,依旧是企业收入的核心支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营店的收入情况。

2022年,沪上阿姨来自自营店的收入仅为1.26亿元,占总营收的5.7%;2023年下降至1.15亿元,占比降至3.4%;2024年更是降至0.49亿元,占比仅剩1.5%。自营店收入不仅规模较小,且呈现逐年萎缩的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加盟模式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扩张手段,被众多企业广泛采用,在快速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它也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品质把控风险、利益分配矛盾突出等。

在品控端,3月14日消息,据湖北经视直播报道,经视直播3·15特别报道《网红奶茶店背后的秘密》,曝光了沪上阿姨武汉汉口城市广场店店员用过保质期食材制作奶茶,并篡改效期标签的问题。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稽查处吴处长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禁止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料及标注虚假效期。沪上阿姨使用过期食材并篡改效期标签的行为,不仅暴露品牌食安管理漏洞,也涉嫌违法。

执法人员现场固定证据,对该门店立案调查。如果涉嫌违法,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进行处罚。当场,沪上阿姨武汉汉口城市广场门店即刻闭店。

在加盟费用端,有媒体报道,在沪上阿姨重新冲刺港交所的前2个月,有加盟商打出“加盟要谨慎,已倾家荡产”的横幅进行声讨。该加盟商因总部销售的原材料价格过高,选择从外部供应商进货,结果被罚款1.5万元。加盟商拒绝缴纳罚款后,公司单方面关闭了其三家门店。

对此,沪上阿姨方面表示,闭店主要原因是加盟商经营不善、贷款开店,与品牌本身并无直接关联。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与加盟商利益分配矛盾的不断升级,沪上阿姨闭店数量明显上升。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沪上阿姨关闭的加盟店分别为393、370、987,2024年闭店数量增长了167%。

与此同时,沪上阿姨单店日均GMV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沪上阿姨全年商品交易总额(GMV)达107.3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0.3%,但品牌平均单店年GMV同比下滑12.1%至137万元,折算后平均单店每日GMV亦同比下降12.1%,仅为3753元。

不难看出,沪上阿姨以加盟为主导的运营模式在推动公司快速扩张的同时,正面临增长失速、信任危机、资本套现三重绞杀。

按发行价上限计算,沪上阿姨市值约118.6亿港元,对应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的PE达26.7倍,显著高于行业均值(20-25倍),但其业绩增速已降至10%。

从招股书可以看到,虽然沪上阿姨50.4%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但面对蜜雪冰城(2.3万家店)、古茗(超5000家店)的“低价围剿”,其7-22元价格带产品优势不足,即与同行相比,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优势。

若在保持加盟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无法解决单店效益下滑、食安管控漏洞、市场增速放缓等核心问题,在成功上市后其“高估值泡沫”恐难持久。

从奈雪的茶、茶百道的市值变化上,可以清楚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耐心比想象中更短。

但不可否认的是,狂欢窗口期里,创始人已经拿到了足够的财富。港岛香格里拉的宴会厅,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受伤的只有赚不到钱的加盟商而已。

来源:圆周率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