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是加沙年纪最小的逃难者。兄妹俩穿着单薄的短袖和破旧的凉鞋,形单影只地从军队前面走过。小小的孩子,还没有旁边士兵的小腿高。
这是一段看哭了无数人的视频。
在加沙地区的一处废墟中,一个年仅三岁的小男孩牵着一岁的妹妹,穿梭在破败的街头,茫然地寻找下一个落脚点。
他们是加沙年纪最小的逃难者。兄妹俩穿着单薄的短袖和破旧的凉鞋,形单影只地从军队前面走过。小小的孩子,还没有旁边士兵的小腿高。
其中一个士兵嫌烦,隔空对着小孩踢了一脚,让他们走远一点。
哥哥无措地拉着妹妹往前走。身后的背包,几乎把他整个上半身都包裹了进去,瘦弱得可怜。
他们麻木地向前走着,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到明天。无家可归,朝不保夕,这就是加沙孩子们的现状。
战争是野心家们的阴谋产物,产生的代价却要平民来买单。这对兄妹只是加沙难民的一个缩影,在加沙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一出又一出人道主义悲剧正在上演……
人道主义的全面崩塌
2023年,疫情的阴霾刚刚散去,巴勒斯坦的加沙人民就跌入了血与火的炼狱。继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以来,国际上影响最大、冲突烈度最严重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开始了。
巴以冲突是老生常谈的国际问题了。因冲突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核心利益无法调和,打了半个多世纪都没有消停。这场冲突,让以色列打出了“战争狂魔”的名号,在中东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让美国通过销售军火赚得盆满钵满。从始至终,只有最无辜的平民受到了最严重的伤害。
翻开加沙地区的战争日历,就会发现每一张扉页上,都沾满了平民的鲜血。
根据5月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爆发的巴以冲突让52535人失去了生命,超十万人受伤。死掉的五万多人里,有18000名儿童,以及12400名妇女。而这还只是最保守的数字,真实伤亡情况不止于此,要比这惨烈得多。
52535,我们在报道上看到的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但这背后,却是五万多个破碎的家庭。
说到这里就有人要问了:战争死人不是很正常的吗?是,两军交战,死人是很正常的。但像加沙地区这种,死了大批大批妇女儿童的,就很不正常。
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若发生冲突,冲突各方在任何时候,都应将平民群众与战斗人员区分开来,避免平民群众及其财产受到伤害。不论是平民群众或平民个人,都不应成为攻击的目标。攻击应只针对军事目标。
也就是说,平民是不应被卷入战争的。受过专业训练,拥有各种武器的军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下手,也是一种非常可耻的行为。
但是,这个国际人道主义法更像是君子之约,没什么约束力。如果有国家愿意遵守就更好了,不愿意遵守也无法强迫它执行。除了在国际舆论上谴责一下,还真的别无他法。这就是以色列有恃无恐的原因。
不仅仅是无差别杀戮平民、杀害妇女儿童,以色列在本次冲突中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把国际人道主义法踩在了脚底下,踩得稀烂。
4月14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出警告,说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已达到冲突爆发18个月以来的最严重程度,加沙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灾难。
需要注意的是,这则警告有一个令人痛心的背景。今年3月份以来,以色列加大了对加沙地区的空袭、地面和海上军事行动,再次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且让加沙本就所剩无几的公共基础建设被彻底摧毁。
震耳欲聋的炮火中,加沙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被夷为平地,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被迫踏上了逃难之路,哪怕他们并不知道要逃往何处。
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完全停滞,超过一半的水井无法使用,缺水缺粮。
无处不在的死亡和饥饿笼罩了整个加沙,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过明天,活到战火停歇的那一刻。
国际社会见到加沙如此惨状,纷纷开始了人道主义救援。这种救援不涉及任何政治方面的东西,完全是从“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共识出发,是地球这个大家庭里,一群家庭成员,对另一群家庭成员的救赎。
自从加沙陷入战火以来,中国就组织了多次人道主义援助,食品、药品、医疗用品、粮食等物资被送到加沙,挽救了无数生命。
除了中国之外,联合国及其人道伙伴主导的救援分发体系也开始发力,往加沙运物资,并在加沙当地建立营养治疗站和妇女儿童安全空间。
有了国际社会的援助,加沙人民虽然还是要面临战争的危险,但至少不用饿肚子,生活也有了新的希望。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也得以有一片安心休憩的空间。
然而,进入三月以后,丧心病狂的以军开始拒绝人道准入,扩大了对人道组织行动的限制。
据统计,3月18日至24日这短短一个星期,国际社会向加沙发送的援助运输请求,只有16%得到了批准。26日,联合国协调了10次人道任务,有5次遭到拒绝,救援行动根本就进行不下去。
到后来,加沙的过境口岸被以军完全封锁,国际社会送来的一粒米,一滴水,一颗药,都进不去了。不仅如此,联合国在加沙的仓库及食品分发点也遭到了以军袭击,另有超过1400名医护人员、212名记者和736名人道救援人员,都被以军残忍杀害。
联合国称,这是联合国人道机构有纪录以来,救援人员牺牲最多的一次冲突。为此,联合国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痛心地呼吁各国和冲突各方,保护人道主义人员,维护国际法、起诉肇事者,结束这种有罪不罚的时代。
可惜,汤姆的呼吁没什么用。从各个方面来看,以军都是不讲武德,没有底线的。人道救援人员又如何?照杀不误。国际舆论的谴责,以色列就当听不见。毕竟,被骂又不会少块肉。
物资供应渠道被切断,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无法进行,让加沙人民本就贫苦的生活雪上加霜。因缺乏物资,超过20个营养治疗站被迫关闭,妇女儿童安全空间也维持不下去了。
当地的面包房和社区厨房大门紧闭,仓库物资耗尽,燃料供应枯竭,无数人陷入饥饿。因燃油不足,就连医院都失去了救助病人的功能,医疗系统完全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军继续封锁边境口岸,不放开人道准入,那么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将严重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也正因此,联合国才会在五月初连发好几条警告,并严厉谴责以色列将人道主义救援军事化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人道主义救援军事化呢?简单来说,就是以色列准备废除现有的,以联合国及其人道伙伴主导的救援分发体系,想将人道主义救援,当成军事斗争、政治博弈的筹码和手段。
这违背了联合国人道机构坚守的人道、公正、独立和中立这四个人道主义核心原则。
之前,联合国在其他地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时,冲突各方都默契地承认这四个核心原则,让救援得以顺利进行。但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却全盘否定四个核心原则,阻挠联合国的救援行动。
它告诉联合国,要在加沙搞人道主义救援,可以,但你必须抛弃人道主义原则。具体怎么做,你得听我的。
以色列对联合国和其他的国际救援组织设定了各种条件,要求他们必须通过以色列控制的枢纽来运输援助物资,并在政府同意重新开放过境点后再执行。这些无理要求,无疑和联合国坚守的公正、独立和中立背道而驰。
联合国人道机构差点被以色列的无耻气死。它公开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将人道主义救援军事化的行为,会使加沙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行动不便及最脆弱的群体,持续陷入得不到必需物资的困境。
以色列想以此要挟联合国做出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行为,联合国不会妥协。联合国秘书长及紧急救援协调员已经明确表示,联合国不会参与任何不符合全球人道原则的方案。
“这一方案违反基本人道原则,显然意在通过操控维持生活的物资作为施压手段,成为军事战略的一部分。”
联合国在公开声明中,强烈谴责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它迫使平民前往军事化区域领取救援物资,危及平民及人道救援人员生命,并进一步加剧被迫流离失所的局面。”
和平遥遥无期,被视为最大希望的国际人道救援也被迫终止。接下来,如果巴以冲突不平息,那么加沙人民将陷入更深的炼狱。脆弱的儿童,会成为第一批牺牲品……
儿童的哀鸣:“在加沙,我们长不大”
无论在哪个国家,儿童都被视为国家的希望,是大家要付出精力,去关爱、去保护的对象。但是,这条惯例只存在于和平的国家里。生活在战乱地区的儿童是没有未来的。国将不国,希望从何而来呢?
曾经,加沙地区的孩子们,也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们的家境或许不是很富裕,但他们有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有充足的水和食物,有虽然简陋,却可以遮风挡雨的家。如果没有战火,他们会平安长大,过完普通的一生。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当以军的炮弹一颗接一颗落在加沙的土地上时,加沙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未来希望,都随着房屋的倒塌化为齑粉,被血腥味的风吹得无影无踪。
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家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据统计,巴以冲突已经夺去了近两万名儿童的生命,有上万名儿童成为孤儿。受到炮火伤害致残,产生生理、心理问题的儿童,更是多得数不过来。
今年1月份,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公布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因受到爆炸性武器袭击,加沙地区从2024年以来,平均每个月有475名儿童遭受终身残疾,包括肢体严重受伤和听力障碍。
穆罕默德·萨利姆,就是受到严重创伤的幸存者之一。
在一场爆炸里,萨利姆失去了他的父母和双胞胎妹妹。救援人员从废墟里发现他时,他浑身是血,缩在倒塌的柱子下面,奄奄一息。
经过治疗,萨利姆保住了性命,但他整个人都变得抑郁低落,说话含糊不清,丧失了生的希望。他终日穿梭在废墟里,悲伤又茫然,嘴里不停念叨着一句话:“我希望导弹能击中我,这样我就能死了。”
谁都想不到,这会是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说出来的话。
同样让人感到心疼的,还有一对不知名的兄妹。他们是加沙年纪最小的逃难者,很久之前就失去了父母和家园,被迫在街上流浪。
以军还没有封锁边境口岸时,兄妹俩在国际社会的援助下还能吃到一口饭,勉强果腹。但随着国际救援行动的被迫中断,他们每天都饿着肚子,在废墟里捡垃圾吃。
并且,随着“人道主义安全区”不断缩小,兄妹俩能待的地方越来越少,只能随着人流,往更安全的地方迁徙。可是,战火越烧越烈,“安全区”越缩越小,安全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年仅三岁的小男孩,本是跟在父母身边调皮撒娇,享受全家宠爱,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年纪。但他却在纷飞的战火里,背上和他身高差不多的沉重背包,紧紧牵住妹妹的手,穿过废墟与焦土,穿过鲜血和死亡。
他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苦难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他尚未发育好的大脑,甚至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仅仅是一夜之间,他就失去了所有。
除了无休止地逃难之外,加沙儿童还陷入了饥饿和疾病的深渊,被各种痛苦缠绕、包裹。
拉哈夫,十二岁的小姑娘。和其他失去双亲,命丧战火的儿童相比,拉哈夫属于最幸运的那一批孩子。她在炮火中活了下来,母亲也在她身边,她们还有一个稳定的住所。
但是,自从以军封锁了口岸之后,拉哈夫就没有吃饱过。她对记者说,自己想吃肉、鸡蛋和水果这些对健康有益的食物,但这些都没有。平时,她只能吃一点米饭、面饼和地椒。
之前32公斤的健康小姑娘,现在只有14公斤,瘦骨嶙峋,头发稀疏,严重营养不良。如果不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她会被活活饿死。
像拉哈夫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所有幸存的加沙儿童都面临没有东西吃的绝境,有3500名儿童徘徊在被饿死的边缘。
注意,是没有东西吃,不是吃不饱。就连未满周岁的婴儿,都没有奶粉喝了。加沙现有的奶粉,只够四百名婴儿喝一个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上个月发出警告,说人道主义援助受到封锁,正在对加沙地带的100多万名儿童造成可怕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食物短缺方面,还有安全饮用水、住所和医疗用品的缺乏。
尽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依然坚守岗位,提供各种服务,守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但这种援助只是杯水车薪。并且,随着冲突的持续,封锁将越来越严重,儿童基金会能否继续工作,都还不确定。
失去住所、食物短缺、水源匮乏、营养不良、疾病肆虐……这就是加沙儿童,甚至是整个加沙地区,平民们的现状,触目惊心,惨绝人寰。
在我们国家,对小孩子的期许里,总有一项是健康长大。但是,加沙的孩子们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有的被埋葬在废墟里,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枯萎凋零;有的失去了父母家人,日复一日地奔波在逃难的路上;有的遍体鳞伤,疾病缠身,却因医疗系统崩溃而得不到治疗,受尽折磨;还有的侥幸活了下来,却整天活在饥饿和恐惧里,不知道苦难何时结束,他们能不能等到这一天。
弱小又珍贵的生命被如此对待,这已经不是加沙的悲剧了,而是全人类的悲剧,是人道主义全面崩塌的悲剧。
行文至此,不由得又想起2024年,一位记者采访一名加沙儿童的情景。
记者问孩子有什么新年愿望,孩子回答:“希望我不要在2024年死去”。
如今已是2025年,加沙的战火依旧没有停歇,以军仍然丧心病狂地封锁着入境口岸。加沙人民期望的和平在何方呢?遥遥无期。
孩子是无辜的,平民不应为战争买单。希望和平早日到来,希望加沙的孩子们,能得到平安长大的机会。
信息参考:
环球网-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52535人死亡
光明网-连续9周封锁加沙 联合国谴责以色列将人道主义救援军事化
央视新闻-联合国机构:加沙正面临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央视新闻-联合国机构警告:加沙人道危机达18个月以来最严重程度
环球网-联合国:以色列的封锁使加沙地带人道危机升级
上观新闻-联合国机构:加沙人道主义状况“难以想象”
环球时报-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5万余人死亡 超六成遇难者为妇孺老人
光明网-联合国机构:今年被杀害的救援人员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沙地带逾100万儿童被剥夺拯救生命的援助已超过一个月
大皖新闻-巴以冲突已致上万名儿童沦为孤儿,加沙孤儿:希望导弹击中我,“这样我就能死了”
央视新闻-最新数据:去年加沙地带平均每月有475名儿童因遭袭而终身残疾
环球网-12岁女童仅重14公斤 以军封锁让加沙儿童面临极为危险处境
凤凰卫视-加沙的哭声:无休止的轰炸、紧缺的食物、失去全家的孩子|皇牌大放送
来源:热情的逗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