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甪里艾 欲借东风乘势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09:13 2

摘要:甪(lù)里,是秦末汉初一位在商山隐居的著名隐士,是“商山四皓”之一。在隐居期间,他发现了艾草治病防病的特殊功能,并用这种“神仙之草”给汝阳当地老百姓治病,当地老百姓便将这种艾草命名为“甪里艾”。

□黄红立 吴会菊

艾草被誉为“百草之王”,正式用于治病的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

汝阳古称伊阳,域内有山曰商山。

甪(lù)里,是秦末汉初一位在商山隐居的著名隐士,是“商山四皓”之一。在隐居期间,他发现了艾草治病防病的特殊功能,并用这种“神仙之草”给汝阳当地老百姓治病,当地老百姓便将这种艾草命名为“甪里艾”。

“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提及艾340次。他解释道:此草可乂(yi,杀)疾,久而弥善,故而称乂,又属草木,而名艾。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长卷中,艾草始终是贯穿古今的文化密码。从《诗经》“采艾以为药”的初载,这株其貌不扬的小草,既承载着先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医学智慧,更凝结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数千年来大江南北“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洗艾浴、食艾糕”“手执艾旗招百福”的节庆习俗,成为中医药文明最鲜活的注脚。

3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从宏观到微观,从种植源头到产业体系,全方位、多层次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为艾产业在质量提升、产业升级等方面注入强大动力。

中原大地上艾产业的变革尤为澎湃。

河南省以“四高四争先”要求为统领,以中医药强省建设为目标,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采艾以为药”“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当古老的《诗经》遇上悠悠艾草香,一场跨越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在美丽的汝阳延续。

4月12日,2025年“花开洛城·艾在汝阳”暨汝阳甪里艾科研成果推介及产业发展交流会在汝阳青创中心举办,来自国家和省市中医药、中药材行业的领导、专家共同研讨汝阳甪里艾的科研成果,为汝阳打造“山水宜居、艾灸康养”旅游新城,建成全省、全国知名的艾灸康养基地、艾草产学用培训基地助力。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

河南省道地药材基地,汝阳甪里艾欲借东风乘势起!

汝阳甪里艾为何好?

“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乡村产业的振兴必须扎根于脚下的土地,遵循自然规律与资源禀赋。

汝阳甪里艾是全国唯一的甪里甜艾、富硒艾。

汝阳甪里艾为何好?因为古老。

炎帝时,汝阳为上世国。黄帝时,为汝滂化国。史料记载,5000年前,神农炎帝与轩辕黄帝化干戈为玉帛,建立部落联盟,用艾火举行祭天大典,就在汝阳西泰山。

据《伊阳县志》和《重修商山庙碑记》记载:秦末汉初,“商山四皓”隐居于汝阳县城西之商山,当时缺医少药,“四皓”之一的甪里先生周术发现商山虎岭艾草微苦、回味甘,有异香驱邪之特点,甪里先生就开始在商山采集艾草,用艾灸为周边百姓治病,并积极传播艾灸之术。

西汉初年,“商山四皓”辅佐刘盈(汉惠帝)登上皇位后,因吕后戕害戚夫人,刘盈大病,甪里先生用商山虎岭艾草为其灸治,很快即愈。

刘盈感念甪里先生之功德,赐汝阳商山虎岭艾草为“甪里艾”,甪里先生周术也被誉为“艾祖”。

当地人把甪里先生尊为“商山神”,建庙修祠,世代祭祀。

有史有据:自唐以来,汝阳县多次复修商山庙;至今县城有条街名叫甪里街。

汝阳甪里艾为何好?因为地理好。

艾草适生于丘陵坡地,喜温暖、怕水浸。

汝阳地貌“七山二岭一分川”,地跨黄河、淮河两个流域,横卧的商山虎岭将全县划分为山南、山北两大自然区域,南高北低,70%的耕地都是丘陵坡地。

河南省地矿局的调查研究表明:汝阳99.75%的土壤清洁,83.17%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拥有褐土、棕壤和紫色土,土壤质地以沙壤为主,是典型的火山岩沙粒土质,富含钾、锶、锌、硒、硼等元素,有机质含量高。

汝阳土壤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种植甪里艾。

汝阳甪里艾为何好?因为品质好。

汝阳甪里艾艾径粗壮,艾叶片大而厚,叶背白而绒毛多,艾纤维多且长,艾叶清香,气味芬芳,回味微甘。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结果显示,汝阳甪里艾内在品质指标:微量元素硒0.18—0.20mg/kg,铜10.5—11.5mg/kg,锌30—35mg/kg。检测结果显示,汝阳甪里艾(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艾叶”检查、含量测定项品质指标:水分9.5%—13.0%,总灰分9.4%—11.0%,酸不溶性灰分0.8%—1.9%,桉油精含量为0.13%—0.35%。

河南科技大学团队7年科研对比成果显示:汝阳甪里艾主要成分桉油精、锌、硒、铜等含量最优,药用成分桉油精含量高于国家药典标准3倍以上。艾叶中维生素A、B1、B2、C及多种矿物质、抗癌叶绿素等含量最丰富。

汝阳甪里艾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其成为“植物黄金”。

专家们对汝阳甪里艾结论是:汝阳甪里艾具有高蛋白、低樟脑含量,兼具药效与安全性;桉油精、龙脑等活性成分丰富,抗氧化能力突出。

2015年,汝阳甪里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内优质艾产品,被授予“中国著名品牌”。

2017年,汝阳甪里艾被原农业部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018年,汝阳甪里艾被评为省级农产品产品品牌。

2021年,汝阳甪里艾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21年12月,汝阳甪里艾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汝阳甪里艾主动对标

20世纪90年代,艾草在山野林间是杂草,无人问津。整个国内找不到艾制品可参照物,更无可依据的产品标准。

2003年,非典突袭,专家发现,艾灸能提高免疫力。由此,艾草产业开始发力。

艾草就品质而言,以长江三峡一带和大别山、伏牛山一带所产艾叶品质为佳。

艾叶主产区在河南汝阳、河南南阳、湖北蕲春,是艾草种植中心。

艾叶在中成药使用投料方面非常有限,在中成药需求方面,目前有31个中成药中含有艾叶。

进入21世纪,当新冠疫情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艾灸、熏蒸、佩戴香囊等简单易行的防病治病方法都被科学应用到多地区建立的中医诊疗及疫情预防方案之中。

数据为证:艾产品近20年产需量增长超过120倍,创造了395.12亿元的庞大市场,打造出中药材产业链“第一股”。

京东健康的艾制品消费数据显示:艾制品分属在中医保健品消费类目,在该类目总体销量中占比达67%,足见其分量。

对标南阳艾:南阳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到2025年,全市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要增加到200家,亿元以上的企业要增加到15家,全市艾草产业年产值要增长到300亿元。

对标湖北蕲春艾:2023年蕲春艾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28亿元,到2025年,蕲春艾种植面积要发展到30万亩,蕲春艾生命健康产业综合产值要突破400亿元,2030年要实现1000亿元。

一株小小的艾草,千亿级的产业目标,究竟还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汝阳县委书记赵红艺说:“发展艾草产业是传承和创新,是学习和借鉴,对标找差距,对标引思考,当每个产区都做出特色,整个市场才会真正做大!”

汝阳甪里艾对标发力

“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2024年5月,“保健艾灸师”被纳入国家职业标准目录。

专家的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全国艾灸市场规模已突破887亿元,年增长率超20%,预计2030年将达千亿级别。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艾产业正加速融入大健康产业体系,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样本。

汝阳县甪里艾龙头企业河南三才艾业有限公司化妆品开发生产、中药饮片生产车间建设,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今年如期竣工投产。2025年规划新推出产品不少于10种,专利申请量达到50项。

汝阳县甪里艾龙头企业河南舒尔康艾制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激活艾草产业链,年产值跃升至4.5亿元,产品覆盖全国1200余家连锁加盟店,并远销海外。

该公司正在打造“艾草文化主题公园”,将种植基地升级为集采摘、制艾体验、艾灸理疗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体;联合洛阳文旅集团推出“牡丹艾香”康养套餐,让千年艾草文化在牡丹花城焕发新生;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建研究院,开发艾草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计划三年内实现出口额5亿元。

该公司董事长马民信心满满:建设省级艾草质量检测中心,打造“艾草产业大脑”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培育创客空间开发艾草日化品、香薰等衍生品等。

目前,汝阳县甪里艾种植面积5万亩,野生面积10万亩,已建设“汝阳甪里艾”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从业农户5000余户,从事甪里艾产业的规模企业11家,专业协会1个,种植业合作社25家,注册使用了“豫舒”“甪里艾”“华夏甪里艾”等多个商标,已申报国家专利8项,开发有艾绒、艾条、艾塔、布艺艾制品及艾灸器具等300余种产品。

艾加工产品在全国设有27家省级分公司,自营店29家,加盟康养馆800余家,神灸馆1000余家,除澳门、台湾外,甪里艾加工产品已走向全国各地,甪里艾产业年综合产值50亿元。

“对标找差距,汝阳甪里艾产业组织化程度还较低、甪里艾产业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还较小。”赵红艺说,汝阳甪里艾产业要全面对标找差距,精准发力补短板,以实干实效交出甪里艾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汝阳如何推进甪里艾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梁慧珍建议:根据汝阳县自然生态条件,收集野生甪里艾种质资源和引进优良种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甪里艾种质资源进行鉴定,筛选优良种质,建立甪里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汝阳要结合当前我国艾草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围绕汝阳甪里艾产业,探索建立以艾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基于股份制和专业化分工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

深入结合汝阳县艾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品牌发展规划,挖掘艾草历史文化,植入特色浓郁的健康养生、民俗体验等活动,以此作为支撑,带动中药材种植业、文化旅游业、养生养老业以及相关电商物流业的全面融合发展。

汝阳艾新熟,今年却不同寻常。

汝阳甪里艾产业明确了“大力发展、做大做强”的清晰方向。

汝阳新一届县委确定了“13345”工作思路:围绕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这一定位,建设“活力、美丽、幸福”三个汝阳,发展新材料、康养文旅、杜康白酒三大主导产业,明晰做大产业、做优县城、做美乡村、做富百姓四条路径,坚持政治统领、创新驱动、改革赋能、作风提升、机制先行五个保障。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汝阳甪里艾+”志在借势“出圈”,汝阳文旅康养已经走在勃兴之路上。

采访手记

一株艾草的千年新生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站在汝阳商山虎岭的艾草种植基地,指尖轻捻一片艾叶,浓郁的草药香瞬间唤醒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记忆。这株在《诗经》里被吟唱、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的小草,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汝阳甪里艾产业振兴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种植户算的账令人印象深刻:5亩艾草年收入1.5万元,加上加工厂工资,全家收入翻番。

但挑战同样明显。对标南阳艾、湖北蕲春艾,规模化种植、产品的创新、品牌的打造等问题提醒汝阳,产业升级不能只靠情怀。在采访中,汝阳舒尔康公司“三个一”战略中,最关键的或是那个“艾草产业大脑”,只有建立从种植到研发的数字化体系,才能让千年草药真正走向世界

艾草产业映照着一个古老文明与现代健康诉求的深度对话。当地干部说:“牡丹是洛阳的‘面子’,艾草是汝阳的‘里子’。”这“里子”不仅藏在田间地头,更藏在文化自信里。

当00后们熟练地用艾灸仪养生,当保健艾灸师已经成为国家新职业,我们忽然明白:从田间艾草到万家灯火,这条看似细小的草本价值链,实则在“健康中国”的宏大叙事中承担着独特使命——它既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亦是基层健康服务普及的重要抓手。

期待汝阳,以“艾草之姿”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守正创新中织就一幅更具韧性、更富温度的乡村振兴产业图景。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