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亩到万亩:90后农机手与骏玛道的“硬核”成长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09:37 3

摘要:作为一个标准的90后,张志程接触农机的时间非常早。在2009年,他就开始跟着家里人在田里跑,学着如何种好水稻、小麦还有大葱这些南方地里常见的作物。在地里稳扎稳打干了五年后,张志程在2014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合作社,开启了一段农机服务之旅。

作为一个标准的90后,张志程接触农机的时间非常早。在2009年,他就开始跟着家里人在田里跑,学着如何种好水稻、小麦还有大葱这些南方地里常见的作物。在地里稳扎稳打干了五年后,张志程在2014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合作社,开启了一段农机服务之旅。

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规模,都是靠张志程的服务口碑慢慢积累起来的。回忆这些年的发展,张志程说:“我给别人做服务都是抱着比自家田还用心的态度。你帮人家把地种好了,不仅产量上去了,种子的钱也省了。同样一块地,种一样的作物,以前只能出300斤的产量,今年我们能帮用户种出400斤的产量,人家用户肯定愿意继续选我们。”

凭着这股用心做服务的劲儿,张志程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合作社的规模也在逐渐壮大,现在社里一共有5位机手,6台拖拉机,其中3台都是骏玛道2004。就在今年三月初,张志程接到了来自位于江苏南通老用户的订单,足有1300亩地的大葱田急待播种,“我们合作社的机手前些天已经过去了,主要给用户做深耕、起垄、开沟和播种这些活儿。他开的是骏玛道2004,按一天干200亩的速度算,五六天就能给用户干完活。”

张志程虽然是个老农机人了,但骏玛道这个新品牌却是前些年才接触到。2019年,他身边的朋友们开始陆续购买骏玛道,并向张志程推荐说这车性价比高,开起来耐造。于是2021年,张志程在江苏当地购入了一台1804。“骏玛道的车质量都很过硬。不管是深耕还是旋耕,动力一直很稳,没出过什么大毛病。”张志程拍了拍身旁的拖拉机,语气里带着满意,“像我们南方多水田,地里不好干活,骏玛道一上,照样把地翻得又深又匀。”

对于农机来说,耐用性才是硬道理。张志程在这几年间更换了最开始购入的1804,陆续换成了3台骏玛道2004。这个马力段在江苏本地作业是最合适的,能胜任水田、旱地、大葱田等多种种植环境。“我们合作社那几台骏玛道,每年干的活都不少,但机器状态一直很好,保养也简单。”张志程笑着说道,“有的车干两年就松松垮垮的,骏玛道用了几年,照样紧实,这点确实让人放心。”

不仅是拖拉机本身的质量,张志程还非常注重售后服务,他举例说:“像我们现在给人工作,农忙的时候订单特别紧张,基本忙完这家就得赶着去下家了。中间如果说在谁家干活时出现了岔子,休个一两天,那后面的订单全都耽误了。车不可能完全不出问题,但售后一定要及时。”负责张志程所在地区骏玛道售后的是一个老牌经销商了,谈起这位经销商的服务,张志程也十分认可:“我们这边经销商售后特别好,要是在地里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电话打过去,在天亮之前肯定结束了,这个才叫服务,才叫售后。不过骏玛道这几年改进下来,也很少需要售后的问题了。”

对比别的品牌,张志程认为骏玛道虽然现在品牌影响力小,但优势更为突出——厂家非常重视用户的反馈意见。基本上每年都有改进和更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当地经销商反映,第二年更新产品的时候肯定都改掉了。

“按去年8000多亩地的工作量算,今年我们合作社肯定能破一万亩的目标。到时候再买台骏玛道2604的车,配个更大的平地机,作业起来肯定更有效果!”从单打独斗的农机手到带领团队的合作社负责人,张志程充满信心。

来源:农机1688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