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创科技表示,本次投资目的为响应公司海外市场需求,对长芯盛印尼生产基地进行扩产,有利于提升公司对全球客户的配套支持能力,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支持公司的出海发展战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进军海外市场,博创科技(300548.SZ)有了新进展。
5月7日晚间,博创科技公告,公司拟在印尼建设生产基地三期扩产项目,投资金额为3280万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约2.37亿元人民币)。
博创科技表示,本次投资目的为响应公司海外市场需求,对长芯盛印尼生产基地进行扩产,有利于提升公司对全球客户的配套支持能力,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支持公司的出海发展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博创科技实现境外销售收入7.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0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4.34%。
投建印尼生产基地三期项目
博创科技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印尼的生产基地正是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
4月15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博创科技提问:公司在海外哪些国家布局有生产厂家?
对此,博创科技表示,公司在印尼的生产基地已投产。公司未来将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加大海外产能的建设,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
有行业观点认为,对于博创科技而言,印尼基地的成功投产意味着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来自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变化。通过在当地建立生产线,不仅可以缩短产品交付周期,降低物流成本,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此外,这也为博创科技后续拓展其他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到一个月时间,博创科技在海外扩产有了新动向。
5月7日晚间,博创科技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印尼生产基地三期扩产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建设PT EVERPRO INDONESIA TECHNOLOGIES(中文名称:长芯盛印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芯盛印尼”)生产基地三期扩产项目,投资金额为3280万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2.37亿元)。
公告显示,上述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电信,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领域相关产品。
博创科技表示,本次投资目的为响应公司海外市场需求,对长芯盛印尼生产基地进行扩产,有利于提升公司对全球客户的配套支持能力,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支持公司的出海发展战略。
一季度营收增72.13%
博创科技于2016年10月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光通信领域集成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博创科技业绩有所波动。2023年和2024年,博创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6.75亿元、1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57%、4.30%;净利润分别为8147.02万元、72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9.49%、-11.54%,连续两年下滑。
对于2024年业绩表现,博创科技介绍,受行业周期和市场价格竞争双重影响,公司电信市场业务有所下滑,实现销售收入6.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9.10%;得益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数据中心算力的显著提升及网络迭代升级的有利推动,公司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市场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销售收入达到10.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75%。
值得关注的是,博创科技介绍,在产能建设方面,2024年,公司全力推进长芯盛印尼海外工厂的快速扩产,产能稳步提升,有效地保障了订单交付,公司实现境外销售收入7.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0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4.34%。
进入2025年,博创科技业绩大幅增长,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72.13%;净利润8970.20万元,上年同期为2.78万元。公司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入增加所致。
毛利率增至43.97%
尽管业绩有所起伏,但博创科技在研发投入上基本保持稳定。
2020年至2024年,博创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5392.75万元、6224.50万元、8554.14万元、1.21亿元和1.14亿元。
截至2024年末,博创科技及子公司拥有各类授权专利211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并拥有多项专有技术、软件著作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同时,2022年至2024年,博创科技毛利率分别为18.67%、19.45%和27.29%。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增至43.97%。
2024年底,博创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91亿元的价格收购转让方合计持有的长芯盛18.16%股份。
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后,博创科技对长芯盛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60.45%。
博创科技认为,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对长芯盛控制力的增强,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博创与长芯盛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对于未来发展,2024年年报中,博创科技表示,公司将继续秉持融合共赢的理念,推进境内外芯片团队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核心芯片设计能力。同时,推动海内外基地的协同发展,增强国际化交付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将继续坚持出海战略,聚焦重点目标,通过运营、销售和技术的协同发展, 实现全方位能力的提升,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视觉中国图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