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阅读与电商平台购书的双重冲击下,许多实体书店进入“寒冬”,然而,阳泉市盂县跨世纪书城凭借民营企业的坚韧与创新,在时代浪潮中逆势上扬,不仅成为阳泉市盂县的文化地标,更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在数字阅读与电商平台购书的双重冲击下,许多实体书店进入“寒冬”,然而,阳泉市盂县跨世纪书城凭借民营企业的坚韧与创新,在时代浪潮中逆势上扬,不仅成为阳泉市盂县的文化地标,更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回顾阳泉市盂县跨世纪书城的发展历程,书城负责人张红英感慨万千:“30年前我推平板车卖书时,可想不到能有今天。1996年,10平方米的‘跨世纪书屋’在街角‘生根’,那时我们的主营业务是图书出租。书屋面积从20平方米扩展到200平方米的时候主营教辅图书,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面积千余平方米的书城,并有3家连锁店,成为阳泉市盂县最大的私营书店。我们经历了多次的‘变’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书城“逆生长”的密码首先在于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张红英介绍:“我们将60%面积改造成免费阅读区、儿童益智乐园和休闲区,引入文创市集、体育用品专区,日均客流量提升3倍。”走进如今的跨世纪书城,免费阅读区内木质桌椅整齐排列,柔和的灯光洒在书页上;儿童益智乐园里,孩子们在绘本与玩具里探索;飘散着咖啡香气的休闲区,周末挤满学生,桌上的作业本与课外书堆叠如山;文创市集里,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将文化创意融入生活;体育用品专区为运动爱好者提供多样化选择。这种“书店+”模式打破单一售书局限,从“卖书”转向“卖场景”,年接待读者超50万人次,非图书收入占比达35%。
面对数字阅读的冲击,张红英带领40余名员工以线上线下“双轮驱动”蹚出新路。“现在读者不只是买书,更是享受文化社交体验。”她表示,书城以“文化+”实现破题转型。线下,书城打造“文化+服务”生态,推出送书上门、图书预订服务,让书香传递更有温度;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活动、作家见面会,将文化交流融入日常。线上,书城构建“文化+数字”矩阵,打造功能丰富的平台。为3.2万名会员建立电子读者档案,利用大数据分析推出“私人书单定制服务”,精准掌握每名读者的阅读偏好,从文学类型、作者风格到阅读深度,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会员复购率提升40%。直播荐书更是将“文化+互动”模式的作用充分发挥,主播不仅介绍书籍内容、创作背景,还结合自身感悟分享阅读对生活与思维的启迪,配合限时折扣、满减、抽奖赠书等活动,单场销售额曾突破5万元。线上线下的深度联动,让“文化+”既保留了实体书店的文化温度,又展现出数字化的便捷效能,成为书城实现破题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从街边小店到文化地标,阳泉市盂县跨世纪书城用30余年时间,通过“文化+”的创新、融合、优化,走出了独特的“逆生长”之路。未来,它将继续在多业态发展的浪潮中找准航向,为读者带来更多元的文化体验,为民营实体书店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