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这座350米高建筑,究竟“藏”着哪些事儿?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12:23 2

摘要: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启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建设项目重大行政决策草案》意见的公告。公告中的这座超高层建筑就是起步区此前公布的新地标——电视塔。

近日,济南起步区又迎来一波关注——

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启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建设项目重大行政决策草案》意见的公告。公告中的这座超高层建筑就是起步区此前公布的新地标——电视塔。

或许有人问,在媒体形态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何还要斥资建一座新电视塔?答案就藏在它的创新模式上,藏在它突破想象的商业版图中,更藏在济南打造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的雄心里。

1

在过去,地标建筑往往与“财政投入”“形象工程”深度绑定。

不同于由政府主导的传统“形象工程”,起步区新电视塔从一开始便烙刻着市场化基因——通过济南先投集团市场化运作,采用“投建运一体化”模式,让社会资本深度介入项目全生命周期。

这种由企业主导融资、建设和运营全流程,由政府提供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的模式,让这座超高层建筑自带“造血基因”,不仅打破了传统财政投入的单一性,还通过市场化提升项目效率与可持续性

正如上海中心大厦以甲级写字楼、观光厅、商业综合体等多元业态实现营收,起步区新电视塔同样也将通过“自我造血”,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体。

当政府从“大包大揽”转向“战略引导”,当企业从“代建者”变身“城市合伙人”,不难看出,这座电视塔也成为连接公共利益与市场规律的纽带。

这种“以商养建、以建促城”的新路子,既保障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又能通过土地增值和业态联动激活区域发展潜力,让起步区地标建筑实现从“政府输血”到“市场造血”的跃升。

2

如果说传统的电视塔以广播电视功能为核心,那么起步区新电视塔则是特色商业综合体,更是重构城市空间逻辑的“垂直生长的立体城市”。

在建筑高度350米的塔身内,其发射功能仅占一小部分,更多空间被赋予了令人惊叹的业态拼图:地下、裙房共享空间形成“可呼吸”商业区,中间酒店和顶部观光区发力“云端经济”,广电办公、穹幕影院、文化展览等功能穿插其中,让电视塔不再是单一垂直容器,而成为立体叙事空间。

未来,在这里可以体验空中酒店、云端餐厅编织出的立体度假场景;欣赏360度全景玻璃环幕下的黄河落日、鹊华秋色;感受数字投影技术带来的千年古城与未来光影的同框……这种“塔即城市”的设计哲学,也让它成为人流、资本与文化的汇聚点。

而这种设计又绝非天马行空。比如广州塔通过高空摩天轮、天梯等体验项目,将观光客转化为消费者;再比如东方明珠塔以地标效应带动周边商业,创造年超数亿元的非票收入。可以预见,起步区新电视塔投用后,也将重构城市消费地理。

3

当前,地标建筑可谓城市发展的鲜活注脚,就像广州塔见证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成都金融城双子塔折射出内陆开放的高光时刻。

作为千年古城,济南也需要一座能与趵突泉、大明湖对话的现代地标,而起步区新电视塔不仅突破了物理高度,还是城市精神与文化价值的载体。

其一,以地标塑造城市身份。从上海东方明珠到广州“小蛮腰”,地标建筑始终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象征。起步区新电视塔以“泉城新荷”为设计理念,既是黄河岸边的新天际线,更是济南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其二,以功能服务城市升级。作为黄河北岸大型商业文化综合体,电视塔填补了区域高品质商文旅设施的空白。配套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群,更形成“文化矩阵”。尤其是,电视塔的广播电视功能仍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基础载体,相对于老济南电视塔更能保障区域信号覆盖与应急传播。

其三,以经济激活区域价值。超高层地标的“灯塔效应”不容小觑。起步区新电视塔落位鹊华文化公园,将与黄河景观带联动,推动区域“生态+商务”协同发展。正如埃菲尔铁塔从被嘲笑的“钢铁怪物”蜕变为法兰西的浪漫符号,起步区新电视塔也在用商业逻辑阐述属于济南的未来叙事。

正因此,这座电视塔不仅是一处地标建筑,更是济南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传承的新载体、商业繁荣的新动力。而这个含苞待放的电视塔,也将以云端之姿成就黄河畔最璀璨的明珠。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