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非遗传承,调研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张槎街道“青研杯”调研大赛圆满落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13:43 2

摘要:当非遗文化遇见青年创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5月8日下午,张槎街道举办2025年“青研杯”调研大赛,大赛以“非遗新生代×乡村活化深调研”为主题,6支青年队伍围绕辖区醒狮、陶艺、舞火龙、武术、书法、粤菜等非遗项目展开深度调研,并提交创意活化方案。

当非遗文化遇见青年创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5月8日下午,张槎街道举办2025年“青研杯”调研大赛,大赛以“非遗新生代×乡村活化深调研”为主题,6支青年队伍围绕辖区醒狮、陶艺、舞火龙、武术、书法、粤菜等非遗项目展开深度调研,并提交创意活化方案。

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区雪莹、党工委委员霍颖欣、办事处副主任肖鹏等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禅城融媒记者简家驹摄

各展所长,青年智慧点亮非遗未来

6支青年调研队伍通过PPT汇报形式,展示了非遗项目现阶段的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活化创新方案,为岭南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1号课题组以《龙狮》为主题,深入剖析醒狮文化面临的三大难题:传承人老龄化、传播乏力、产业转化薄弱。为解决上述问题,团队提出设计“寻狮探秘”打卡路线,通过趣味盖章、兑换礼品等,串联沿途文化资源,还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增强传播吸引力,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

5号课题组,聚焦陶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团队调研发现陶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但品牌整合不足,而且同质化严重。为此,他们提出“非遗街+国潮展会”双线活化策略,结合地理位置,打造“陶艺非遗一条街”,将原本零散的工作室串联为陶艺文化长廊,并联合商圈举办“国潮风陶艺展会”,展出潮流IP陶艺品,设工作坊、体验区等,让游客参与陶艺制作等,吸引年轻群体。

其余队伍同样展现深度思考:

《舞火龙》课题组针对活动老龄化、宣传不足等问题,提出建设网红打卡点,创新表演形式;加入无人机、水幕灯光秀;文商旅融合,以现代消费场景激活百年传统。

《书法》课题组以“书法+”模式优化文化街路线,开发AR互动小程序和文创产品,推动书法从“墙上艺术”转化为可体验的经济资源。

《武术》课题组计划通过VR记录武术动作、开设校园课程、打造武术IP赛事,破解传承碎片化难题。

《粤菜》课题组建议联合政府整合商标资源,推出预制菜包和亲民菜品,覆盖全消费群体;捆绑佛山老字号联动营销;开展新媒体新形式宣传,邀请美食博主探店宣传等。

活动现场。/禅城融媒记者简家驹摄

聚焦落地融合,深化长效互动

评委组从调研深度、方案可行性、创新性、经济效益等维度对队伍进行点评打分。佛山大学客座教授李铮在点评中充分肯定青年团队的创新思维,但同时也指出部分方案在与市场经济融合的衔接上仍有提升空间,需进一步细化。他还建议,村居与青年团队应建立长期互动机制,需通过持续协作形成良性生态,让青年智慧真正扎根乡土。

最终,《龙狮》课题组凭借创新活化方式、高度研究价值获得大赛一等奖。《武术》课题组获二等奖,其余队伍获三等奖。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区雪莹、党工委委员霍颖欣等分别为获奖队伍进行颁奖。

调研成果落地,助推“百千万工程”

张槎街道党工委委员霍颖欣高度肯定各参赛队伍的表现,不仅调研资料完整,活化方式非常创新,点子贴合实际,具备研究深度性和落地价值。她特别强调,非遗活化需持续深化“青年与乡村结对”机制,依托“百千万工程”推动非遗与文旅、教育深度融合,让非遗从纸上方案转化为实际举措,真正让非遗“活”起来。

为加速调研成果转化,5月10日,张槎街道将在“绽放吧!张槎青年”主题团日活动中,组织相关村居与意向参赛队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非遗活化项目为纽带,在资源整合、活动策划、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进一步巩固“青研杯”大赛的长效影响力。

本次大赛不仅是非遗活化的智慧碰撞,更是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6支青年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用调研丈量土地,以实干助力振兴”的青春担当,以创新激活传统,为张槎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接下来,张槎街道将继续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用调研成果赋能乡村振兴,让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文/禅城融媒记者简家驹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