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怼怼质疑胖东来玉事件:一场关于玉石鉴定风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14:56 2

摘要:2023年7月,一场围绕河南本土零售巨头胖东来及其旗下玉器产品的争议,因抖音博主“柴怼怼”的实名举报引发全网关注。作为以“高端零售服务”著称的企业,胖东来常年被消费者视为“品质保障”的代名词,其玉器销售业务更是依托企业信誉吸引了大批顾客。然而,此次事件却将其推

2023年7月,一场围绕河南本土零售巨头胖东来及其旗下玉器产品的争议,因抖音博主“柴怼怼”的实名举报引发全网关注。作为以“高端零售服务”著称的企业,胖东来常年被消费者视为“品质保障”的代名词,其玉器销售业务更是依托企业信誉吸引了大批顾客。然而,此次事件却将其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消费者王女士(化名)在胖东来购入的一款标价18.8万元的翡翠手镯。她在佩戴数月后发现手镯光泽度下降,遂委托拥有珠宝鉴定资质的博主“柴怼怼”进行检测。柴怼怼通过视频直播形式对送检玉器进行专业分析,指出该手镯存在“种水虚标”“颜色处理痕迹明显”等问题,并质疑其市场价值“不足标价三分之一”。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热议,播放量突破千万,相关话题#胖东来卖假玉#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1. 第一回合:柴怼怼的“技术拆解”

柴怼怼在视频中采用折射仪、光谱仪等专业设备,结合行业通行的《翡翠分级国家标准》(GB/T 23885-2009),重点指出三大问题:

种水争议:证书标注为“冰种”,但实测结构疏松、棉絮过多,实际应属“糯冰种”,存在夸大等级嫌疑;

颜色存疑:光谱检测显示部分区域存在外来色素沉积,不排除经过染色或注胶处理;

价格虚高:对比同期市场交易数据,同类品质手镯批发价约5-8万元,零售溢价超200%涉嫌暴利。

视频结尾,柴怼怼呼吁胖东来“公开进货凭证”“邀请第三方复检”,并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高价玉器”。

2. 胖东来的回应:否认指控与危机公关

事发48小时内,胖东来通过官网及直播间发布声明,核心内容包括:

所有玉器均附有国家认证检测机构(NGTC)证书,承诺“假一赔十”;

质疑柴怼怼检测资质,称其“非国家级鉴定师”“使用非标检测方法”;

宣布成立专项小组,对接消费者退货并送检省级质检院。

然而,声明中未出示进货单据、未明确送检时间表的态度引发二次舆情。部分网友批评其“避重就轻”“用企业信誉绑架消费者”。

3. 第三方介入与监管动态

7月20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宣布介入调查,重点核查胖东来玉器质检流程、定价机制及广告宣传合规性。同期,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GAC)组织专家组对争议手镯进行复核,结论为“天然翡翠A货,种水判定存在行业认知差异,颜色未检出人工处理”。该结果虽部分消解“假货”指控,但关于价格合理性的争议持续发酵。

1. 消费者阵营分化

质疑派:大量网友晒出在胖东来购买的玉器检测报告,指出“证书只写‘翡翠A货’却不标注处理工艺”“种水描述模糊”。抖音话题#我在胖东来买玉踩坑#下,近万条评论控诉“为品牌溢价买单”。

力挺派:忠实顾客认为“胖东来服务无可替代”,强调“玉无定价,喜欢就值”。部分用户发起“晒玉器”接龙,试图以“实物美感”反驳技术流分析。

中立群体:呼吁完善行业标准,“既然国家允许‘翡翠A货’包含轻度优化,就该强制标明处理工艺”。

2. 行业与专家的多维解读

鉴定标准争议: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专家指出,现行国标对翡翠种水的界定缺乏量化指标,依赖检测师主观经验,“冰种与糯冰种之争反映的是标准模糊地带”。

定价机制透明化诉求:财经评论员马光远批评玉石行业“成本不透明助长暴利”,建议推行价格溯源体系。

零售伦理讨论:商业分析师刘润认为,胖东来的真正危机在于“将快消品领域的信任经济套用于非标品赛道”,“玉器需要比普通商品更高的信息披露度”。

3. 法律与监管层面的博弈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胖东来玉器确属A货且证书合法,则难以认定消费欺诈;但若故意利用信息不对称抬高售价,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知情权)。目前已有12名消费者组建维权群,考虑发起集体诉讼。

1. 监管调查结果待公布:河南省监局已完成取证,重点核查胖东来是否利用“抽检合格”证书误导消费者对整体品控的认知。

2. 行业标准修订启动:全国珠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透露,正研讨增设“翡翠处理工艺标注细则”,有望年内征求意见。

3. 胖东来业务调整:胖东来玉器专区暂停销售,启动“溯源系统升级”,承诺未来公示每件玉器的矿区来源、加工流程及利润率。2025年5 月 5 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胖东来珠宝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该公司 2025 年 1 至 4 月份共销售和田玉商品 4177 件,销售金额为 2959.2175 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 20%;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规定明码标价;被随机抽查的在售 13 件和田玉进货手续齐全,鉴定机构具有合法资质,鉴定证书有效。

此次风波暴露出非标品零售的共性风险:当消费者对企业的情感信任(如胖东来的“神仙服务”口碑)延伸到专业壁垒极高的领域时,任何技术性质疑都可能演变为系统性信任危机。柴怼怼看似在“怼”一家企业,实则掀开了传统玉石行业“经验定价”“模糊营销”的潜规则面纱。无论最终结论如何,这场围绕科学理性与商业伦理的辩论,已然推动整个行业向透明化迈进。胖东来事件绝非孤例,在直播电商崛起、检测技术普及的当下,任何依赖“信任溢价”的企业都可能面临“柴怼怼们”的挑战。消费者的觉醒与行业的进化总是相伴相生:当一张证书无法再平息质疑,当“因为你是胖东来”不再是无条件信任的理由,或许这正是商业文明走向成熟的必经之痛。

来源:邸思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