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卖“天价水果”的百果园4亿亏损揭底 高端水果零售“泡沫”终被戳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15:23 1

摘要:“六个草莓25元”“四个李子51元”“西瓜8块钱一斤”“一个苹果14.9元”……近期,让消费者频频吐槽“太贵”的高端水果连锁店百果园,遭遇了闭店、亏损、大股东频频减持套现等严重的经营困境。

“六个草莓25元”“四个李子51元”“西瓜8块钱一斤”“一个苹果14.9元”……近期,让消费者频频吐槽“太贵”的高端水果连锁店百果园,遭遇了闭店、亏损、大股东频频减持套现等严重的经营困境。

有消费者向记者展示购物小票,她在百果园买了四个进口樱桃李,花了51元

据其2024年的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91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3.81亿元,这是近五年来百果园首次出现净利亏损。

去年年初,百果园还计划未来十年内营收突破千亿元、线下门店超过万家。然而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的零售门店数量同比净减少966家,仅剩下5127家。期内加盟店数量从6081家减至5116家,平均每天关店近5家。

百果园曾以“高端水果专家”的定位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水果零售商。巅峰时会员人数超过9000万,复购率超45%。如今,百果园却深陷亏损及大量闭店的泥潭。

从“高端水果专家”到“亏损4亿”,百果园的坠落轨迹,暴露出传统零售业在消费降级与竞争白热化下的系统性危机。

百果园2024年年报截图

关店潮加速失血 毛利率跌破红线

财报显示,门店收缩直接导致收入下滑: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11.1%,净利润暴跌68.7%;下半年亏损进一步加剧,全年除所得税前亏损达3.91亿元,毛利率从11.4%降至11.1%,净利率转负为-3.76%。

这一数据背后,是百果园成本攀升与价格失守的双重夹击。百果园推出“好果报恩”活动,增加中低端水果供应,但毛利率压缩导致“增收不增利”。

同时,门店翻新,聘请杨幂为品牌大使,使得营销费用激增,供应链优化等开支吞噬利润,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而3·15晚会曝光武汉门店使用腐烂水果制高价果切、上海门店因农药残留受罚,直接导致付费会员一年流失10万人,信任危机加速客群流失。

百果园门店

股东减持 加盟模式失控

百果园的成功始于2001年,创始人余惠勇用400块钱创办了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2023年1月,百果园挂牌港交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公司业绩火速变脸,营收增速却骤降至0.69%,归属净利润增速降至11.88%;进入2024年上半年,百果园营收、净利润则双双负增长,分别同比下滑11%、66.06%。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以来,百果园的股东们就开始频繁减持。去年11月底,常务副总裁焦岳率先出手,减持317.8万股,套现近400万港元;12月16日和2025年1月13日,焦岳又分别减持330万股和114.65万股,两次操作共套现570万港元,持股比例从年初的7.6%骤降至4.05%。

据了解,百果园以“车厘子自由”“榴莲贵族”等高价单品立身,但随着车厘子、榴莲等“贵族”水果价格下跌,百果园成了消费者眼中的“水果刺客”。消费者也转向性价比更高的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

百果园销售的车厘子

财报显示,百果园中低端水果销售额占比从2023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55%,但客单价下降20%,单店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为冲击万店规模,百果园放宽加盟门槛,导致品控漏洞频现:记者从黑猫投诉平台输入“百果园”,显示近三千条投诉词条。其中水果变质、售后推诿占比超60%。加盟商则因高租金、高库存压力和“无退货政策”经营困难,部分核心商圈门店日均客流量不足百人,被迫关店止损。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水果变质、退款维权占比较大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崛起彻底瓦解百果园的“高端护城河”:山姆投入9亿元补贴,推出“长期降价清单”,车厘子、草莓等单品价格低于百果园进货价;盒马鲜生主打“日日鲜”低价水果,损耗率较百果园低15%;叮咚买菜“以销定采”模式,损耗率仅5%,较百果园低10个百分点,价格竞争力碾压传统零售。

财报显示,百果园2025年计划通过抖音、小红书拓展即时零售业务,但生鲜电商已占据线上市场70%份额;向酒店、餐饮等企业端供应水果的业务毛利率不足10%,难以弥补零售端亏损;投资数字化冷链物流的供应链改革,前期投入高达5亿元,回本周期超5年。

“百果园的困境是传统零售业的缩影。”有专家分析表示,在消费分级时代,高端化与平民化必须二选一:若坚持高端化,需重构供应链、提升品控能力;若转向平民化,则需彻底重塑品牌定位,与社区团购、生鲜电商正面竞争。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