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该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
【高层法治动态】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施行: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该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来源:澎湃新闻)
【国咨说】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法治保障迈入新阶段。作为首部基础性法律,其通过明确公平竞争原则、强化权益保护机制、构建多元服务保障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支撑。该法不仅回应了市场准入、融资歧视等现实痛点,更以法律责任章节强化了制度刚性。
【涉税专业服务规范化:明确执业监督检查、行政处罚】
《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于5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聚焦行业发展存在的执业质量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明确执业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制度。(来源:澎湃新闻)
【国咨说】
《管理办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涉税服务行业进入“信用+风险”双轨监管新时代。该办法通过三大制度创新重塑行业生态,这些举措将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专业能力竞争,我们需重点关注信用修复机制与合规风险防控,助力企业选择高信用服务机构,构建税务合规安全屏障。
【国内热点】
【河南:倒卖国际礼品卡赚取汇率差,20人被判非法经营罪】
据报道,周某、郑某、卢某、李某成立网络公司,并招募业务员,通过倒卖国际礼品卡赚取汇率差。后芦某经郑某介绍,并成立“商贸公司”,加入该模式中。截至案发,网络公司非法经营额5372万元,商贸公司非法经营额958万元,两家公司从中赚取汇率差700余万元。新密市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该犯罪团伙20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至拘役五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一审宣判后,上述被告人均提出上诉。郑州市中级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来源:中国青年网、检察日报)
【国咨说】
周某等人通过倒卖国际礼品卡赚取汇率差的行为,实质是未经许可经营外汇业务,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非法经营罪需满足“违反国家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三要件,本案非法经营额已达“情节特别严重”标准。法院量刑在法定幅度内,二审维持原判体现了司法机关对跨境金融犯罪的从严打击态度。
【国际热点】
【新加坡:女子伪造付款截图判监31周】
据报道,一女子向食品业者New Zealand Fresh下单,订购总值约2万7670元的食品。事后,女子未付款,且伪造PayNow付款截图发给业者,制造已经付款的假象。业者发现后,同意女子分期还债 但多次提醒未果终报警。女子面对一项欺诈罪名,并在法庭上认罪,被判入狱31周。(来源:联合早报)
【国咨说】
该女子虚构付款事实并伪造电子凭证,已构成欺诈罪要件:主观故意虚构交易状态,客观实施伪造行为,导致业者陷入错误认知并遭受财产损失。新加坡法院量刑时综合考量犯罪情节、认罪态度及事后违约行为,判处31周监禁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此案警示市场主体,电子支付时代伪造交易凭证的刑事风险显著,商业诚信乃法治化营商环境之基石。
【媒体评论】
【明孝陵石兽遭涂鸦,践踏法律道德刷不来存在感】
景区内已经存在的涂鸦、刻字等印迹也会引起他人的模仿,会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法律要硬气,在文物上乱写乱画,不能“写了就跑、跑了就忘”;警方调查要跟进,调查结果也要及时公布,该罚就罚,该拘就拘;还要让违法者承担修复费用,真正让他们付出代价。同时,也不妨通过留言墙、电子签到屏、纪念章等设施,让人的情感表达有出口,避免文物被当成留言板。(来源:新黄河客户端、红星新闻)
【国咨说】
明孝陵石兽涂鸦事件折射出文物保护与公众法治意识的双重缺失。故意损毁文物已违反《文物保护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司法机关通过公开判决形成震慑效应,同时落实“修复费用追偿”制度,让违法者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景区管理方亦需完善技术防控与替代性表达渠道,以法治刚性遏制“破窗效应”,实现文物保护与社会文明的良性互动。
【学者观点】
【王湘淳(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明确抽逃出资的性质】
新《公司法》完善了抽逃出资规范,对其进行妥当解释应以明确抽逃出资的性质为前提。抽逃出资应被界定为损耗股本、造成资本亏空的特殊侵权行为。抽逃出资属于侵权,新《公司法》规定的返还出资与损害赔偿等应被定性为侵权责任。未造成公司资本亏空的行为,不属于抽逃出资,不应适用抽逃出资规范,应适用“违法减资”“违法分配”“违法关联交易”等规范乃至一般侵权规范。因抽逃出资造成公司资本亏空,所以其存在适用各类资本亏空规范的可能。若否定资本亏空规范的适用,则无需强调抽逃出资于公司法领域内的特殊性。《公司法解释三》相较于新《公司法》的做法更为可取。但《公司法解释三》中的资本亏空规范仍以抽逃对象出资规范原型,需甄别适用。(来源:《政法论坛》2025年第3期)
【国咨说】
王湘淳副教授对抽逃出资性质的界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抽逃出资作为特殊侵权行为,其核心在于损害公司资本充实原则,造成资本亏空。在实务中应严格区分抽逃出资与违法减资、关联交易等行为,避免规范适用混淆。新《公司法》将返还出资与损害赔偿定性为侵权责任,强化了股东信义义务,但需注意与《公司法解释三》的衔接,防止资本亏空规范被架空。
【本期资讯团队】:
来源:危机公关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