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湖南文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功能高分子科研团队在医用智能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该刊物以高影响因子、严格的审稿标准和对创新研究的关注而著称。
近日,湖南文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功能高分子科研团队在医用智能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该刊物以高影响因子、严格的审稿标准和对创新研究的关注而著称。
这篇题为《基于静电相互作用触发宏观相分离聚合的水凝胶表面粘附可控调节——用于伤口敷料与生物传感器》的科研论文,为突破术后粘连和伤口精准管理这一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湖南文理学院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团队成员肖安国教授、汪杨博士、马冯博士、孔精精博士以及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向明旺、刘裕等共同参与了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工作。
据悉,传统缝合技术可能导致二次损伤和疤痕形成,而现有的生物粘合剂往往无法区分健康组织与受损组织,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粘连。针对这一挑战,该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静电相互作用触发宏观相分离聚合”策略,成功开发了一种双面异性水凝胶QAD敷料。该材料突破性地实现了对单侧强粘附与另一侧弱粘附的精准调控,可有效避免术后组织粘连问题。此外,QAD水凝胶展现出高效的止血、抗菌以及导电特性,为智能伤口敷料和生物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湖南文理学院化材学院院长杨基峰介绍,该团队长期致力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在理论研究同时服务地方企业,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近五年,团队联合企业开发了系列多糖类医疗器械,申请专利5项,如壳聚糖多重微孔动脉快速止血敷料、壳聚糖纤维复合止血敷料、壳聚糖季铵盐止血敷料等多个产品在企业成功转化上市,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讯员余倩 黄丹红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