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2025年度“妇幼健康看中国”宣传推进活动——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系列交流会(南京站)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众多业内专家齐聚一堂,聚焦促进妇科肿瘤诊疗技术提升和规范化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摘要: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2025年度“妇幼健康看中国”宣传推进活动——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系列交流会(南京站)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众多业内专家齐聚一堂,聚焦促进妇科肿瘤诊疗技术提升和规范化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束一平指出,江苏省妇幼健康工作成果丰硕,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苏省肿瘤医院作为全省肿瘤防治的排头兵,积极承担防、治、研、教、康技术指导职责,创新妇科肿瘤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管理,在妇科肿瘤防治中彰显了专业担当。
江苏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主任陈小祥表示,基因靶向治疗、微创手术革新等技术显著提高了妇科肿瘤诊疗水平,但治疗成本优化、耐药性突破、副作用管控等核心问题仍亟待突破。他强调,推进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应在构建标准化诊疗框架、深化精准医疗实践、探索普惠性解决方案等维度发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放疗科妇科肿瘤专业主任乔耐安表示,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我国在妇科肿瘤诊治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地区间诊疗水平有差异、技术规范普及不足、患者生存质量待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规范化诊疗是提高疗效的基石,也是实现医疗公平的关键。
在会议的专题研讨环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滕飞带来了《2024ESMO卵巢癌研究进展》(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简称)的主题分享。其中针对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滕飞介绍了两项研究。一项是pH敏感的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抗体联合PD-L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K药的双联免疫疗法研究,该研究显示,两种剂量水平的药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铂耐药卵巢癌诊疗中的安全性可控,但仍需权衡药物选择。另一项是MIRV(索米妥昔单抗)在铂耐药卵巢癌中的研究,随访结果表明MIRV显著优于化疗药,可作为叶酸受体阳性卵巢癌铂耐药的标准治疗选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钟献作了《标准施治“妇”予新生:使用标准质量贝伐珠单抗治疗妇科肿瘤》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妇科肿瘤发病率高,晚期患者多且易复发转移。贝伐珠单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15毫克/公斤是标准治疗剂量,这一剂量在药品监管部门审批的适应证、权威指南以及大型Ⅲ期临床研究中均得到证实。从患者角度出发,15毫克/公斤的剂量耐受性良好、安全性有保障。
围绕卵巢癌治疗新进展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妇科肿瘤诊疗的应用前景,会议设置了两个专题讨论环节,分别由江苏肿瘤医院妇瘤科戴志琴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李艳芳医师主持,多位专家进行了分享。
针对卵巢癌治疗新进展,天津大学中心医院妇科王海芳医师指出,铂耐药是卵巢癌治疗的难题,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为治疗带来更多选择,应重视精准治疗中的基因检测。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妇瘤科王静医师提出,基层医院需加强专业培训,提升诊疗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患者的治疗需求。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郑艳莉从基层医院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卵巢癌规范化诊治面临的难点,包括精准检测的实施、新兴药物的应用以及疑难患者的转诊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瘤科邱君君分析了卵巢癌治疗的难点,并提出以临床研究为抓手,借助多学科诊疗和新的检测手段推动卵巢癌治疗取得突破。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综合病房主任英焕春介绍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强调了标准剂量的重要性。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妇二科副主任魏璇提到贝伐珠单抗在妇科肿瘤及其他肿瘤中的广泛应用,强调应按照标准剂量使用,同时考虑患者的经济因素。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郎晓东指出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妇科肿瘤诊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也面临耐药和不良反应等挑战,建议用药向15毫克/公斤的标准剂量靠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肿瘤科朱宏医师交流了贝伐珠单抗的超适应证用药问题,强调要权衡用药指征,同时对标准剂量的应用提出了思考。
会议还特别设置了实战讨论环节,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二病房主任马荣、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专科教研室主任助理翟东霞担任主持人。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妇科副主任高磊结合一例初治卵巢癌病例进行了分享。结合高磊分享的实例,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闫红艳医师肯定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包括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以及维持治疗中贝伐珠单抗和PARP抑制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应用。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诸一鸣医师介绍了团队对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经验,以及对BRCA基因(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相关基因)阳性患者维持治疗的思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杨进医师提出贝伐珠单抗可让化疗不敏感的特殊病理类型卵巢癌患者获益更大的观点。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薛金俊医师建议可以将贝伐珠单抗用于更有价值的环节,例如复发BRCA野生型患者,特别是铂耐药后的联合化疗及维持治疗;对于化疗敏感的R0切除(肿瘤病灶被完全切除)患者,一线维持可优选PARP抑制剂单药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陈静医师分享了一例复发卵巢癌病例的治疗经验。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古萍医师结合该病例,肯定了手术技巧及卵巢癌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并就化疗药物选择以及对贝伐珠单抗剂量认知的改变进行了探讨。江苏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倪静医师对病例进行了剖析,提出扩大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适应证范围的建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吕亚娟医师介绍了放疗科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卵巢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及放疗的适用情况。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汪宇宏医师从介入角度出发,分享了对病例的看法,强调多学科合作以及肿瘤分层监测的重要性。
会议还举行了“妇幼健康看中国”宣传推进活动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为江苏省妇科肿瘤诊疗领域的9位专家颁发了聘书,期望他们为妇幼健康事业提供更多专业支持。
文:肖薇
编辑:张曌
审核:刘志勇 王倩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