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新韵 枣林庄村的弦外之音:陕北说书与乡土振兴的创意对话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03:40 2

摘要: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玉家湾镇枣林庄村,黄土塬的沟壑间回荡着三弦的苍劲之声。这里不仅是中草药生长的沃土,更成为陕北说书艺术创新试验的田野。近日,延安大学秦音铸魂团队走进村庄,与村支部书记王红卫展开深度对话,探寻古老曲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奏响时代新声。

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玉家湾镇枣林庄村,黄土塬的沟壑间回荡着三弦的苍劲之声。这里不仅是中草药生长的沃土,更成为陕北说书艺术创新试验的田野。近日,延安大学秦音铸魂团队走进村庄,与村支部书记王红卫展开深度对话,探寻古老曲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奏响时代新声。

“过去说书人唱的是帝王将相,如今咱们唱的是乡亲们自己的故事。”王红卫抚摸着褪色的三弦琴,语气坚定。近年来,他推动村民将陕北说书融入日常劳作与节庆活动,鼓励传承人以方言改编现代题材。田间地头的耕作场景、返乡青年的创业历程、中药材产业的振兴之路,都被编入新唱词。一场场“地头书会”在黄芪田边开演,村民既是观众,也是故事的“主角”。

大学生团队观察到,这种“在地化创作”让陕北说书褪去陈旧标签,成为村庄的文化纽带。王红卫还邀请年轻村民学习弹唱技艺。“要让娃娃们知道,咱这土腔土调里藏着大智慧。”他笑称,如今村里红白喜事少了喧闹的乐队,多了说书的悠扬弦音。

在村委院的古槐树下,一场特别的直播正在进行。说书人怀抱三弦,以传统曲调讲述中药材从播种到丰收的故事,镜头时而扫过晾晒的黄芪切片,时而聚焦村民分拣药材的巧手。这是王红卫与大学生团队策划的“非遗直播间”,用说书艺术为乡土物产注入文化附加值。“观众买的不是药材,是带着乡愁的文化记忆。”他这样诠释“说书带货”的逻辑。

团队还尝试将说书元素融入村庄景观设计:药田边的木牌印着药材故事的说书唱段,村史馆用二维码链接经典曲目音频,游客扫码即可聆听“会说话的黄土”。王红卫计划打造“说书漫游径”,让每处地标都成为非遗故事的载体。“我们要让来客用耳朵看见枣林庄的灵魂。”

谈及非遗传承的挑战,王红卫的目光掠过层层梯田:“急不得,得像种黄芪一样,三年育苗才有好收成。”他拒绝将说书包装成“速成网红”,而是坚持培育内生动力:建立老中青传承梯队,设立“说书创新基金”鼓励原创,甚至将说书技艺纳入“好媳妇”“孝子榜”评选标准。“文化振兴不是摆拍几张照片,得让艺术长进生活的肌理里。”

大学生团队在调研手记中写道:“在这里,陕北说书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村庄呼吸的韵律。王书记像一位现代‘书匠’,用创新针脚缝补传统与现代的裂隙。”

来源:达达的田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