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5月11日,包括展览会、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和线上展示对接等内容。在往年基础上,今年展览会持续升级,设置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
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5月11日,包括展览会、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和线上展示对接等内容。在往年基础上,今年展览会持续升级,设置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等6个专题展区,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吸引国内外参展企业和机构800余家。
展览现场,天工、Walker S1、AI+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等一大批未来产业发展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到底发展如何?除了展示、跑半马外还有哪些功能?何时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我们一起了解~
高大但灵活的半马顶流“天工”
自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摘得桂冠后,身高1.8米的“天工Ultra”无疑成为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顶流”。
“这是我们的第一代‘天工’LITE版本,它的全身有20个自由度,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自发布以来,‘天工’的奔跑时速不断升级,目前我们的‘天工’产品平均奔跑速度约10公里/小时,最快奔跑速度能达到12公里/小时,能平稳通过草地、碎石、沙地、石子路等各种复杂地形。”展览现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正在介绍相关展品。
谈及获得冠军的原因,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离不开天工本体的高稳定性、高续航能力以及“慧思开物”平台的赋能。“凭借具身大小脑的高效协同,使天工能够在长时间的奔跑中保持稳定。此外,足够强的关节性能、全身协同运动控制,以及电池的长续航能力,也是获胜的‘法宝’。”
目前,中心已与工业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特种作业企业等围绕场景合作开展了示范应用。同时,中心内部搭建了实景场景的测试验证平台,“从行业来看,人形机器人有望批量走入家庭,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现情感交互的“天轶”
在“天工”LITE人形机器人旁边,站立着具有可升降结构的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其具备1.28米-1.63米的可升降结构,搭载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联合研发的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可以精准识别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绪,并给予反应反馈。
此前,“天轶”就已作为小主持人,登上过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舞台,取得了亮眼表现。“它主要用在政务导览、展会讲解等场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入职”全球最多工厂的Walker S1
“它最高可以负载搬运15公斤的重物,还可以稳定行走。”展览现场,优必选科技推出的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正熟练地展示货物码放操作。
硬件上,Walker S1采用了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包括伺服舵机、传感器等在内的硬件大部分为公司自研。“相较其他人形机器人,Walker S1的稳定性负载、散热等都极具优势;同时,随着导航等模块的加载,其可以自主规划路线、识别物体,然后进行规划定位。”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公司已与包括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富士康、顺丰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截至目前,Walker S系列已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未来,Walker S1有望代替人类更多开展重复性高、危险系数高、流程烦琐的工作,让人类智慧能够更多地投入创造中。”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球首创AI+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
“AI智能规划,精准定位、快速配准,精准截骨,主动磨削……”骨科手术的一系列复杂流程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展览现场,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全球首创AI+手术机器人系统——ROPA惊艳亮相。
“ROPA”摒弃了传统手术中过度依赖医生个人经验与手感的不稳定性,填补了国内外人工智能在骨科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空白。其搭载的人工智能手术规划系统,是全球唯一一款同时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CE及越南MOH四大权威认证的AI+骨科治疗类三类创新医疗器械。基于患者术前CT数据,系统可在5-10分钟内实现个体化三维重建与智能化手术方案规划。同时,其全球首创的多体位动态力学分析模型,可实时模拟人体运动状态,结合亚毫米级导航定位与多模态感知机械臂,能够实现假体植入位置和角度的亚毫米级精准控制,从根源降低假体整合障碍及远期磨损风险。
通过人工智能复刻顶尖专家经验,将复杂手术标准化、精准化,目前该创新技术已落地全国超千家三甲医院,并赋能贵州、西藏、甘肃等偏远地区,让基层医生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基于该创新系统,展览现场还首发了“AI+数智骨科全流程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骨科医疗科技全面迈入自主化、智能化新纪元。
小而精的桌面型工业机器人
展览现场,6台超高速桌面型机器人正整齐划一地执行着旋转抓取动作,这是由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桌面型工业机器人。该系列机型负载范围3-15kg,臂展横跨560-1200mm,具有占地面积小,臂型紧凑,高速、高精、高稳定性的特点,可大幅提升产线效率。
“从底层的算法控制,到电机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它属于6个关节的机器人,灵活性更强,可实现多空间多角度的运动。”
目前,该系列机器人主要面向3C、汽车电子、医疗耗品等小型工件单工位和多工位的搬运、打磨、抛光、装配、分拣等应用场景,具有多年的实际应用经验。
从人工智能到具身智能,从四驱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随着行业的日臻成熟,机器人有望逐步跨越工业应用场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助力打造智慧生活新模式。
来源:科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