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小到大,大家一定都打过不少“预防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疫苗”。小时候打疫苗的场景,想必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疼痛的童年记忆”,当那细细的针头扎进胳膊的瞬间,尖锐的疼痛便如闪电般迅速蔓延开来,整个手臂仿佛被电流击中,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紧接着,便是止不住的哇
转自:生物谷
从小到大,大家一定都打过不少“预防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疫苗”。小时候打疫苗的场景,想必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疼痛的童年记忆”,当那细细的针头扎进胳膊的瞬间,尖锐的疼痛便如闪电般迅速蔓延开来,整个手臂仿佛被电流击中,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紧接着,便是止不住的哇哇大哭。
于是成年后可以开口做决策的我们,每次去打加强针时,或许不少人都和我一样,会下意识地跟护士说:“换一边吧,不要打同一边!”毕竟,在我们的认知里,换个地方打针,似乎就能躲开那份疼痛。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看似合理的做法,真的正确吗?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刊Cell发表了一篇题为“Macrophages direct location-dependent recall of Bcell memory to vaccination”的研究论文,惊喜地发现疫苗加强针注射的位置可能影响保护效果!具体来说,接种疫苗时,加强针打在同一只胳膊效果更好,因为同侧淋巴结的“哨兵”巨噬细胞能更快唤醒记忆B细胞,可以更好地激活免疫反应。
疫苗在预防重复感染和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机制是诱导长寿浆细胞(PCs)分泌中和抗体,同时生成记忆B细胞(Bmems),而记忆 B 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潜力,它既能够快速在包膜下增殖灶(SPF)中分化为短寿浆细胞,也可以重新进入次级生发中心(GC)。对于那些弱交叉反应的记忆B细胞而言,重新进入次级生发中心(GC)对获取针对快速突变呼吸道病原体的高亲和力抗体至关重要。因此,记忆B细胞向浆细胞或生发中心B细胞的分化选择是疫苗接种效果和有效体液免疫形成的关键。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构建了SWHEL 小鼠模型等多种小鼠模型,用于追踪 B 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反应,并在转基因小鼠体内构建了抗原特异性记忆B细胞体系,通过显微成像技术实时追踪了这些细胞在引流淋巴结(注射侧)和非引流淋巴结中的动态分布,并且使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显微镜、体内成像等技术对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记忆B细胞(Bmems)的定位和行为差异方面,在与初次疫苗接种同侧的引流淋巴结(dLN)中的 Bmems 多位于亚包膜龛位,与负责捕捉抗原、启动免疫反应的被膜下窦巨噬细胞(SSMs)相互作用,虽迁移模式受限但运动速度较快,并表现出更强的超扩散性;而初次疫苗接种在对侧的非引流淋巴结(ndLN)中的 Bmems 部分位于亚包膜龛位,部分位于滤泡中心,且迁移模式多样。
该研究得出的一个十分瞩目的结论是,在同一侧的引流淋巴结(dLN)进行同源加强免疫时,产生的回忆反应更大,记忆B细胞(Bmems)更容易重新进入生发中心;而在另一侧的非引流淋巴结(ndLN)进行加强免疫时,Bmems 主要分化为浆细胞。也就是说,同一侧接种疫苗时,附近的淋巴结(dLN)会积累更多“战斗经验丰富”的免疫细胞,当再次接种疫苗时,这些淋巴结能够迅速做出更为猛烈的免疫反应,更高效地应对病原体的入侵,为机体提供更强大的保护!
具体来说,小鼠在初次免疫5周后接受加强免疫,并对引流淋巴结(dLN)和非引流淋巴结(ndLN)的输出差异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较非引流淋巴结(ndLN)而言,从绝对数量来看,加强免疫后的引流淋巴结(dLN)中供体来源的抗原特异性B细胞的扩增量增加了2.8倍!同时,抗原特异性生发中心(GC)B细胞数量增加了10倍!
随后,研究人员进行了人体试验,招募了30名既往未感染SARS-CoV-2的健康志愿者,并分为两组,分别在同一手臂(20人)或相反手臂(10人)接种第二剂 BNT162b2 mRNA 疫苗,随后便采集志愿者的淋巴结样本和血液样本,运用流式细胞术、ELISA、活病毒中和抗体试验等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和分子指标。
那么,接种位点是否调控人类疫苗回忆应答呢?对18名受试者(每组各9名)于加强后5–7天进行腋窝淋巴结细针活检(FNB)及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引流淋巴结组(dLN)次级生发中心(GC)中B细胞和浆母细胞/浆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引流淋巴结组(ndLN)。
震惊,换个手臂打疫苗,效果果然大不相同?!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更加有意思的现象:与对侧手臂接种加强针相比,同侧手臂接种加强疫苗,5-7天血清中抗 SARS-CoV-2 刺突 IgG 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更高,特异性B细胞克隆多样性也更高!这提示我们,同侧加强可在早期诱导更优的广谱中和抗体应答,为免疫系统注入 “强心剂”!
看到这里,下次接种加强针时,不妨告诉护士小姐姐:“请还打这边!”,说不定这样能让我们的免疫系统迅速“战斗力拉满”,更高效地抵御疾病呢!
参考文献:
Dhenni R, Hoppé AC, Reynaldi A, et al. Macrophages direct location-dependent recall of B cell memory to vaccination. Cell. 2025 Apr 28:S0092-8674(25)00407-6.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