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三级医院调研数据显示,固定薪酬占比已攀升,而绩效薪酬占比下降,这种结构性失衡正引发医务人员职业驱动力系统性衰减。摘要:当前公立医院薪酬结构调整呈现“保障性收入刚性化、激励性要素边缘化”的显著特征。多地三级医院调研数据显示,固定薪酬占比已攀升,而绩效薪酬占比下降,这种结构性失衡正引发医务人员职业驱动力系统性衰减。如何构建符合医疗行业特性的新型激励体系,成为深化医改的关键命题。
来源 | “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 | 秦永方
提示:当前公立医院薪酬结构调整呈现“保障性收入刚性化、激励性要素边缘化”的显著特征。多地三级医院调研数据显示,固定薪酬占比已攀升,而绩效薪酬占比下降,这种结构性失衡正引发医务人员职业驱动力系统性衰减。如何构建符合医疗行业特性的新型激励体系,成为深化医改的关键命题。
近年来,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政策层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稳定收入与有效激励的合理比例结构调整,这使得医务人员的薪酬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为突出的便是基础工资占比稳步上扬,而绩效工资占比则呈下降趋势。
一、“薪” 之变
这种薪酬结构的转变,对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产生了直接且明显的影响。对于职称较高、工龄较长的医务人员而言,基本工资的上涨使其总体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经济保障更为稳固;但对于那些原本依赖绩效工资获取较高收入的医务人员,尤其是在创收优势科室和病种优势科室工作的人员,绩效工资占比的下降导致他们的收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这种“保障刚性化、激励空心化”的结构异变,正在撕裂医疗队伍的价值共识——资深专家虽得基础薪资托底,但曾经支撑他们攻坚疑难重症的科研奖励犹如风中之烛;中青年骨干面对房贷教育双重压力,绩效缩水就像抽走了攀登职业高峰的绳索;而临床
二、“激”乏力
在心理预期方面,长期以来,医务人员已经习惯了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模式,绩效工资被视为对自身工作价值和努力程度的直接回馈。如今,绩效工资占比的减少,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较大的落差,对工作价值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随之降低,激励乏力,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波动,如焦虑、迷茫、工作动力不足等。
三、“习”相远
时过境迁,医改新时代下,公益性回归是大势所趋,面对DRG/DIP付费改革如同精密的手术刀,精准切除过度医疗的病灶,却也意外划破了传统激励机制的动脉。传统的收支结余提成或RBRVS点值绩效模式,多做项目、多收入、多得的惯性运转的思维习惯,与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大趋势格格不入,也容易到导致医保不买单,医院进入双亏的“泥潭”。DRG/DIP付费那些曾在“多劳多得”机制下如鱼得水的科室骨干,此刻仿佛置身诊疗模式切换的湍流中——既要适应病种成本核算的精密天平,又要挣脱“以量取胜”的路径依赖。这种转型阵痛催生的不仅是经济焦虑,更是价值坐标的剧烈晃动。
四、“心”思迁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导致的人才流失,却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些在医疗领域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骨干人才,他们拥有着高超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医院的中流砥柱。当他们因绩效工资占比下降而收入减少,工作积极性受挫时,便极有可能被其他待遇更优厚、激励机制更合理的医疗机构吸引过去。
优秀的医务人员如同寻找新栖息地的候鸟,在薪酬结构僵化、晋升通道淤塞的寒冬里,向着能提供阳光雨露的绿洲迁徙。这种人才迁徙暗潮正在重塑医疗生态版图,当基层医院沦为人才“洼地”,分级诊疗的理想恐将化作泡影。这种人才流失现象如果在整个医疗行业中蔓延开来,会打破医疗资源的平衡布局,使得优质医疗人才过度集中在少数地区或医疗机构,而其他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则人才匮乏,进一步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影响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医疗保障水平。
五、“探”新篇
在当前医务人员薪酬结构变革的大背景下,在当前基础工资占比提升、绩效工资占比减少的薪酬结构变革下,探寻全新的激励路径迫在眉睫。另辟蹊径,从非物质激励、职业发展激励、工作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入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倡导团队合作、敬业奉献、创新进取的价值观,增强医务人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奖金分配等方面,确保规则透明、执行公正,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让医务人员能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和发展。重构激励体系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需要演奏制度、文化与情感的三重协奏曲,“温度薪酬”设计、“成长云梯”计划、“心灵港湾”工程,让白衣战士在救死扶伤的征程中始终保有温暖的加油站。
六、“向”未来
医务人员作为医疗行业的核心力量,其工作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健康福祉,更关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态势。让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与认可,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拥有良好的工作体验,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服务事业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医疗服务,才能共同构筑健康美好的未来。
总之,正如特鲁多医生墓志铭所昭示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疗的本质是生命与生命的温暖相遇。当我们在制度设计中注入更多人文温度,在绩效考核里留存仁心仁术的刻度,医务人员眼中重燃的光芒,终将照亮整个医疗生态的明天。这不仅是薪酬体系的重构,更是一场关于医者尊严与职业信仰的温柔革命——让悬壶济世者心有所安,让大医精诚者劳有所得,方是医改深水区破局的关键密钥。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那个被全网追杀的“完美医生”,藏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 医学微小说·科幻系列
为“诱使”患者手术,医方“谎称”专家参与手术?患者死亡后,医院被加重处罚丨医眼看法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