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狂犬病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21:17 1

摘要:5月9日,2025中国狂犬病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联合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狂犬病防控工作委员会承办,重庆市预防医学会、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刘清副司长、中华预防

2025中国狂犬病学术年会现场

5月9日,2025中国狂犬病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联合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狂犬病防控工作委员会承办,重庆市预防医学会、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刘清副司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李光琳副秘书长、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李志丹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乔玉锋副理事长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疾控、临床及畜牧兽医等多个领域的近15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乔玉锋副理事长主持开幕式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李志丹副局长致辞

李志丹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的正确指导下,在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市狂犬病防控成效明显,全市人狂犬病报告发病数连续17年下降,从2007年的197例降至2024年的1例,暴露人群规范处置率从85%提升至98%,公众狂犬病知识知晓率从70%提升至92%。重庆将以本次年会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防控部署,积极探索狂犬病防控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为推动我国狂犬病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重庆智慧和力量。

李光琳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我国人狂犬病疫情日益呈现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数多、儿童和老年人群发病较多的“三多”特征。同时,动物狂犬病流行态势仍存在被低估的情况,流浪犬、家畜以及野生动物带来的狂犬病传播风险不容小觑。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犬类管理,加大动物流调监测和溯源力度,切实消除狂犬病传播隐患。本次年会以“关口前移,社会共治,消除狂犬病”为主题,正是顺应了当前疾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相信通过大会报告和专题学术交流,我们将碰撞出更多创新的思想火花,探索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新思路,为加速我国消除人间狂犬病进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刘清副司长致辞

刘清副司长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狂犬病防控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面对消除狂犬病的目标,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政府领导下的部门联防联控,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持续降低狂犬病的发病水平。二是加强犬只的管理与免疫,特别是农村犬、流浪犬的管理,做好源头防控。三是做好暴露后处置工作,强化门诊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处置门诊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及性。四是重视野生动物狂犬病的监测和防控,野生动物狂犬病将成为防控重点。五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筑牢群防群控基础。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群副主任作了题为《我国人狂犬病防控进展与挑战》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我国人狂犬病发病趋势,介绍了我国人狂犬病防控进展,揭示了防控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防控建议。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翟新验总兽医师作了题为《我国动物狂犬病防控进展与挑战》的报告,清晰阐释了动物狂犬病流行概况和防控进展,强调未来要在加强联防联控、推动农村免疫点建设、加强基层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储备等方面做出努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主任医师作了题为《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使命》的报告,从4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狂犬病防治医务工作者,强调作为医务工作者,最高的目标就是治病于初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群副主任作报告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翟新验总兽医师作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主任医师作报告

大会报告分别由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华东主任医师和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冯连贵副会长主持。

在圆桌论坛环节,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涂长春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殷文武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主任医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宁宁副处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郑灿军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朱武洋研究员等6位专家围绕年会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傅振芳教授主持。

圆桌论坛现场

5月9日-10日,年会将围绕暴露后处置、监测与防控实践、基础研究与检测等专题设置了分会场,邀请了7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分享狂犬病防控的新思路、新方案、新技术,以期提高狂犬病防控水平。与会专家还围绕“消除狂犬病:预防先行,全民共治”主题进行科普直播。

来源:保健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