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美国挥舞“关税屠刀”掀起全球贸易风暴时,中国与俄罗斯以超乎外界预期的战略默契,联手打出了一套瓦解霸权围堵的“组合拳”。这场始于美国单边霸凌的关税战,在2025年春天演变为一场改写全球经济秩序的大国博弈,而中俄的背靠背协作,正成为破局的关键密码。
当美国挥舞“关税屠刀”掀起全球贸易风暴时,中国与俄罗斯以超乎外界预期的战略默契,联手打出了一套瓦解霸权围堵的“组合拳”。这场始于美国单边霸凌的关税战,在2025年春天演变为一场改写全球经济秩序的大国博弈,而中俄的背靠背协作,正成为破局的关键密码。
能源同盟+本币结算:瓦解美元霸权的“硬核武器”
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34%关税,并将中国商品税率推高至125%,但在这场“关税绞杀”中,中俄的能源合作却以摧枯拉朽之势撕开了美元霸权的缺口。
数据显示,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达1.5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0%;天然气供应更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昼夜不息输往大庆,成为两国能源安全的“钢铁纽带”。更令美国焦虑的是,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占比飙升至92%,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日交易量突破700亿元,这一数字直接动摇了美元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统治地位。普京直言:“中国送来的是机床芯片,美国给的只有制裁清单。”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更用“比北极钢缆更牢固”形容中俄关系——这既是经济互补,更是战略突围的宣言。
中国稀土反制:卡住美国军工咽喉的“致命杀招”
面对美方极限施压,中国的反击精准而致命。4月10日,中方宣布对美实施稀土出口管制,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被列入限制清单,直接打击美国军工和半导体产业链。美国F-35战机因稀土断供成本飙升18%,洛马公司被迫紧急寻找替代来源;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因镝、铽短缺面临设备交付延迟,台积电则加速向中国28nm芯片产能转移以避险。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报告显示,全美1000多个武器系统、2万多个零部件依赖中国稀土,五角大楼的焦虑正从军事领域蔓延至华尔街——特朗普的关税战,反而让美国尝到了“供应链武器化”的苦果。
全球产业链重组:中俄撬动多极化的“杠杆效应”
中俄的联手反制不仅局限于双边领域,更激活了第三世界的觉醒。当美国对非洲莱索托钻石加税时,非盟连夜通过《亚的斯亚贝巴宣言》;墨西哥对美玉米加征35%关税后,转身与中粮签下200万吨采购协议;巴西总统卢拉更借中巴卫星数据质问:“美国卫星看污染,中国卫星救森林,该信谁?”。这些行动的背后,是中俄通过“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构建起去美元化的贸易网络,让“美国优先”沦为孤岛逻辑。
历史镜鉴:霸权终将败给生产力逻辑
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让道琼斯指数暴跌89%,而今天特朗普的关税战已导致美股单日蒸发万亿美元。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警告,美国正在亲手拆毁全球化舞台,而中俄的背靠背协作,本质是生产力对霸权逻辑的碾压——当中国5G基站连接非洲村庄时,美国仍在用航母推销民主;当俄罗斯能源与中国制造深度融合时,华盛顿政客却沉迷于关税数字的游戏。
结语
这场关税博弈的结局早已注定:中俄联手不是地缘巧合,而是历史必然。从西伯利亚的油气管道到上海自贸区的芯片生产线,从莫斯科的人民币交易中心到海南自贸港的免税清单,两国用硬核数据证明:单极霸权终将落幕,而多极世界的曙光,正从欧亚大陆的地平线升起。
来源:朱大锤g收机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