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23名队员照片。第三排从左至右第六位是宜春学院2023届毕业生廖佳丽。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
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
收到了一封来自
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回信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23名队员照片。第三排从左至右第六位是宜春学院2023届毕业生廖佳丽。
作为队员之一的廖佳丽
激动地说道: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令我深感责任在肩。
两年多的西部工作经历,
是成长与教学精进的生动注脚。
我深知,
语文教育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是丰盈生活感知的桥梁。
未来,我将以语文为舟,
带领学生们览山河、悟文明,
助其厚积薄发 !”
“自从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
转来我们班后,
命运的齿轮开始了变动......”
谢依特小学六一班的
阿依秋热克·阿洪
在一篇作文中写道
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
就是宜春学院的毕业生
廖佳丽
记者采访了解到,廖佳丽2000年生于江西鹰潭,2019年考入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受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事迹触动,她决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江西南昌县高中语文教师的岗位,奔赴3600公里外的新疆克州,选择到祖国边疆发光发热。
据了解,谢依特小学是一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主要由柯尔克孜族学生组成的村级小学,2022年8月成为克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
初到戈壁滩,荒凉曾让廖佳丽心慌。但校长“主心骨” 的嘱托、孩童求知的目光,让她决心扎根。她将写作课搬到户外,带孩子们 “追风写作”。阿依努尔一句 “风像妈妈的纱巾”,让她窥见戈壁诗意。此后,她用创新教学点亮课堂,坚信“教育是荒原绿芽,每堂课的星光都将照亮孩子远方”。近两年时间,她既是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还是普通话推广者,在边疆土地上绽放青春之光。
“若问选择可曾遗憾,
我只觉幸甚至哉!
这段经历,
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廖佳丽坚定地告诉记者
一封回信
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
一句承诺
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在这片热土上
故事仍在继续
他们的青春之花
必将绽放得愈加绚烂!
来源:宜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