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一点都不严重的脑梗死,真有必要吃阿司匹林吗?医生讲清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0 10:33 1

摘要:轻来轻去的脑梗死,还用吃阿司匹林吗?想必这是很多朋友感到非常疑惑的一个话题,这个问题要想说清楚,是非常困难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很少有人能把其中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算清楚。今天,张医生就来和朋友们算一算这笔账。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国际上的一个研究。

轻来轻去的脑梗死,还用吃阿司匹林吗?想必这是很多朋友感到非常疑惑的一个话题,这个问题要想说清楚,是非常困难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很少有人能把其中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算清楚。今天,张医生就来和朋友们算一算这笔账。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国际上的一个研究。

在神经科学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叫做国际卒中试验,它纳入了19435 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人,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口中的脑梗死,它把这些病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阿司匹林,另一组服用安慰剂,14天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阿司匹林治疗,每1000例可减少7例再发卒中风险和4例死亡风险,但会增加2例颅内出血风险,总体上每1000例中有9例净获益。

朋友们看研究结论,不能光看热闹,如果单看数据,很多朋友会觉得阿司匹林也没什么了不起,1000个人,才有11个获益,还有2个是得不偿失的。您如果这样想,说明您忽略了很多细节。首先,这是一个研究急性脑梗死的试验,也就意味着,这些病人都很急,其中很多病人也比较危重;其次,这个实验只观察了14天,也就是说,在2周时间里,每1000人,可以有9人可以躲过死亡或残疾的风险。最后,朋友们还需要清楚一件事,试验中忽略了其他的出血风险,只是提到了颅内出血。

通过这些细节,不知道朋友们有啥感觉,张医生的想法有2点,一是,服用阿司匹林确实有风险,咱们不能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去误导朋友们;二是,对于急性脑梗死而言,服用这种药物还是非常必要的,它的获益还是远大于风险的。

这个研究事实上并不是咱们今天的主题,只能算个开胃菜,我们今天重点要聊的,是哪些症状非常轻微的病人,甚至根本就诊断不上脑梗,仅仅有点脑缺血发作,对于这类病人,我们还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

其实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复杂,但您只要仔细一想,就会觉得非常的纠结,首先,这类病人的症状都非常轻微,而且很多人都是可逆的,远远没有到达那种需要放手一搏的地步;第二,这类病人未来是否会复发,或者疾病短期内是否会进展,都不太明确,这也就意味着用药的获益是不明确的;最后,药物毕竟有副作用,这么轻微的症状,用药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

其实不光是张医生自己,任何一位朋友看到了这么复杂的问题,都很难得出结论。多年行医的经历告诉张医生,所谓正确方法的反面,也可能是正确的。为什么听了这么多道理,学了这么多理论,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决策是通过读书籍,听道理,而不是亲身经历形成的。这时候该怎么办?张医生的做法是看看别人的研究结论。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还真有这样的研究,叫做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这是首个关注脑缺血发作和小卒中急性期治疗的研究,这个研究入选了中国5170例伴有高复发风险轻型小卒中和脑缺血发作后24小时内的患者。研究者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另外一组服用安慰剂+阿司匹林。一共观察了90天。

结果得出了两项结论:1、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可以进一步降低32%的卒中复发风险; 2、中重度出血无明显增加。 这意味着,在发病24小时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更能降低最初90 天的卒中复发风险,且不增加大出血风险。眼尖的朋友恐怕早就看出来了,张医生你说的这个研究不太对啊,这两组里都在用阿司匹林。区别是氯吡格雷,这只能说明氯吡格雷是有用的。朋友们稍安勿躁,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研究。

这个研究更加厉害,汇总了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5778例病人,目的就在于比较阿司匹林与安慰剂或抗凝药物在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结果显示,在6周内,阿司匹林可降低 60%的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 减少70%的致残或致死性缺血性卒中风险。看到这里,我们还是会感到恍惚,这里好像没有小卒中什么事?不要着急,结论还没完。

在参与研究的病人中,脑缺血发作或小卒中病人的获益是最明显的, 部分原因是由于降低了卒中的严重程度,疾病反而更容易得到控制。有趣的是,研究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继续用药6~12周,仍然可以进一步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这充分证实了,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发作和小卒中病人早期卒中复发的风险,并且是最关键的治疗药物。

聊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基本聊完了,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满意,就是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之所以张医生在这方面没有过多的涉及,是因为张医生不想传播焦虑。这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好坏各占一半的。

而做成一件事最需要两个因素,一是远方的目标,二是近处的答案。服用阿司匹林也是如此,我们一面要锁定长远的目标,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复发,一边要解决眼前的问题,避免阿司匹林出现各种副作用,特别是出血,当这两股力量汇集到一处,我们的目标就可以实现了。注意,张医生想说的重点,可不是哪个方案一定对或者不对。而是面对一个复杂问题,可能很难有完美方案,很多方案都是取舍的结果。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来源:重症医生张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