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一季度狂扫215只股!新能源龙头业绩暴增80%,玄机在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0 10:36 1

摘要:“大盘震荡,社保却悄悄扫货!”最近,一份季报数据让股民炸了锅——社保基金一季度新进215家A股公司,加仓方向直指新能源、智能设备等板块。中通客车、蓝思科技等被重仓的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飙升超30%,更有新能源龙头单季业绩暴增80%。

“大盘震荡,社保却悄悄扫货!”最近,一份季报数据让股民炸了锅——社保基金一季度新进215家A股公司,加仓方向直指新能源、智能设备等板块。中通客车、蓝思科技等被重仓的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飙升超30%,更有新能源龙头单季业绩暴增80%。

但蹊跷的是,这些板块年初至今跌幅普遍超过15%,社保为何敢在“冷门赛道”下重注?

翻遍215家新进公司财报,社保的“捡漏策略”逐渐清晰:

① 跌出来的黄金坑:中通客车一季度股价跌超20%,但社保大举买入3700万股。看似“越跌越买”,实则盯准了新能源客车海外订单暴增176%的业绩拐点。
② 隐形冠军突围: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寒冬中,靠AR/VR玻璃盖板业务逆袭,单季毛利率提升至25.8%,社保精准卡位产业链技术升级节点。
③ 政策红利狙击手:社保重仓的氢能、储能企业,清一色出现在“新质生产力”政策扶持名单中,某储能企业更是拿下央企10亿订单,一季度现金流翻3倍。

一位社保基金经理曾透露:“我们只买两类公司——要么现在便宜但未来能涨价,要么现在贵但三年后更贵。”

以某社保重仓的新能源龙头为例,其2023年亏损12亿,但今年一季度突然盈利8亿,股价却仍在低位徘徊。深扒发现三个关键细节:

海外市场救场:欧洲光伏组件库存见底,国内企业出口单价上涨17%,该龙头海外收入占比从15%猛增至43%;成本屠夫发威:硅料价格暴跌60%传导至下游,组件毛利率从-5%跳涨至12%;技术代差碾压:BC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5%,度电成本比PERC低0.1元,拿单能力碾压二线厂商。

但风险同样明显:欧洲反补贴调查悬而未决,国内产能过剩未解。

比起新能源的高调,社保在智能设备领域的布局更显隐秘。蓝思科技被狂买1.2亿股的背后,藏着一条被忽视的产业链:

苹果Vision Pro:全球缺货到8月,单片Micro-OLED成本高达350美元,蓝思独家供应的玻璃盖板单价提升30%;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精密轴承需求暴增,某社保新进标的已通过特斯拉供应链审核;工业母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进口替代加速,某企业订单排到2025年,社保建仓均价较现价低18%。

“这些赛道看着冷门,实则是AI硬件革命的基座。”某百亿私募合伙人评价,“社保这次踩点,比游资提前了至少两个季度。”

面对社保的“作业本”,投资者容易陷入两难:

① 抄作业的时机陷阱:社保建仓通常在季度初,等季报披露时股价已涨15%-20%,追高可能成为接盘侠;
② 资金属性差异:社保可承受20%以上波动,散户却难扛住中途洗盘;
③ 信息滞后风险:某光伏企业Q1获社保加仓,但4月遭遇大股东减持,消息面早已物是人非。

历史数据显示,社保持仓组合并非稳赚不赔。2022年重仓的某医疗股暴跌60%,2023年押注的消费电子标的至今深套30%。这次的新能源豪赌,市场分歧同样激烈:

多头阵营:“宁王”一季度获社保加仓,电池装机量全球市占率回升至37.2%,技术代差至少领先同行2年;空头声音:碳酸锂价格可能跌破8万元/吨,全行业库存价值每周缩水3%,二季度业绩大概率变脸。

某顶级游资大佬在微博发话:“别神话社保,他们赌的是国运,散户赌的是明天早饭钱。”

总结一下:
社保基金的215只新宠,既是机会也是试金石。与其盲目跟风,不如研究透这三个问题:行业拐点是否真实?估值修复空间多大?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几何?

今日话题如下:如果社保持仓股已经涨了20%,你还敢上车吗?

点个赞,再走!

文章纯属个人见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执着的雪球M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