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来袭,多地拉响警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9 05:43 1

摘要:最近,天气舞台格外“热闹”,一场强降雨大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接连上演,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从华南到江南,从江淮到华北,暴雨预警此起彼伏,多地开启“看海”模式。这一场暴雨,究竟从何而来?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场天气巨变。

最近,天气舞台格外“热闹”,一场强降雨大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接连上演,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从华南到江南,从江淮到华北,暴雨预警此起彼伏,多地开启“看海”模式。这一场暴雨,究竟从何而来?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场天气巨变。

暴雨轨迹:从南到北的“侵袭”

自5月5日起,广西、福建、广东、贵州等地率先被暴雨“光顾”,开启了“散装暴雨”模式。5日,广西百色、南宁和梧州等地成为降雨“重灾区”;6日,福建厦门、漳州接力,厦门集美区8小时降雨140毫米,漳州市区最大降雨量逼近200毫米,堪称福建今年以来最猛烈的暴雨。

不过,要说这一轮降雨的“主角”,还得是广东。连续几天,暴雨或大暴雨频繁来袭,阳江甚至出现晴天与特大暴雨并存的奇特景象,局部最大24小时雨量超过250毫米。佛山、江门、肇庆、惠州等地也纷纷被大暴雨“笼罩”,广州更是频繁被短时强降雨“突袭”,吃顿饭的时间就能来一场暴雨。5月7日凌晨,一块暴雨回波在珠海“滞留”,早高峰前后当地出现猛烈大暴雨,8小时雨量170毫米,为今年以来珠海最大暴雨。这场雨虽然缓解了旱情,却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珠海附近海域还出现了水龙卷,让人惊叹又担忧。

随着冷涡逐渐远去,暖湿气流开始“发力”。5月8日凌晨,暴雨区从广东向湖南、江西推进;白天,在副热带高压的“助推”下,华南、江南的暖湿气流达到急流强度,江南暴雨区迅速成型,一条横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的暴雨带赫然出现。

然而,冷空气并不“甘心”就此退场。一个更强的冷涡携带大量干冷空气,从蒙古高原迅猛南下。5月8日下午起,冷暖空气在我国东部“碰撞”,形成南方的江淮气旋和北方的渤海气旋。江淮气旋影响范围广泛,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浙沪,以及河南南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都可能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渤海气旋则让京津冀、山东、辽宁、吉林等地迎来大风骤雨,其中京津冀部分地区可能有大到暴雨。只是目前气旋中心位置尚未确定,暴雨具体落点还存在不确定性,但不管下在哪里,都将给当地交通和生活带来不小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江淮气旋中心将于5月8日下午经过江浙沪,5月9日进入黄海,给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带来大到暴雨。自今年3月以来,江浙沪降水异常偏少,尤其是江苏南部和上海,4月降水量几乎全国垫底,南京全月雨量仅5.4毫米,比新疆乌鲁木齐还少,已达气象特旱级别。这场雨本是缓解旱情的“及时雨”,但却伴有狂风,江浙沪阵风最大可达9级甚至更强,颇有台风来袭之感;且降雨可能集中在5月8日晚高峰,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另外,由于江淮气旋移动速度快,雨量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大暴雨造成积水内涝,而部分地区雨量较小,难以有效缓解旱情。

在新冷涡的“打压”下,5月9日傍晚前后,暴雨带将再次回到广东、广西,随后被推进南海逐渐消散,华南将迎来5月中旬难得的暴雨停歇期。但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更强的北方高温、南方暴雨正在“酝酿”,在南方旱情逐步缓解的同时,河南、陕西等地的旱情还将持续,并在高温中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暴雨成因:冷暖空气的激烈“交锋”

为何这次降雨如此分散且强度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冷涡南下深度异常,冷空气势力强劲。5月5日山西、内蒙古下雪,6日北京气温跌至10度上下,东北更是常常逼近0度,导致暴雨区被压制在南方。二是暖湿气流虽然有所增强,但冲劲仍显不足,无法抵达长江流域,只能在华南地区“聚集爆发”,形成气象上的暖区暴雨,这也是气象预报的难点之一。

随着前期冷涡的离去,干冷空气暂时减弱,暖湿气流得以“抬头”。但更强的冷涡又接踵而至,冷暖空气激烈“追尾”,在广阔的东部地区形成两个气旋,进而引发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这种复杂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使得降雨范围广、强度大、分布不均,给预报和防范工作都带来了极大挑战。

暴雨影响:出行、安全与生活

暴雨天气首先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道路积水严重,车辆行驶困难,容易发生拥堵和交通事故。5月7日珠海的早高峰,就因暴雨导致交通几近瘫痪,市民上班、学生上学都受到严重影响。而对于即将到来的京津冀和江浙沪等地的暴雨,若恰逢早晚高峰,交通压力可想而知。

同时,暴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强降雨容易导致城市内涝,淹没道路、地下室和低洼地区,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山区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山区居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如5月19日南宁的特大暴雨,导致多处道路积水严重,近10辆车被淹,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2024年7月湖南湘西的特大暴雨,引发了山洪及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虽在气象部门及时预警和各部门协同应对下,成功转移群众,无一人因灾伤亡,但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生活方面,暴雨天气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传播。长时间的降雨还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受灾减产,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面对即将到来的暴雨,各地居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出行时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前往积水路段和山区危险地带;居住在低洼地区和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居民,要提前做好转移准备;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城市排水、道路清障、抢险救援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铃风898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