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跟闺蜜在育才的食堂吃完饭,经过操场时正好见crush的班级在打比赛,手里的雪糕马上就化了但又不舍得走,只好混在人群中偷偷吃,看青春里的男主角闪亮登场了没。
上一次在操场看人打篮球,还是二十年前的事。
我跟闺蜜在育才的食堂吃完饭,经过操场时正好见crush的班级在打比赛,手里的雪糕马上就化了但又不舍得走,只好混在人群中偷偷吃,看青春里的男主角闪亮登场了没。
当我们看得津津有味时,旁边有位观众却一本正经地问:同学,学校规定操场上不让吃东西吧?
大大咧咧的闺蜜顺口回答:哎呀这不是混在人群里看球赛嘛,又没有值周生看见~
“呃,我就是值周生”😅
如今又见篮球场,看客已是寥寥,并且绝不带有粉红色彩。
打工人行色匆匆,不是在去吃饭的路上,就是像我一样做牛马溜溜弯。极少有人有时间,看向行进路途上的风景,并且感慨一下,自己是何时失去了“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情趣。
我和闺蜜,谁也没有嫁给当年在篮球场上凝视的那个男孩,可几乎人人都会回忆青春。
当少年时的我们,终于脱离了学校的操场和课桌,又该如何去锚定新的评价体系?
比如,当我们在操场吃雪糕的时候,还是能够越过考试和排名去期盼反转的剧情。
而如今,“优等生"和“差生"鄙视链却成为了收入和人脉的内卷。终于我们走出操场,奔向人海浮沉,谁能真正学会跟自卑的青春和解,也对意气风发的过去说再见?
当我重新经过这样一个操场,突然回望青春的你我,真的很想说,到了中年我们也要好好的啊!
来源:小阳杨了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