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鼻咽癌,做6次化疗32次放疗!再次提醒:别把癌症当鼻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19:30 1

摘要:打个不太文雅的比方——你早上起来一擤鼻涕,一看有血,心里咯噔一下,但下一秒你就甩甩手:“嗨,换季嘛,老毛病了。”然后你照旧抽两根烟,喝点酒,继续熬夜刷剧,仿佛身体是铁打的。直到有一天,医生一锤定音:鼻咽癌。

打个不太文雅的比方——你早上起来一擤鼻涕,一看有血,心里咯噔一下,但下一秒你就甩甩手:“嗨,换季嘛,老毛病了。”然后你照旧抽两根烟,喝点酒,继续熬夜刷剧,仿佛身体是铁打的。直到有一天,医生一锤定音:鼻咽癌。

你愣在那,嘴张得能塞下一个茶叶蛋。

这不是段子、不是夸张,而是真事。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接诊一位40多岁的男子,一直以为自己是“鼻炎老毛病”,拖了大半年,结果查出来是鼻咽癌,已经到了局部晚期。

最后接受了6次化疗、32次放疗,整个人瘦脱了相,嗓子像被火烧过,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这事儿告诉我们一件事:别把癌症当鼻炎,更别拿命开玩笑。

鼻涕带血?不是你“上火”而是你“上头”

你以为的“小鼻炎”,可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鼻咽癌这个家伙,最会玩“伪装术”。一开始就像个老实巴交的邻居,鼻塞、流涕、耳闷、头痛,像极了你每年春秋两季都得复发一次的过敏性鼻炎。

但它可不是真善美,它一步步地渗透、扩散,专挑你忽视体检、迷信偏方的空子下手。鼻咽癌的“套路”深,它最喜欢假扮鼻炎、耳炎,甚至牙痛。

最典型的早期信号就是:单侧鼻塞、血涕、耳鸣、听力下降。你以为是小毛病,其实已经悄悄爬上了你的鼻咽部位,甚至沿着神经蔓延了。

中医怎么说?“鼻窍与肾通”不是空话

别看鼻咽癌是个西医名词,在中医眼里,它正是“痰、毒、瘀”三气交织的产物。中医讲究“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宣就会导致鼻窍失养。再加上“肾开窍于耳”,所以鼻咽部的问题常常牵连耳鸣、听力下降。

古人对于鼻咽部的癌变也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就有“鼻渊日久,变成恶疮”的说法。意思是:你老拖着不治的鼻炎,很可能就酿成了祸根。

中医调理讲究“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比方说,黄芩、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这类药物,常用于鼻咽癌的辅助治疗。

但请注意,这不是让你在家自己抓几副草药喝,而是配合医生处方使用,中西结合,才是正道。

西医角度:高发区、高危人群早该打醒十二分精神

中国是鼻咽癌的“重灾区”,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这些地方,高发得让人后背发凉。研究显示,鼻咽癌在这几个地区的发病率是全国平均的数倍,和遗传、环境、生活方式都有关系。

别不信,你家隔壁那位总嚷嚷“鼻子又堵了”的老王,说不定就处于高危状态。

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的“幕后黑手”。它不是你感冒时那个打喷嚏的病毒,而是一种慢性潜伏的病毒感染,和很多鼻咽癌患者“难舍难分”。打个比方,它就像你朋友圈那个潜水多年、关键时刻跳出来搞事的老同学。

生活方式,也是你“养癌”的助攻键

你以为鼻咽癌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它是你一点点“养”出来的。长期吸烟、喝酒、吃腌制食品、晚睡熬夜、情绪压抑……这些生活习惯,每一项都是鼻咽癌的“投喂套餐”。

尤其是腌制食品,那真是鼻咽癌的“心头好”。像咸鱼、腊肉、咸菜这些高亚硝胺含量的食物,吃多了准没好事。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这些食物的人,鼻咽癌风险高出普通人数倍。

营养学建议:减少高盐、腌制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抗氧化食物,比如番茄、胡萝卜、绿茶等,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减少癌变风险。

放疗32次,化疗6次:不是治病,是“苦行僧修炼”

我们来讲讲那位“误把癌症当鼻炎”的男子最终经历了什么。放疗32次是什么概念?每天被固定在冰冷的放疗床上,头被面罩死死罩住,一动不能动,喉咙灼热、口腔溃烂、吞咽困难,连唾液都少得像沙漠里的水源。

化疗则是另一种煎熬: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低下,整个人像被抽干了精气神。

而这些,仅仅是“保住命”的代价。真正的代价是:他早该早点查出来,哪怕只是简单的鼻咽镜检查,早期治疗,疗效几乎可以达到80%以上。

你以为是“鼻炎”,医生心里想的是“癌变”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否认机制。很多人面对疾病时,第一反应不是担心,而是自我安慰:“这不可能,我身体一向倍儿棒。”

这种“阿Q式”的自信,恰恰是癌症喜欢的温床。你越不相信有事,它就越能堂而皇之地发展。

所以请你务必记住:鼻咽癌的“伪装术”太高明,鼻塞、耳鸣、血涕这些“小信号”,就是它递给你的“传单”,你要是转头就丢,那它迟早会找上门来收“账”。

听听古人怎么说:“久病入络、恶毒结核”

我们翻开《黄帝内经》,里面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鼻咽癌这种病,正是“正气虚、邪气盛”的结果。你长期熬夜、情绪郁结、饮食不节,正气早就被你折腾得七零八落,邪气自然就趁虚而入了。

中医讲“久病入络”,一旦病邪深入经络,就不是一两剂汤药能解决的。这个时候,必须“攻补兼施”,比如用黄芪、党参补气,用半边莲、山慈菇清热解毒,还要配合针灸、艾灸,调理体内气机,让内环境“不欢迎癌细胞”。

白话解释就是:你身体的“保安”太弱了,坏人来做客都没人拦着,当然会出大事。

社会视角:信息越多,人心越乱

现在网络上啥都有,健康号、短视频、直播卖药,五花八门。有人靠“清鼻汤”发财,有人靠“祖传秘方”圈粉。问题是,老百姓一看就信,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觉得“草本天然无副作用”,结果耽误了黄金治疗期。

鼻咽癌不是“清清鼻子”就能好的,指望偏方、指望祖传,就是拿命赌博。

真正科学的做法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合理饮食、良好作息、情绪稳定。这些才是你对自己身体该有的“尊重”。

护命指南:不是说教,是保命

来,把你小本子拿出来,记住这几件事:

1. 鼻塞、耳鸣、鼻涕带血,持续两周以上,必须就医。

2. 高发地人群(华南、东南亚)尤其要每年查EB病毒抗体,做鼻咽镜。

3. 不吃腌制咸鱼、少碰烟酒,能戒则戒。

4. 保证充足睡眠,别再熬夜追剧刷抖音。

5. 情绪管理很重要,别让压力把你逼出病来。

结尾:别等“病入膏肓”才想起“黄帝内经”

《素问》有言:“上工治未病。”人家古人都知道,聪明的医生不是等你病了才瞎忙,而是早早帮你查出苗头,及时干预。

你每天花3小时刷手机,却舍不得花30分钟去体检;你舍得花几千块买新手机,却不舍得几百块做个鼻咽镜;你说自己身体好,其实是病太深没感觉。

别再“误把癌症当鼻炎”,鼻咽癌这玩意儿,不等你后悔,它就来了。命是自己的,不好好爱惜,谁也救不了。

参考文献:

[1]黄少宏, 陈万青, 徐瑞华. 鼻咽癌流行病学现状及防控对策[J].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2): 97-101.
[2]张晓倩, 黄思荣. 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 27(3): 501-504.
[3]刘志勇, 王晓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 44(5): 572-57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湘珺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