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友们一个都没随礼,却悄悄结清了婚宴费用。30年过去,那份在枪林弹雨中淬炼的情谊,依然能用最默契的方式温暖彼此的人生。"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战友们一个都没随礼,却悄悄结清了婚宴费用。30年过去,那份在枪林弹雨中淬炼的情谊,依然能用最默契的方式温暖彼此的人生。"
“老公,你那些战友一个随礼的都没有,这也太不像话了吧!”妻子气愤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我正想为战友们辩解几句,酒店服务员却递来了一个精美的礼盒和一张卡片。读完卡片上的内容,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原来,他们不是不懂规矩,而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战友间最深沉的情谊。有些感情,只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才能懂。
01
我叫郑建国,今年已经58岁了,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此刻,我穿着退伍20多年的军装,站在机场出口处,手中举着“欢迎郑建国的老战友们”的接机牌,心情既紧张又期待。
明天就是我儿子的婚礼了,我专门邀请了当年一个班的9位战友来参加。距离我们上次相聚,已经过去了整整8年。随着年龄增长,能够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我真的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团聚。
机场广播通知航班已经到达,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我记得每一个战友的模样,尽管他们现在可能已经发福、脱发或者花白了头发,但在我心里,他们永远是那群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
人流渐渐涌出,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出口,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熟悉的面孔。
“老郑!”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抬头一看,是我们的老班长王德顺,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但依然精神矍铄,身姿挺拔。
紧接着,其他战友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瘦高个的刘海、憨厚的张大壮、聪明的小钱、平头的老李……9个人,一个不少,全都来了!
我们相拥在一起,拍打着彼此的肩膀,就像回到了那个青葱岁月。机场里的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们这群“疯老头”,但我们毫不在意,那份战友之情,外人永远无法理解。
“老郑还是那么瘦小啊,这么多年也没长肉!”老张大笑着说。
“你倒是长了不少肉!”我不甘示弱地回击,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招手叫来早已安排好的面包车,把大家送往酒店。一路上,战友们问起了我的近况,我只是简单地说过得还不错,儿子找了个好姑娘,工作也稳定。
其实,生活远没有我说的那么美好。前几年我下岗后,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妻子也因病需要长期吃药,家里的积蓄早就掏空了。这次儿子结婚,我几乎倾其所有,甚至还借了不少钱,但这些我一个字也没提。
在部队的那段岁月,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时光,我不想让战友们看到我如今的窘迫。
车子驶向酒店的路上,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30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那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02
1988年夏天,我高中毕业,成绩平平,家境也不好,考大学基本没希望。正在人生迷茫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街头看到了征兵广告。
“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这八个大字仿佛给了我一个方向。回家后,我向父母表达了参军的想法,他们虽然舍不得,但也支持我的决定。
就这样,我背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军旅生活的憧憬与忐忑,登上了开往军营的汽车。
新兵连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要艰苦得多。刚到部队那会儿,我因为个子小,体力也差,训练时常常落在最后。每次五公里越野,我总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常常满身是汗,累得直不起腰。
记得有一次夜间拉练,我实在跟不上了,腿像灌了铅一样迈不动步子。班长王德顺发现了,二话不说背起我就走。
“班长,放我下来吧,你也累…”我虚弱地说道。
“闭嘴!我们是一个班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班长呵斥道,但语气中满是关心。
从那以后,每次训练,不管是老张、老李还是小钱,总有战友主动跑到我身边,陪我一起坚持到最后。因为我的拖累,我们班在连队评比中经常垫底,被罚加练是家常便饭。
但奇怪的是,战友们从来没有责怪过我,反而总是鼓励我:“慢慢来,咱们不比别人差!”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咬牙坚持下来,慢慢地,我的体能也有了明显提升。半年后的越野测试,我不但没有拖后腿,还帮助班长拿到了连队第一名的好成绩。
那一刻,班长拍着我的肩膀说:“老郑,你小子行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骄傲了好久。
新兵连结束后,我们被分到了同一个作战班,这是命运的安排,也成就了后来深厚的战友情谊。
在作战连队,我们经历了更严格的训练和考验。记得有一次野外拉练,连续三天没合眼,大家又累又渴,都快走不动了。老张悄悄把自己仅剩的半壶水分给了我,却被班长发现了。
“全班共享!每人一小口!”班长当机立断地说。就这样,半壶宝贵的水,被我们十个人分着喝完了,虽然每人只有一小口,但那是我喝过最甜的水。
部队生活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团队精神和兄弟情义。我们一起训练、一起执勤、一起挨批、一起欢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羁绊,那是平民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战友之情。
如今想来,那段艰苦的岁月反而成了我最怀念的时光。是不是人总是这样,回望过去,痛苦的记忆都变成了美好的怀念?
03
就在我沉浸在回忆中时,车子已经到达了酒店。我带着战友们入住后,预定了一间小包厢,准备好好聚一聚。
菜上齐后,班长提议:“来,为老郑儿子的婚事,干一杯!”
“等等!”老张拦住了大家,“我们有个规矩,不能喝酒不能说,必须先说出来!”
于是,大家轮流发言,说出对我儿子的祝福和对我们友情的感慨。轮到小钱时,他突然说:“老郑,还记得那年在海南的事吗?”
这一提,我心头一震,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
1992年夏天,我们部队被派往海南参加一次重要演习。演习结束后,连长特批我们休假一天,可以去海边放松。
那天,我们十个人在沙滩上疯玩了一整天,夕阳西下时,我兴奋地提议去游泳。班长本来极力反对,说天色已晚,海里危险,但架不住我们几个人的软磨硬泡,最终勉强同意,但要求必须结伴而行,不得单独行动。
我和老张、小钱三人结伴下水,刚开始很是惬意,海水温暖,波浪轻柔。可不知不觉间,我们游得有些远了。
突然,海面风浪渐起,浪头越来越高,我慌了神,不知所措。老张和小钱都是游泳好手,但面对汹涌的海浪,也显得力不从心。
“回岸上去!”老张大喊,我们拼命地朝岸边游去,但海浪却把我们推得更远。我开始体力不支,几次被海水灌入口鼻,呛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我。是班长!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冲进海里救我们。
“坚持住!”班长大声喊道,拖着我艰难地向岸边游去。
老张和小钱也在另外几位战友的帮助下,安全地回到了岸边。而我和班长却被一个大浪打散了,我被海浪卷到更深的地方,眼看就要没顶。
千钧一发之际,班长再次找到了我,把我往岸边推去,自己却被一个巨浪打得不见踪影。
其他战友迅速组成救援队,最终在离岸边近百米的地方找到了已经失去意识的班长。
班长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溺水导致的肺部感染,在医院住了整整两周。而那次,要不是班长拼死相救,恐怕躺在病床上的就是我了,甚至可能更糟。
“当时真是吓死我了,以为咱们班长就这么牺牲了。”小钱说着,眼圈都红了。
班长笑着摆摆手:“那都是老黄历了,再说了,我是班长,保护战友是我的责任。”
“不,那不只是责任,那是生死之交啊!”我站起来,端起酒杯,声音有些哽咽,“班长,这杯酒我敬你,谢谢你当年救我一命。兄弟们,这杯酒我敬大家,谢谢你们这么多年的情义!”
一杯酒下肚,我们的情绪都有些激动。随后的饭局上,我们聊起了退伍后的生活,有人当了老师,有人开了小工厂,有人在政府部门工作……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和事业。
聚餐结束时已是深夜,考虑到第二天的婚礼,我们约定早点休息,明天再续。
回到房间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各奔东西,但那份在军营中建立的情谊,却从未淡忘过。
04
婚礼当天,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我的儿子牵着新娘的手,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完成了神圣的仪式。看着儿子幸福的样子,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满足,这或许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欣慰吧。
酒席间,我特意安排战友们坐在最靠近主桌的位置,并为他们准备了上好的白酒。
“来,老哥几个,尝尝这酒!”我给每人都倒上了一杯。
战友们纷纷举杯,为我儿子的新婚献上祝福。老李甚至即兴唱起了我们当年在部队里最爱唱的《当兵的人》,引得宾客们纷纷鼓掌。
婚宴进行到一半时,我的妻子李芳突然把我拉到一边,脸色不太好看。
“老郑,你那些战友…”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我有些纳闷。
“他们…一个随礼都没有!”李芳压低声音说,“我刚才看了礼单,一个他们的名字都没有!”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没事,他们能来就很好了,随不随礼无所谓。”
“这怎么行!他们9个人,你看人家其他客人,哪个不是随了礼的?他们这…这也太不像话了!”李芳有些生气地说。
我知道妻子是为我们家的经济状况着急。这次婚礼花费不小,确实给家里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在我心里,战友们能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儿子的婚礼,这份情谊已经足够珍贵,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别这样,他们能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再说了,我们之间的交情不在这些身外之物上。”我安抚着妻子。
李芳还想说什么,一位服务员突然走了过来:“郑先生,有您的包裹,说是您的战友让我转交给您的。”
我疑惑地接过包裹,是一个精美的礼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崭新的手表,看款式应该价值不菲。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
“老郑,这是我们9个人一起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知道你最近可能手头紧张,这点小心意,请一定收下。大侄子的婚宴钱我们已经结了,算是给新人的贺礼。别推辞,我们可是说好了,今生今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署名是:永远的战友——王德顺。
读完这张卡片,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他们…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家的情况?”李芳也红了眼眶。
我摇摇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么多年过去,战友们居然还能如此默契地体谅我的难处,这份情谊,真的让我无言以对。
婚宴结束后,我把战友们送到机场。临别前,我欲言又止,有太多的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老班长,那个手表…还有婚宴的钱…”
班长拍了拍我的肩膀,打断了我的话:“老郑,别说这些客套话。我们是什么关系?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当年你为战友挡过子弹,我们哪个不记得?”老张插话道。
05
“挡子弹?”我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恍然大悟,“你是说那次实弹演习?”
那是我们入伍第三年的一次重要军事演习,使用的是实弹。按照规定,我们要在指定区域进行攻防演练,每个人都配备了防弹背心和头盔。
演习进行到一半时,我发现小钱的防弹背心后面的搭扣松了,而他正处于一个危险的位置。我连忙冲过去提醒他,就在这时,一发流弹擦过我的肩膀,当时只觉得火辣辣的疼,但我并没在意。
直到演习结束,战友们发现我的肩膀在流血,才知道我被弹片划伤了。虽然不是严重的伤,但如果当时那发流弹再偏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老郑,要不是你及时提醒,可能中弹的就是我了。”小钱语气诚恳地说,“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在心里。”
我摆摆手:“那只是个小伤,算不了什么。再说了,咱们是战友,这不是应该的吗?”
“正是因为这‘应该的’,所以今天我们更应该尽一份心意。”班长郑重地说,“老郑,这些年你过得不容易,我们都知道。但你从不抱怨,还总是报喜不报忧,这更让我们敬佩。”
原来,班长一直通过老家的关系,默默关注着我的情况。知道我下岗后生活困难,还要照顾生病的妻子,但碍于我的自尊心,他们一直没有直接提出帮助。
这次儿子结婚,他们商量着一起出资承担了婚宴的费用,又买了一块名贵的手表作为礼物,就是希望能在不伤害我自尊的情况下,给予我实质性的帮助。
“你们…你们这群老家伙…”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好了好了,再哭就赶不上飞机了!”老张打趣道,但他的眼睛也湿润了。
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离。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拥有这样的战友,此生足矣!
最终,战友们还是登上了返程的航班。我目送着他们离去,心中满是感激和温暖。
回家路上,妻子问我:“他们到底是怎么知道我们家的情况的?”
我笑了笑:“这就是军人的情报网络,神通广大着呢!”
“你们这些当兵的,感情就是不一样。”妻子感叹道。
我点点头,是啊,那份在枪林弹雨中建立的情谊,在和平年代依然熠熠生辉。这不仅仅是友情,更是一种超越血缘的兄弟之情。
几天后,我收到了班长发来的信息,说他们都已经安全到家,并附上了一张他们在机场合影的照片。照片上,9个人比着各种搞笑的手势,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着这张照片,我又一次热泪盈眶。这就是我的战友,我的兄弟,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相隔多远,那份在军营中结下的情谊,将永远是我生命中最耀眼的星光。
我在手机上回复了一句话:“老班长,谢谢你们!下次聚会,我请客!”
不到一分钟,班长就回复了:“好啊,不过得等我们几个老家伙都退休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去重游当年的军营!”
“一言为定!”我回道,心中充满了期待。
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的军营,回到了那个青春热血的岁月。
来源:彩虹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