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多地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后新冠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咳嗽症状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信号,尤其需警惕病毒在家庭中的“接力传播”。
五一假期结束,不少人回家后被咳嗽困扰。此时若急着吃感冒药、止咳药,可能掩盖真实病因!
据多地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后新冠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咳嗽症状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信号,尤其需警惕病毒在家庭中的“接力传播”。
咳嗽背后是病毒传播的温床,多重因素需重视
五一后咳嗽人群显著增加,与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其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为细菌和病毒提供了繁殖环境;
其二,假期大规模的人群流动使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急剧上升;
其三,假期中不少人作息紊乱,熬夜娱乐,导致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场所。家庭成员共处时间长、接触频繁,一旦有人感染,未感染者(尤其是老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弱人群)极易被传染,从而形成 “家庭聚集性感染”。
咳嗽症状该如何应对?搞清楚病因是关键
很多人一咳嗽就认为是感冒,实则不然。咳嗽只是一种症状,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除了常见的感冒,呼吸道传染病如新冠、甲流等,也会引发咳嗽症状,需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出现症状后,应及时进行病毒病原检测或迅速就医判断。
若确诊新冠也不必过度惊慌。当前新冠流行毒株以轻症为主,多数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经过服用抗病毒药物和充分休息后可逐渐康复。但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感染后仍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需密切关注。
抗病毒治疗,要抓住“黄金72小时”
新冠病毒在感染初期(72小时内)处于快速复制阶段,此时使用抗新冠药物可获得较好效果。目前,国家已批准数种口服抗新冠药物,如临床常用的的先诺特韦/利托那韦片(先诺欣),是一种3CL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病毒,减少重症概率。
多项权威研究为该药的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2023年《柳叶刀》子刊发表的数据显示,先诺欣抗病毒效果明显,能帮助患者更快缓解症状,且高剂量受试者耐受,表明安全性良好。
2024年,《新英格兰杂志》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它可以显著降低病毒载量,而且症状恢复时间显著缩短。
随着临床证据的丰富,2024年7月11日,该药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常规批准上市,如今更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一旦确诊应尽早服用抗病毒药。普通人群若症状较重(如持续高热、剧烈咳嗽),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以缩短病程,早日复工。
最后家里若有人确诊病毒感染,务必做好家庭防护,避免交叉感染。每日开窗通风2-3次,与家人接触时双方都应佩戴口罩,餐具要单独使用并及时消毒;有条件者使用独立卫生间。这些措施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保护家人健康。
五一后的这波“咳嗽潮”提醒我们,病毒传播从未远离,家庭更易成为“隐形传染链”。在这个复工季,让我们多一份警惕,多一份科学防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出现持续咳嗽、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排查新冠可能,别让病毒"潜伏"进家门。
来源:爆炸营养课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