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4日下午3点,仙游县石解谷景区监控拍下一组画面:穿蓝色运动服的男孩小邹举着小红旗跑过观景台,鞋带松开的左脚踏上一级石阶。这个2秒的镜头成为他失联前最后的影像。当天18时17分,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海拔1500米的盘山步道附近拉起第一条警戒线。
5月4日下午3点,仙游县石解谷景区监控拍下一组画面:穿蓝色运动服的男孩小邹举着小红旗跑过观景台,鞋带松开的左脚踏上一级石阶。这个2秒的镜头成为他失联前最后的影像。当天18时17分,当地派出所接到报警,海拔1500米的盘山步道附近拉起第一条警戒线。
这座被称为"闽中第一高峰"的山地景区,主峰海拔1835米,核心游览区垂直落差达700米。景区管理处提供的路线图显示,从山顶到失联点需经过3处急转弯、2段临崖栈道和1片原始次生林带。参与搜救的福建省登山协会成员林志强指着手绘地图说:"孩子最后出现的三岔路口,往左是游客步道,往右通向未开发区域。"
5月5日凌晨,第一批专业力量抵达现场。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队带来3只山地搜救犬,厦门曙光救援队调集了2台热成像无人机。搜救队员陈伟的记录仪显示,他们以失联点为中心,沿半径500米范围进行扇形搜索。落叶层厚度超过20厘米的地面,给嗅探工作带来困难。
民间力量在次日凌晨3点开始集结。当地越野车俱乐部12名成员开着改装吉普,沿防火通道运送物资。有20年采药经验的村民老吴带着自制的竹竿探路杖加入队伍。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季节山里野柿子刚结果,孩子可能会被吸引。"
5月7日的降雨让搜救陷入困境。三明市气象局数据显示,当日山区瞬时风力达到7级,能见度不足50米。救援队被迫启用系留式无人机,这种通过电缆供电的设备能在恶劣天气持续工作。与此同时,公安部门排查了景区全部87个监控探头,确认孩子未从常规路线下山。
转折出现在5月8日9时。宁德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搜救犬"雷霆"在距失联点东南方向1.2公里处的溪涧边示警。现场视频显示,这是一条被灌木掩盖的天然冲沟,坡度超过60度。漳州红十字搜救队队长郑明辉描述:"我们在岩缝里发现半块饼干包装,和家属确认是孩子携带的零食。"
截至发稿时,现场已集结23支专业队伍,包括3支国家山地救援队。最新投入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正在生成厘米级地形图。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专家团队带来穿障雷达,这种原本用于地质勘探的设备能探测地下10米内的金属物品。
孩子的母亲在临时指挥部告诉媒体,小邹当天穿着荧光绿运动鞋,背包里有哨子和儿童手表。但景区基站数据显示,该区域有4个信号盲区。参与通讯保障的工程师正在架设便携式中继站。
这场持续120小时的搜救已创造福建山地救援的多项纪录:出动专业人员超400人次,调用直升机7架次,搜索面积达12平方公里。在抖音话题#福建八岁男孩走失#下,2.3亿次播放量背后是持续刷新的评论区。有网友上传2019年在同一景区的徒步轨迹图,标注出容易迷路的岔道。
石解谷景区自5月5日起暂停营业,入口处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寻人启事。景区负责人透露,今年春节新安装的1400米护栏尚未覆盖全部危险路段。在搜救指挥中心,贴着1:500的等高线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6个重点区域。值班医生准备了5种抗蛇毒血清,山区夜间温度已降至14℃。
最新消息显示,搜救队伍在冲沟下游发现疑似衣物纤维。刑事技术支队的技术员正在比对。与此同时,山脚下的临时物资点收到第217箱矿泉水,包装上贴着"福州妈妈团"的爱心便签。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每个细节都牵动着屏幕前千万双眼睛。
来源: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