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大哥,48岁,2年前在登山时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此后常常自觉体力逐渐下降,但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偶尔有夜间憋醒的情况,没有胸痛症状。
陈大哥,48岁,2年前在登山时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此后常常自觉体力逐渐下降,但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偶尔有夜间憋醒的情况,没有胸痛症状。
1个月前在感冒后感觉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同时有夜间平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陈大哥比较担心,于是前往医院门诊就诊。
医生问诊得知,陈大哥有5年多的高血压病史,没有正规治疗,且有吸烟史20多年。查体发现陈大哥口唇发干,有明显杵状指,指甲颜色发紫,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测量体征,显示血压160/96mmHg、心率116次/分,初步诊断为慢性心衰。
进一步完善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心脏超声显示全心增大,整体心肌活动减弱,右室内血栓形成;胸部CT显示双侧胸腔积液伴双肺膨胀不全。
医生结合陈大哥的临床表现及综合检查,最终确诊为慢性心衰和右心室血栓,与陈大哥沟通后,建议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经过药物治疗后,陈大哥病情好转,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注意休息和日常护理,定期监测血压,每半年去医院门诊随访,复查肝肾功能和心脏情况。
医生提醒,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能力不足,射血量下降,不能满足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导致器官缺氧,出现一系列症状。
其中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大多提示有左心衰竭、肺淤血;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则大多提示右心衰竭,这些症状都需要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约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中医里,心被称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中最核心的器官。它主管血脉运行,也影响人的精神意识。
从经络角度来看,手少阴心经起于心脏,沿手臂内侧下行至小指末端。因此,手部的变化,尤其是小指和手掌的状态,往往能反映出心脏气血是否充足、运行是否顺畅。
当心脏功能减弱时,气血无法顺畅到达四肢末梢,就可能在手指上表现出各种异常现象。这些表现虽然不是诊断心脏病的唯一依据,但可以作为日常观察的一个参考信号。
一
手上有这6种表现,要警惕心脏病风险
01指甲鼓起
临床的专业名称叫做“杵状指”,指甲变厚、向外鼓起,就像一个小汤匙扣着贴在指尖上,而且十个手指的末端都明显变大、变粗,看起来像鼓槌一样。
杵状指通常是由于长期缺氧引起的,变化的本质是末端指节软组织增生,属于一种代偿反应,目的是增加氧气交换面积。
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等慢性缺氧性疾病,也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癌等肺部疾病。
02指甲凹陷
症状和杵状指相反,指甲表面会出现明显的凹陷,像汤匙正面凹下去的形状,医学上称为“反甲”或“匙状甲”。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长期供氧不足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导致指甲中央的成甲速度与周围不同,通常与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有关。
此外也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原地区缺氧等非心源性因素有关。
03指甲发紫
正常情况下,指甲颜色应呈淡粉色或接近肤色。如果指甲颜色偏紫或暗红,甚至呈现紫黑色,可能是血液循环不良,氧含量降低的表现,在医学上叫做“发绀”。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在寒冷环境中,属于正常反应,回到温暖环境后会很快恢复正常的粉色;但如果在温暖环境下仍持续发紫,就要考虑是否有心脏瓣膜病变或肺源性心脏病的风险。
重症肺炎、慢阻肺、高原反应、中毒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指甲发紫,可以通过心脏功能检查来简单判断。
04指甲横纹
指甲上出现一条或多条横向的深沟,称为“博氏线”(Beau's lines)。它通常是由于身体经历重大疾病、创伤、感染或代谢紊乱后,暂时停止了指甲生长所造成的。
心脏疾病、心力衰竭、严重贫血等都可能导致这类指甲变化。如果近期没有受伤或生病,却出现了这种横纹,建议及时做一次全面的心血管评估。
05小指发麻
小指突然出现麻木感,常常让人误以为是颈椎病。但实际上,这种症状也可能与心脏神经传导异常有关。
中医认为,心经循行至小指末端,若心阳不振、气血不足,会导致指尖发凉、麻木。西医研究也发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前兆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左侧小指放射性疼痛或麻木。
如果平时身体健康,但小指频繁出现麻木、电流走窜或者异常感觉,不能忽视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06指尖颤抖
正常人在紧张、激动、疲劳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手抖,但如果经常出现指尖不自主颤抖,尤其是在安静状态下,就要引起注意。
这种现象多见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比如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但也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代偿反应。长期心跳加快、血压波动会影响心脏负荷,增加心脏病风险。
二
养心护心,试试手指操“四件套”
第一步:搓掌暖心
双手合十快速搓动至发热,重点摩擦手掌正中心的劳宫穴。这是心包经原穴,按摩这里有助于提升心肌供血。
第二步:拉伸十指
五指尽量张开呈鹰爪状,保持5秒后再尽量握紧拳头。这个动作能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血栓形成。
第三步:敲打指缝
用一只手的食指关节,挨个敲打另一只手的4个手指缝,可以重点刺激指缝间的“八邪穴”,缓解心脏不适引起的手指麻木。
第四步:弹拨小指
用一只手的拇指指甲,快速弹拨另一只手的小指外侧,从指尖到指根,这个动作能刺激心经的少冲、少府穴,养护心脏,弹拨时会感到小指微微发热。
这套手指操可以在办公室、家里随时进行,每天各做3组,每组10-20次,只花几分钟,就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间接改善心脏供血状况。坚持一段时间,会发现手脚不再那么冰冷,精神状态也会有所改善。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