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旧帮扶工作队员的紧密联动与协同推动下,广州市声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向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新兴小学捐赠了约200套教学桌椅。这一善举不仅展现了帮扶工作的延续性与创新性,更成为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凝聚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
近日,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旧帮扶工作队员的紧密联动与协同推动下,广州市声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向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新兴小学捐赠了约200套教学桌椅。这一善举不仅展现了帮扶工作的延续性与创新性,更成为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凝聚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
一、新旧帮扶队员聚合力,续写乡村振兴篇章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驻镇帮扶组团单位,始终坚持“以老带新、无缝衔接”的帮扶机制。新旧队员通过实地调研、项目交接和经验共享,确保帮扶工作不断档、不缺位。帮扶桥头镇将近4年,院党委高度重视,院党委书记张巍巍,党委委员、副院长范文奎等院领导率队多次深入桥头镇调研,考察路灯亮化工程、撂荒地整治、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项目,并通过座谈会总结帮扶成效,明确后续方向。在医疗帮扶基础上,工作队进一步关注教育短板,主动对接社会资源,最终促成此次教学桌椅捐赠,体现了新旧队员“带着资源、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的使命担当。
二、医院多维发力,构建乡村振兴“立体网”
作为帮扶单位,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政治任务抓实抓细。近年来,医院累计向桥头镇捐赠超3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提升,并创新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I筛查项目,开展乡村专家义诊系列活动、专家现场查房、授课等传帮带形式提升当地医院诊疗水平,惠及6万群众。此次推动教育帮扶,是医院践行“百千万工程”的又一举措,将公共服务从医疗延伸至教育领域,形成“健康+教育”双轮驱动的帮扶模式。这种多维度发力,既体现了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理解,也彰显了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担当。
三、受助方真诚致谢,传递温暖力量
佛山驻桥头镇工作队、新兴小学特别授予捐赠单位“爱心企业”牌匾,并高度评价帮扶行动:“这种‘造血式’帮扶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是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务实之举。”新兴小学师生则以质朴的方式表达感恩:学生们在捐赠仪式上表演诗歌朗诵《放飞梦想》,用稚嫩的声音诉说“新桌椅让学习更专注”的喜悦;教师代表更亲手绘制感谢卡,写道:“桌椅承载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改变命运的希望。”
四、企业爱心赋能,点亮乡村未来
广州市声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帮扶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我们希望通过改善硬件设施,让乡村孩子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此次捐赠不仅补齐了学校课桌椅老化短缺的短板,其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更保护了学生视力与体态。村民孔伯感慨道:“孙子说新桌椅坐着舒服,写字都不歪了!城里企业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五、社会效应持续发酵,凝聚振兴合力
这一帮扶案例产生了连锁反应:学校自发组织“护学队”搬运捐赠物资;更多企业受此感召加入教育帮扶行列。正如桥头镇驻镇工作队总结:“乡村振兴需要医疗救‘身’、教育扶‘志’、产业富‘民’的协同推进,此次捐赠正是多方力量共绘乡村新图景的缩影。”
从医疗帮扶到教育支持,从设施改善到精神滋养,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为怀集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这场“桌椅捐赠”不仅是物质支援,更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乡村教育的未来愈发可期。
接下来,工作队帮扶干部继续传承弘扬好市二的帮扶精神,聚焦“精准对接+长效赋能”:一是深化教育帮扶,完善帮扶机制,提升软实力;二是拓展医疗路径,定期派驻专家团队开展慢病管理、眼健康筛查;三是推动产业造血,挖掘桥头镇特色农产品资源,搭建电商助销平台;四是强化民生保障,推进公共服务建设等项目,逐步形成可持续帮扶生态链,增强 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跃升。
供稿 | 党办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来源:龙卷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