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最近在创业圈、车圈、电商圈里疯传。起初我还以为是谁又在编段子,直到我亲眼看到:京东提交了多个“Joyrobotaxi”商标,正式进军自动驾驶出租车,那一刻,我有点懵了。
“你听说了吗?刘强东又出大招了!”
这句话最近在创业圈、车圈、电商圈里疯传。起初我还以为是谁又在编段子,直到我亲眼看到:京东提交了多个“Joyrobotaxi”商标,正式进军自动驾驶出租车,那一刻,我有点懵了。
是的,刘强东,这个刚把外卖搞得鸡飞狗跳的男人,现在又盯上了智能汽车。
而这不是玩笑,更不是蹭热度——这一系列看似“不务正业”的背后,是他对京东命运的孤注一掷。
大家还记得小米SU7上市时那股子疯狂劲儿吗?从热搜霸榜到“爆改保时捷”,几乎全网追着看雷军“造车圆梦”。可谁又想到,那个搞自营电商起家的刘强东,也早早把“造车梦”埋进了京东的基因。
今年5月,京东悄悄递交的“Joyrobotaxi”商标,直接把车圈震了一下。
有人笑话他:“送个快递送到脑袋发热了,还想造车?”
但认真想想:京东搞物流起家,自动驾驶不就是物流的终极形态吗?
一边是外卖打仗,一边是自研打车平台,一边又悄悄试水自动驾驶……刘强东似乎又按下了某种“疯狂扩张”按钮。
很多人以为京东就是个电商平台,其实错了——京东最强的是物流系统,而物流的尽头,就是无人化自动化。
像什么:
无人仓储系统的路线算法;多传感器融合的物流车;京东配送机器人背后的实时调度能力……这些看似“冷门”的技术,正是自动驾驶出租车最需要的东西。
更别说,京东自家的电商平台、京东到家APP,本就是全国几亿人日常使用的平台,一旦打通“打车+购物”场景闭环,谁能竞争得过他?
有人说,“这听着像大佬们喝酒时吹的牛”,但小米造车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舍得投、有人用、有场景,就没人能笑到最后。
还记得章泽天那句广为流传的话吗?
“李斌讲了15分钟,刘强东10秒说yes。”
这段话揭露了刘强东早在蔚来初创期就入局汽车领域,只是他一直在等那个“天时”。
如今,智能汽车成风口,百度、阿里、小米、滴滴都冲上去了,刘强东会不动?
事实上,这两年他已经在汽车赛道动作频频:
搞“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布局网约车平台“易企出行”;在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调亮相,喊出“围绕车主全生命周期打造生态闭环”。这不是试探,而是宣战。
比起小米那种“自己搞一整辆车”,京东更像是要做“车界京东”:搭建平台、链接供应链、统一服务标准。
刘强东曾公开批评4S店:“加价、信息不透明、服务割裂。”
他说未来的电车,“就像电脑一样,坏哪儿换哪儿”,组件化、标准化、模块化才是未来。
听起来是不是耳熟?没错,这就是京东一直擅长的逻辑——做系统,搭平台,拿效率降维打击行业。
所以,京东也许不会亲手造车,但它想掌控所有车背后的服务链路。
回顾京东这几年,风光早已不再是主旋律。
股价下跌,口碑震荡;拼多多、抖音电商快速崛起;用户增速、营收增速双双下滑……从自营电商的神话,到“被边缘化”的焦虑,刘强东这几年“几乎每一仗都是背水一战”。
于是我们看到:
他披挂上阵做外卖,和美团、饿了么血战;和胖东来合作开超市,重塑消费信任;现在又搞网约车、造自动驾驶……有人笑他太疯癫,有人看见他在“反击命运”。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不愿输、不肯躺的男人,在重新战斗。
你可以不看好他造车,但你不能否认,刘强东是最懂“场景”和“交易闭环”的电商巨头。
如果他能将“自动驾驶出租车+本地零售+物流即时达”三者打通,不仅是改变打车方式,更是重构了未来城市消费链条。
他赌的,不是车,而是城市生活的下一个操作系统。
“东哥又疯了”——这是很多人最近对京东的评价。
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疯,而是一种“老将归来”的倔强。
在拼多多打爆白牌电商、抖音狂卷内容电商的时代,京东想赢,只有一个办法——跑到未来去。
刘强东能否成为中国“无人驾驶商业帝国”的第一人,我们无法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送货送上手、骑着小电驴跑街头的男人,从没认输过。
来源:胡说八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