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很多人以为这是年龄在作祟,却不知道,日常生活里的一些行为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的记忆力。
钥匙放哪儿,一转身就给忘了;
想要说什么,话到嘴边却想不起来;
打开手机,却一时记不清要干什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很多人以为这是年龄在作祟,却不知道,日常生活里的一些行为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的记忆力。
总是多任务并行:
大脑记忆“切片式崩塌”
不少人一边听播客、一边回微信、一边做PPT,以为这种多任务并行的方式是高效率、大脑聪明的表现,其实,大脑根本没你想象得那么能干。
长期习惯多任务的人,表现出更高的“切换成本”——不仅在多任务状态下容易出错,甚至在单独执行一项任务时,注意力持续时间和工作记忆能力也比一般人更差。换句话说,“一心二用”用久了,大脑连“一心一用”的能力也在退化。
想要保护记忆力,最重要的一步,反而是学会专注,只做一件事。
不练习记忆:
记忆力也会“用进废退”
记忆力不是用着用着没了,而是不用就真的慢慢退化了。
一项研究指出,如果长期缺乏记忆练习,比如懒得记电话号码、路线或者生活小事,相关的神经回路活跃度就会下降,久而久之,记忆系统会像长时间不用的肌肉一样,逐渐萎缩和退化。
而且,记忆的巩固不仅靠“存进去”,更依赖于“用出来”。主动提取信息、回忆经历,是刺激海马体与大脑皮层联络、加固记忆轨迹的重要环节。如果这种提取的机会减少,大脑就会优先清除那些“看似没用”的信息,久而久之,记忆力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差。
关注太多:注意力像筛子,记忆力无从谈起
当大脑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中,认知资源被不断消耗,动机下降,最终导致信息处理能力和记忆保存能力同步下降。人们开始依赖简单线索作决策,忽略细节,甚至选择逃避信息,形成恶性循环。
信息量太多,大脑不是“装得更多”,而是“学得更少”。面对信息洪流,最好的保护方式,从简化信息输入、留出思考空间开始。
缺乏运动:大脑新生神经元的机会,也被“偷走”了
如果你总是坐着不动,大脑并不会无动于衷。
神经科学家观察到,积极运动的人,海马体区域的体积更大、功能更活跃,而久坐的人,这一关键记忆中枢则容易萎缩。
来源 | 央视财经、科普中国
编辑 | 李璐
责编 | 安倩
编审 | 牛作交
监制 | 冯慧杰
河北新闻广播
等你……
来源:河北新闻广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