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四川一女子,心梗后18年无复发,医生:3个好习惯值得学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00:30 1

摘要:在心血管疾病的领域中,冠心病始终是高悬在人们健康头顶的一把利刃。许多冠心病患者在经历心梗的生死考验后,即便接受了系统治疗,仍时刻面临着复发的威胁。据统计,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的几年内,会再次遭遇心梗的侵袭,这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对生命安全构成巨大挑战。然

在心血管疾病的领域中,冠心病始终是高悬在人们健康头顶的一把利刃。许多冠心病患者在经历心梗的生死考验后,即便接受了系统治疗,仍时刻面临着复发的威胁。据统计,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的几年内,会再次遭遇心梗的侵袭,这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对生命安全构成巨大挑战。然而,来自四川的李芳女士,却打破了这一常规。

2007年时,46岁的李芳是四川一家超市的收银员。这份工作虽然不算重体力劳动,但也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和精神集中,特别遇见节假日,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她为了节约时间,经常随便对付几口。早餐常常忽略不吃,午餐也是在超市附近买些高油高盐的快餐食品,像油腻的炸鸡、重盐的炒饭,渴了就是身边含糖量高的饮料拿来就喝。这些食物虽然能快速填饱肚子,但却给身体埋下了隐患。

2007年7月18日,李芳在超市收银台忙碌了一上午,到了午饭时间,她像往常一样在超市附近买了个汉堡和可乐当作午餐。吃完后没一会儿的功夫,她就感觉到胸口有点闷,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上面,使得她有点喘不上气来,她以为是天气热加上吃得有点急导致的,于是她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试图缓解一下这样的症状,好在这种感觉并不强烈,仅仅过了两分钟就缓解了,她便没有在意,吃完便继续自己手头的工作。

到了7月25日,难得一个周末,李芳想着给家人做顿丰盛的晚餐。在厨房忙碌时,她正弯腰洗菜,胸口的沉闷感再次找上来她。这次明显比上次要强烈一些,还伴有一阵一阵的疼痛感,疼痛像一片乌云笼罩在胸口,使得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这样的感觉持续了大约5分钟。她不得不直起身子,用手轻轻捶打着自己的胸口,等疼痛缓解后才继续做饭。

到了晚上,李芳躺在了床上,希望能缓解一下上午身体的不适。可是,刚躺下没一会儿,她突然被一阵剧烈的胸痛疼醒。那种疼痛犹如一把尖锐的刀在胸口猛刺不再是上午那种轻微的闷痛。仅仅过去一分钟左右,这种疼痛就从胸口蔓延到了左臂,使得整个左臂又酸又麻,连抬手都变得困难。李芳意识到情况不对劲,她想喊人帮忙,却发现自己因为疼痛声音变得十分微弱。好在丈夫及时下班回家,看到李芳脸色苍白、痛苦不堪的样子,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在医院里,医生对李芳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血压高达160/100mmHg,血脂检查结果显示甘油三酯达到了4.5mmol/L,远超正常范围,心电图检查提示ST段压低,T波改变这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医生初步判断李芳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建议她进一步做冠脉造影检查,以确定冠状动脉的堵塞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

但李芳却犹豫了,她一方面担心检查费用昂贵,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可能只是太累了,休息休息就会好。医生向她详细解释了病情的严重性以及检查的必要性,可李芳还是不愿意做造影。无奈之下,医生只能先给她开了一些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的药物,嘱咐她要注意休息,调整生活方式,比如清淡饮食、适量运动

而经此一事她也知道了自己病情的急迫性,回家后,开始严格按照医生医嘱进行服药,而且还把之前爱吃炸鸡、汉堡的习惯统统戒掉了,每天都规律的作息,还在丈夫的建议下找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然而,她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她的改变而好转,心绞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

10月3日,李芳和家人一起出去散步,走着走着,突然一阵强烈的气促感让她猝不及防。明明只是正常的步行速度,可她却感觉呼吸变得异常困难,胸口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每一次呼吸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这使得她不得不停下脚步坐在路边休息,可随着休息,这种气促感并没有缓解,反而是心跳砰砰砰地跳个不停,仿佛要冲破胸膛一般

李芳心中瞬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连忙让丈夫给她拿来了速效救心丸含服。可这次疼痛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因为吃药而缓解,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点一点的加重。李芳的脸色也在疼痛中变得煞白,冷汗不停地从额头冒出,李芳痛苦的呻吟着,双手紧紧地抓着胸口,说不出话来。丈夫见状赶紧将她送往了医院。

在医院,医生给她进行了急查心电图检查,发现她的心电图出现了新的变化:T 波高尖,在 Ⅱ、Ⅲ、aVF 导联出现了 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提示心肌损伤。医生又立即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以及行冠脉造影等检查。肌钙蛋白 I达到了 3.5ng/ml,CK - MB 检测值为 45U/L,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另外,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狭窄程度分别达到了 70% 和 50% 。根据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刻对她进行了紧急救治,实施了心脏支架手术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李芳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了下来。躺在病床上的李芳,回想起发病时的痛苦和危险,心中充满了懊悔。医生随后告诉她:“植入支架也不是绝对的安全,如果在生活中不积极进行干预的话,心梗很可能会再次发作”。

至那以后,李芳终于意识到了这个病症的可怕之处。出院后,李芳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服药,同时,她开始积极地学习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她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还加入了一些冠心病患者的交流群,和病友们分享经验医院有什么关于冠心病的讲座,她是一场都没有落下,向专家请教如何预防心梗复发。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转眼间22年过去了,李芳每年都定期去医院复查,每次检查结果都让医生感到惊讶。她的心脏支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血管也保持得很好,心梗再也没有复发过,连个斑块影子都没有。医生好奇地问她:“同样是放置心脏支架,临床上很多患者不到两年就会发生再狭窄,最终心梗复发,可你却至今22年都没有复发过,您到底是有什么秘籍呢?”

李芳事迹很快都在医院传开了,医院里其她冠心病患者听到有人把冠心病治好了,都十分羡慕和好奇,也都纷纷跑来向她请教:“到底该如何预防心梗啊,我们明明已经很清淡饮食了,烟酒都戒了,药物也一直在规律的服用,可怎么还是会复发呢,你告诉我们吧,我们可真不想再次经历心梗了。”

李芳也毫不吝啬地分享道:“预防心梗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很多患者在经历心梗后,都只知道要不碰烟酒、控制饮食、坚持锻炼,却还是会忽略一些小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一点点将自己的身体带入了绝境。其实除了按时吃药和外,还有这三件小事也很重要,如果能在生活中做好这三件小事,对治疗冠心病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心梗也会离你也会越来越远……”

第一件事:坚持餐后适量运动,促进消化与血液循环

李芳每天都会在餐后半小时,出门散步30分钟左右。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细雨蒙蒙,她都雷打不动。很多人认为,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就不用太在意餐后的活动。其实不然,餐后人体的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帮助消化,如果此时不适当运动,血液流动就会变慢,容易导致血脂在血管壁沉积。而散步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还能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管堵塞的风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餐后适量运动就像是给血管做了一次按摩,让血管保持畅通。

第二件事:每天监测身体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李芳养成了每天早上测量血压、心率、血糖的习惯,并且认真记录下来。她知道,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这个时候的身体指标变化,往往能反映出身体的潜在问题。如果血压突然升高,她会回忆前一天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不是吃了太咸的食物,或者情绪太激动了。如果心率过快,她会检查自己是不是没有休息好,或者运动过量了。一旦发现指标异常,她就会及时调整。比如,血压高了,她会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心率快了,她会适当减少运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血糖的监测也让李芳受益匪浅。她发现,有时候吃了太多甜食或者水果,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就会偏高。于是,她开始控制自己对甜食的摄入,选择一些低糖的水果。通过每天的监测和及时调整,李芳的身体指标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大大降低了心梗复发的风险。

第三件事:睡前进行放松练习,缓解精神压力

李芳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进行15分钟左右的放松练习。她会坐在床上,闭上眼睛,慢慢地深呼吸,让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都放松下来。然后,她会进行简单的冥想,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海边,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受着海风的吹拂,让自己的思绪变得平静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精神压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梗。李芳以前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又不懂得释放压力,才导致病情加重。通过这些放松练习,她的精神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晚上睡眠质量也变好了。

资料来源:

[1]刘丰伟,周亚滨,刘思雨,等.周亚滨从“聚散思想”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5,31(04):185-188+198.

[2]汪芳,王淑萍,王巧云,等.冠心病患者社会资本、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5,42(02):184-187.

[3]李东方.基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辨治思路[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5,23(08):1268-1271.

(注:《回顾:四川一女子,发生心梗后18年无复发,医生:3个好习惯值得学习》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陈医生科普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