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上一期,我们讲到贲卦是由上艮(山)下离(火)组成,强调在保持内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修饰,最终回归质朴,其核心是“文”与“质”的平衡。如果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情境来看,噬嗑卦(第21卦)讲的是法治,即刚性制度体系的建设,而贲卦则讲的是文治,即柔性的价值观引导。制
接上一期,我们讲到贲卦是由上艮(山)下离(火)组成,强调在保持内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修饰,最终回归质朴,其核心是“文”与“质”的平衡。
如果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情境来看,噬嗑卦(第21卦)讲的是法治,即刚性制度体系的建设,而贲卦则讲的是文治,即柔性的价值观引导。制度是“术”,价值观是“道”,唯有“以道驭术”,方能避免管理异化为“精致的束缚”,真正释放组织生命力。
那么,我们将通过贲卦的六爻演变,探究在不同阶段如何施以“文治”来塑造价值观的?
爻象:初九为阳爻居初位,当位且阳刚有力,但处于事物初始阶段,应专注内在修养,摒弃浮华,以质朴务实的态度奠定根基。
爻义:修饰脚趾,不乘车而步行,脚趾象征基础,强调从基层开始注重形象和细节,不依赖外在资源,重视内在行动力,不追求浮华。
历史故事案例:朱元璋的“高筑墙”之路
元末乱世,朱元璋投奔红巾军郭子兴帐下,屡立战功却遭猜忌。他果断放弃依附权贵,仅带24名亲信南下滁州,从零开始。有人劝他投靠张士诚“搭便车”,他拒绝道:“靠人终如雨打萍,不如自筑根基。”
他招募流民垦荒练兵,严明军纪,亲自教习战术。每逢征战必身先士卒,与士兵同食粗粮、共宿营帐,一步步收服民心。十年后,这支草根军队击败陈友谅百万水师,最终开创大明王朝。
对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在企业在初创或转型阶段,应重视基础建设(如制度、文化、员工素质),而非急于追求表面繁荣。管理者需深入一线,通过行动传递价值观,避免脱离实际。
爻象:六二为阴爻居阴位(下卦中位),得位且中正,象征柔顺守正,强调配合与协调,外在之美需依附于本质,柔顺守中。
爻义:修饰胡须,胡须依附于下巴,象征修饰需依附于本质。
历史故事案例:齐桓公“尊王攘夷”,礼法为须,霸业为面
春秋时,齐桓公欲争霸,管仲献策:“尊周王为旗,行强国之实。”桓公遂大修盟会之礼,广纳诸侯,却暗中练兵屯粮。诸侯见其仪仗煌煌,又惧齐军威势,纷纷臣服。孔子赞其“正而不谲”,以周礼为“须”,附于齐之强“面”,终成春秋首霸。
正如“贲其须”——桓公的礼法修饰如须附颊,本质仍是国力根基。若空谈仁义而无铁甲,终似无骨之须;若只逞兵锋失礼法,亦难服天下人心。文质相生,方为大道。
对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文化建设(如品牌形象、仪式感)必须服务于核心战略,不可脱离业务本质。中层管理者(如“须”)需与高层(如“下巴”)紧密配合,确保执行与战略一致。
爻象:九三为阳爻居阳位,处于下卦离火之极(离为光明、依附),象征文饰达到顶点。但因其处于下卦之终,与上卦艮山(止)相接,暗示需警惕过度修饰后的停滞与虚浮。
爻义:修饰得光彩润泽,但需坚守正道才能吉祥。
历史故事案例:明代黄册之弊
明初推行黄册制度,户籍赋税管理井然。至万历年间,文书格式繁复至百余项,县官需填“田亩风水”“牲畜毛色”等琐目,甚至专设“黄册房”应付核查。某县令日夜伏案,辖内饥荒却视而不见。首辅张居正痛斥:“黄册如山,实无一粟可赈民!”遂推行“一条鞭法”,删减虚文,以田亩实数为基,重定税制。自此,地方从文牍中脱身,专注民生。
启示:制度如服饰,华美(贲如)需以实用为本。若沉迷繁文缛节(濡如),终将背离初心。唯有化繁为简、永守核心价值(永贞),方得长治久安。
对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在追求创新(如技术、营销手段)时,需保持对核心价值的坚守,避免过度包装或形式主义。企业在繁荣时,需警惕“过度文饰”,防止资源浪费或价值观偏移。
贲卦第四爻,六四爻为阴爻,爻辞是:“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宼,婚媾”爻象:六四属阴爻居阴位,当位得正,处于上艮(山)下离(火)之间,艮为止,离为明,提示文饰需适可而止,不可过度。
爻义:素白无华的修饰,白马飞奔般纯粹。象征返璞归真。
历史故事案例:汉文帝一纸诏书破文牍
汉文帝即位时,官府文牒堆积如山,农户因税赋细则争执数年不决。文帝纳贾谊谏言,亲执朱笔删减《九章律》百余条冗余流程,废黜肉刑、减田租至“三十税一”,效仿高祖“约法三章”旧例。百官哗然:“无繁文何以立威?”文帝却携太子策马乡野,见农人因新政得以及时播种,笑曰:“法令如白马疾驰,载民不载吏。”三年后,全国诉讼减半,仓廪充实,史官提笔叹:“削华章而存筋骨,方知‘匪宼婚媾’真义。”
对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在企业成熟阶段,需化繁为简,剥离冗余流程,回归效率本质。在面对消费者时,以真诚取代过度营销。
爻象:六五为阴爻居阳位(不当位),但处于上卦中位(尊位),象征柔顺谦和的领导者,强调修饰应回归本真,而非流于浮华。作为贲卦的君主之位,六五需以身作则,返璞归真。
爻义:以简朴的丝帛装饰山丘园林,虽显吝啬,但最终吉祥。
历史故事案例:汉文帝「无为而治」的共识之治
汉初民生凋敝,汉文帝废除秦代严刑苛法,以黄老思想治国。他轻赋税、废肉刑,不设繁复律令,转而倡导「节俭」「宽仁」的价值观。初期诸侯质疑「无为」导致权威削弱(吝),但文帝以身作则:穿粗布、减宫宴,以德化民。百姓因共识而自律,商贾守信、官吏清简,终成「文景之治」的盛世(终吉)。
文帝不靠管控强制,而以简朴共识凝聚人心,恰如「贲于丘园」——抛却浮华制度,回归本质治理,短暂争议后赢得长远稳定。
对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需平衡投入与产出,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做为高层,应避免奢靡作风,以简朴凝聚人心。
爻象:上九是贲卦的终极之爻,阳爻居阴位,,象征事物发展到极点后的质变。贲卦以“文饰”为主题,但上九已至顶点,物极必反,文饰过盛则需返璞归真。
爻义:以白色为饰,返璞归真,没有灾祸。
历史故事案例:汝窑天青的返璞之路
北宋年间,宋徽宗痴迷瓷器华彩,命工匠烧制“雨过天青”釉。初时,窑工添金描彩、堆砌繁纹,却屡现裂纹杂色,徽宗震怒。
老窑师梁玉观雨后晴空,忽悟“饰极则伪”,遂剔除彩料,仅以玛瑙入釉,素胎素烧。开窑时,釉面如洗,青似淡空,冰裂纹理浑然天成。徽宗见之叹:“无色之色,方为至美!”
自此,汝窑天青摒弃浮华,以素雅载道,成为千年美学经典。此即“白贲”智慧——剥落虚饰方见本真,极盛者必返于朴。
对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最终竞争力来自核心能力,而非表面功夫。最高境界的管理是“无饰之饰”,通过使命愿景驱动组织。
因此,整个“贲”卦讲的是修饰(文),但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要适度(质)。因此,贲卦之后便是剥卦,因为贲极剥始,下期我们继续分享剥卦。
来源:限象研习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