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工业酵母,你身边隐形的升糖高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07:00 1

摘要: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控制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是预防代谢性疾病的重要一环。在大众关注的焦点中,往往将目光聚焦在糖、油、主食上,而真正潜伏在日常饮食中的“升糖高手”——工业酵母,却常常被忽略。

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控制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是预防代谢性疾病的重要一环。在大众关注的焦点中,往往将目光聚焦在糖、油、主食上,而真正潜伏在日常饮食中的“升糖高手”——工业酵母,却常常被忽略。

近年来,随着工业食品的普及,工业酵母的使用已渗透至面包、馒头、蛋糕、啤酒等众多食品中,成为现代人饮食结构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变量。它不仅悄悄影响着血糖的波动,还可能加速胰岛功能紊乱的过程。

工业酵母究竟是什么?

工业酵母,全称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通过人工培养的单细胞真菌。它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发酵作用,使面团膨胀、啤酒起泡、酱油香浓。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李春喜教授指出,工业酵母的主要功能是将糖分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促进原料中淀粉的糖化速度,让原本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变得更容易被人体快速吸收。

简而言之,工业酵母就像一个“糖的助推器”,让食物变得更松软、更香甜的同时,也让血糖更容易“蹭蹭蹭”地往上涨。

为什么说它是“隐秘的升糖高手”?

表面上看,发酵食品似乎比未发酵的更健康。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陈伟教授的临床研究显示,在同样的原料基础上,使用工业酵母发酵的面包相比未发酵主食,其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平均升高近25%

这背后的原理在于:酵母在发酵过程中打破了淀粉的结构,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快速分解为葡萄糖。这种“预消化”作用虽然节省了人体的消化劳动,却也让血糖如坐过山车般迅速上升。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全球糖尿病报告指出,升糖指数(GI)高的食物摄入频率越高,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越大。而工业酵母加工的面点、糕点,恰恰是高GI食物的典型代表

不止升糖,它还影响肠道菌群?

不少人吃完工业酵母发酵的食品后会出现肠胀气、排便不畅、甚至肠鸣音亢进。这并非偶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双江研究员团队的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工业酵母制品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尤其是益生菌种群的活力下降,肠道屏障功能减弱,诱发炎症反应

酵母虽然本身是有益微生物,但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升发酵效率,多数酵母制品是经过强化处理的“超高活性酵母”,它们在肠道内过度繁殖,可能打破肠道生态平衡

通俗一点理解就是:工业酵母像“施工队”,在肠道这片“生态公园”里动土太狠,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留下了一地“建筑垃圾”。

哪些常见食品含有大量工业酵母?

许多市面上的常见食品都与工业酵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超市售卖的切片面包、法棍、汉堡胚各类网红奶香馒头、花式包子蛋糕、戚风、吐司等烘焙类点心啤酒、果酒、白兰地等酒精饮品部分酱油、醋等调味品

这些食品往往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高效工业酵母,使其发酵速度从传统的几天缩短到数小时,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却也增加了血糖控制的负担。

高血糖人群为何要特别注意?

在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异常人群、肥胖人群是对血糖波动最敏感的群体。对于这类人群而言,摄入含工业酵母的高升糖食品,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形成血糖震荡

这种“血糖过山车”容易引发胰岛β细胞疲劳,加速胰岛功能衰竭,最终导致糖尿病进展速度加快。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赵家军教授临床观察指出,在控制总糖摄入的同时,忽视了酵母发酵带来的升糖风险,往往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一个“隐形陷阱”。

中医视角:酵母属湿热之物

从中医角度看,酵母属“湿热之品”,易助湿生热、伤脾损胃。尤其是脾虚体质、痰湿体质者,长期摄入酵母发酵的食品,易出现腹胀、便溏、口苦口干、舌苔厚腻等症状。

中医讲究“脾为后天之本”,而酵母制品恰恰最容易扰动脾胃运化功能,加重体内湿气积聚,成为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病的诱因之一。

日常饮食中应如何规避风险?

为了更好地应对工业酵母带来的健康隐患,以下几点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 优先选择天然发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传统老面发酵、自然酵种制作的面点,其升糖指数相对较低,且有益菌群更加多样。

2. 控制摄入频率

每周将含工业酵母的食品控制在不超过2~3次,尤其是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人群,应适当减少糕点、面包、酒类的摄入。

3. 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在食用面包、馒头时,搭配豆类、蔬菜、坚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

4. 多饮温水,调理脾胃

对于脾虚湿盛体质者,可饮用薏苡仁、茯苓、陈皮煮水,帮助清湿健脾,减少酵母带来的不适。

5. 关注食品标签

养成查看食品配料表的习惯,凡是标注“高活性干酵母”、“酵母抽提物”、“酵母粉”等字样的食品,皆应适量控制。

结语:警惕“看不见的糖”,守护看得见的健康

工业酵母不是“洪水猛兽”,但它在现代饮食中扮演的“升糖推手”角色不容小觑。真正的健康饮食,不仅要关注糖的甜味,更要警惕那些没有甜味却能快速升糖的“隐形力量”。

在全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科学认知工业酵母的作用及风险,是每一位关注血糖、关心家人健康的中国家庭的重要功课。

参考文献与资料来源: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陈伟. 《糖尿病患者饮食升糖指数控制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ition》, 2021.刘双江. 《工业酵母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的机制探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赵家军. 《糖尿病人饮食误区与血糖管理对策》.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李春喜. 《现代食品发酵技术与健康风险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药学》(第9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来源:全科医师阿利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