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考200多分,是不是只能认命?”这句话像一根尖刺,扎在无数湖南家长的心头。普高分数线年年暴涨,孩子的升学之路越来越难,那些卡在分数线下游的孩子,被推进一条看不见光的隧道——
“中考200多分,是不是只能认命?”这句话像一根尖刺,扎在无数湖南家长的心头。普高分数线年年暴涨,孩子的升学之路越来越难,那些卡在分数线下游的孩子,被推进一条看不见光的隧道——
左边是民办高中,每年三四万的学费,普通家庭咬牙也扛不住,更不用说最后是否能顺利升学。如果升学失败,孩子又没有一技之长傍身,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呢?
右边是职业高中,但“职校生=混子”的偏见,成了另一道枷锁。不少家长认为读职校就是混,不如出去打工,更不用说社会对职校的刻板印象了。
而且现在的职校,教授的技术还属于传统派,并没有跟上时代变迁的潮流,未来说不准得和机器人抢饭碗。
更扎心的是,AI连“退路”都在掐断。某电子厂新上的智能质检系统,一夜之间让百分之八十的质检员被裁,其中职校职校毕业生占大多数。
网上不少人都在说:“现在流水线都要会调参数,可学校教的还是老一套”。
这么看来,中考两百多分难道真的没救了吗?
当然不是!两百多分的低分困境,孩子看似被“淘汰”了,但他们并非真的一无是处。许多两百多分的孩子并不是“笨”,只是不适应应试教育的规则:有人沉迷短视频剪辑却不会解方程,有人能组装电脑却背不下文言文。
现在不少职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的确略显老旧,因此那些抓住了时代发展机遇的学校,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例如说衡阳中创商贸职业学校开设的AI智能班,直接打破常规:
不卡中考分数:不对文化课分数设限,给不擅长念书的孩子一份机会;但需要通过面试,展现其表现力,学习方向转向职业化技能。
文化与技能双修:文化素养不落下的同时,带学生接触并学习AI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媒体直播等技能。
上学不花钱还能赚钱:依托三大实训中心及合作企业真实项目资源,真正做到校内“工学交替”。上学不用家长操心,还能攒起自己的“小金库”。
低分并不完全代表着“缺陷”,还有可能是未被开发的“适配性”。
来源:中创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