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的“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始于2022年初,到今年1月发布2024年“世纪好书”年榜暨举办阅读分享活动时,已迎来三周年。三年来,“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坚持面向读者、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初衷,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正在从品牌打造向
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的“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始于2022年初,到今年1月发布2024年“世纪好书”年榜暨举办阅读分享活动时,已迎来三周年。三年来,“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坚持面向读者、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初衷,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正在从品牌打造向品牌传播升级,以匠心铸就世纪精品,让好书成为时代印记,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和追求。
三年来,“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在三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评选发布机制,通过“世纪好书”品牌助推集团各类精品力作生产。“世纪好书”以月榜、半年榜、年榜常态化评选发布为节点,以开放性邀约集团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评议为特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机制。据统计,三年中评选发布年榜“世纪好书”185种,半年榜“世纪好书”170种,月榜“世纪好书”538种,扣除重合部分,“世纪好书”榜单总计入选628种,约占同期集团新出版一般图书的5%。其中有致力学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专业图书,但更多是兼具文化品位与视觉美感的大众读物,集中展示世纪出版人推动精品生产和全民阅读的最新成果。入选“世纪好书”榜单的有重大主题出版物《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古籍出版高峰建设标杆《唐五代诗全编》,以及《天下国家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等多种入选年度“中国好书”的精品力作,辞海智能辞典笔、汇典·典籍整理文献数据库等一批优秀成果也入选“世纪好书”融合出版年榜。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业挺拔的四梁八柱、事业发展的千里江山,用“世纪好书”这样一个概念符号进行提炼,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文化标识和出版品牌。“世纪好书”不断接受来自学术界、出版界和媒体、市场、读者的检验,日益成为备受瞩目、具有相当品牌美誉度的好书探照灯、业界风向标,在全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
二是通过“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帮助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和广大编辑树立品牌意识,推动了集团优质专业学术出版资源向大众、向市场转化的进程。出版品牌建设受到业界前所未有的重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开风气之先,进行系统布局,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世纪好书”既是集团倾力打造的品牌,也是集团引领精品出版战略不断升级的重要环节。三年来,通过“世纪好书”常态化评选发布和阅读推广,以及建立“首长制”“轮值制”等新机制,集团各出版单位和广大编辑在深度参与中逐步强化“好书”的品牌意识,一批锐意进取的“好书”编辑脱颖而出。值得一提的是,“世纪好书”评选发布推动了集团优质专业学术出版资源向大众、向市场化的转化,并和2023年启动的集团“大虹桥”出版计划实现了贯通。集团传统优势品牌文景、艺文志、十万个为什么、译文纪实等持续发力,新催生的一批基于学术专业的大众化品牌如光启书局、也人、抱朴、万镜、光刻社等生机勃发,各类出版品牌优秀图书入选“世纪好书”榜单成为鲜明特色。不少出版单位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线立体布局,在打造“世纪好书”品牌中既挺直文化脊梁保持身段,又努力做到把心交给读者贴近市场,入选好书持续批量涌现。一些优秀编辑从策划组稿到编校设计全程参与,并以各种形式投身“世纪好书”的宣传推广,催生了一批既在学界业界叫好,又在读者市场叫座的好书典型。
三是创新“世纪好书”评选发布,探索与各类内容传播、营销发行平台的深度联动,架起抵达读者的桥梁,实现让更多的“世纪好书”面向大众、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初衷。三年来,集团持续加大力度、不断创新方式,推进“世纪好书”品牌的宣传推广和市场转化,取得明显成效。半年榜、年榜等重要发布活动先后走进江苏书展、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海图书馆东馆,2024年年榜发布在上海中心朵云书院旗舰店举办,澎湃新闻全程直播,吸引近20万读者观看。2023年集团创设“世纪好书节”,202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第二届“世纪好书节”,集团联动上海图书馆等头部阅读推广平台,邀请百余位学者嘉宾,精心组织150多场高品位阅读文化活动,汇聚成强大的世纪书香传播矩阵。集团还将“世纪好书”品牌注入以上海书展为代表的书业重大展会和全民阅读活动,展陈入选精品、发布特别书单、打造世纪品牌馆,并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进行每月一期的“上图发布×世纪好书”精选榜发布会的深度合作。“世纪好书”依托“世纪阅读”公众号进行系统化宣传并向各大行业媒体、大众媒体推送,并实现和集团“世纪火种”党建阅读推广品牌的深度联动,完善了在集团旗下重要实体书店、新型阅读文化空间的展陈机制和在“云间世纪”下属网络平台的专区销售和常态化直播等营销发行机制。
通过三年不懈努力、动态改进,“世纪好书”基本完成品牌打造,赢得较好口碑。回顾三年,既要肯定成绩,更要看到不足。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下一步“世纪好书”向品牌传播升级的过程中,一些亟待解决、提升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要在目前各级榜单分类、申报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解决一些图书由于专业或大众边界不清晰导致难以入选,或过于专门、冷门图书入选导致榜单总体定位、面貌不清晰的问题。同时,在前期组建专家库、广泛邀约评审专家的基础上,遴选形成相对固定的月榜专家库,进而优化组合半年榜、年榜的评委阵容,解决个别月榜专业偏向明显,半年榜、年榜个别门类入选产品内部平衡性不足等问题。
二是完善“世纪好书”品牌推广和市场转化方案,进一步激发各出版单位和广大编辑的品牌意识、转化意识,解决各出版单位品牌联动、宣发联动未形成合力的痛点,解决一部分入选图书销量没有明显提升、重印率偏低的难点。在拓展线上体验手段、创新方式的同时,打造更多“世纪好书”线下体验场景,策划组织更多有亮点、聚人气、引流量的阅读文化活动,解决“世纪好书”品牌影响力在触达读者群体时力度不足、成效不大的问题。
三是形成“世纪好书”品牌生态闭环,进一步放大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坚持从产品出发,重视编辑在好书出版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了出版工作的不断提升,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好书的生态闭环。从“世纪好书”下一个三年的发展周期和品牌打造、品牌传播的角度着眼,我们要从产品本身向产品背后的作者聚焦,进而形成专属于“世纪好书”的作者群。这样,我们既有“世纪好书”“世纪好编辑”,也有不断壮大的“世纪好作者”,不断向更为广大的好书读者群辐射,形成作者、编辑、好书、读者的闭环,真正树立起“世纪好书”精品生产的品牌形象,打造贯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
“世纪好书”评选发布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和众多编辑也付出了辛勤劳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不移走出版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加快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优质出版资源向大众和市场转化的过程中,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世纪好书”,为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