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15时,分布在全市各处的固定警报、机动警报车、多功能警报和手摇警报等各类防空警报器齐齐拉响,先后试鸣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信号。
刚刚!
一声声警报划破厦门长空
响彻全市各个角落
鸣响防空警报的同时
全市多地同步开展
国防动员行动综合演练
人员紧急疏散演练
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快速搭设野外救护帐篷
5月10日
是厦门市防空警报试鸣日
今年是我市连续第25年开展此项活动
今日15时,分布在全市各处的固定警报、机动警报车、多功能警报和手摇警报等各类防空警报器齐齐拉响,先后试鸣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信号。
试鸣期间,我市电视、广播、地铁显示屏等平台同步传送防空警报的图文信息,电信、移动、联通向市民发送试鸣防空警报信息。
• 预先警报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 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 解除警报信号为一长鸣音,连续鸣响3分钟。
与此同时,一场城市防护救援行动演练在位于翔安区的厦门技师学院拉开帷幕。演练模拟战时场景,组织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新域新质企业、志愿者和在校师生等共同参与。演练内容包括大规模人员紧急疏散、重要目标伪装、无人机救援、野外救护所开设等近十个项目。
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
无人机准备起飞接收运送伤员
人员紧急疏散
人员迅速疏散至地下人防工事
无人机队伍参与演练
今年还首次开展地铁人防工程平战转换综合演练,从实战化角度验证地铁平战转换过程中人员掩蔽、物资保障和通信联络等关键环节,提升地铁应急保障能力。
自2001年市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5月10日为防空警报试鸣日以来,我市防空警报试鸣从单一试鸣发展为综合实战演练,演练规模持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技术持续升级,构建起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演练机制,为现代化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持续注入新动能。
为什么选择5月10日?
厦门为何选在5月10日拉响警报呢?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略者在海、空火力的掩护下,强行侵占厦门,厦门由此沦陷长达七年之久。
作为国家确定的一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我市2001年决定每年5月10日为防空警报试鸣日,此后每年这一天准时鸣响防空警报,警醒广大市民勿忘耻辱,居安思危。
厦门人
请记住这一天
1938年5月10日
日本侵略者在海、空火力的掩护下
从五通登陆占领厦门
厦门由此沦陷
侵华日军哨兵在虎头山对望鼓浪屿
下面让我们穿越到87年前的5月10日,以小时为单位,回放日本一步步侵略厦门的过程……
10日凌晨:五通
日军11艘军舰掩护数十艘汽艇,由大、小金门之间的水道驶进厦门五通海面。
3:00左右→香山、霞边
日军以18架飞机和舰炮对厦门东北前沿炮台、步兵阵地进行轮番轰击。香山、霞边两炮台守军浴血开炮还击,因无高射火器,日机、舰炮火力猛烈,“香山炮位全被毁,霞边牺牲尤巨,全台员兵只剩一人”。
日军飞机对厦门狂轰滥炸
4:30开始→凤头、泥金、何厝海滩
日军近2000人分别从凤头至泥金、何厝海滩登陆。四四五团第三营奋起抗击。该营在日军火力射杀下伤亡较大,兵力、弹药不足,在日军登陆兵多次强攻下,逐步后退。
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军从五通泥金登陆
5:00起→泥金,7:00→高林、湖边、鸡山
从五通登陆的日军于5时许突破泥金阵地,7时进攻高林、湖边、鸡山一线要点。守军顽强抵抗,至8时,第九连几乎全部阵亡。
6:00→何厝、前埔、金鸡亭、江头
从何厝登陆的日军,6时攻占前埔后转向金鸡亭方向发展。守军预备队1个连乘车增援前沿,途中遭到日机轰炸,伤亡过半。随后,第三营余部退至云顶岩、金山、江头一线,与预备队一营继续组织防御。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向江头推进。守军和江头镇警察、壮丁队阻击失利。
11:30→江头
江头及其附近交通要道被日军占领。
15:00→江头、莲坂、梧村、厦门港
日军200余人由江头进犯莲坂、梧村,市区警察、保安队、壮丁队组织增援,与守军共同苦战3小时,伤亡惨重,忍痛后撤。当日下午,日军舰艇突破守军炮台封锁线,进入厦门港口,控制了港区。
1938年5月11日黄昏
厦门市区沦陷
11日凌晨:退守美仁宫
守军利用夜晚日机无法起飞,组织向莲坂反击,夺回部分阵地。拂晓,日军10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从江头、金鸡亭两个方向向莲坂合击,守军不支,退守美仁宫。
9:30→日军攻占美仁宫,逼近市区
同日上午,日机集中轰炸厦门东部前沿阵地,一部日军又由“厦门口外海边之黄厝、塔头登陆,围攻白石炮台,另有驱逐舰3艘、炮舰2艘向该台正面猛烈攻击”。守军四四五团第二营和海军炮台官兵奋勇应战。
10:30→胡里山、厦门大学、南普陀和虎头山、镇南关
“10时30分,胡里山、磐石两台及白石炮台均被围攻,各台员兵坚决死守,抗战尤烈,卒因弹尽援绝,伤亡惨重,同时敌机数十架分途狂炸”,各台相继失守。守军遂退入厦门大学、南普陀和虎头山、镇南关一带,据险固守。
日军侵占胡里山炮台。(本组图片来自当时的日本报刊,由市档案局提供)
16:00→筼筜港、浮屿角
日军90余人乘坐水上飞机降落筼筜港,从浮屿角登陆,与厦门港、美仁宫的日军相策应,围攻厦门市区。市区的壮丁、义勇、常备大队、武装警察进行总动员,分布于各街道、路口,与日军展开巷战。黄昏,市区沦陷。是夜,守军余部分别向集美、排头、嵩屿、鼓浪屿撤退,东部未能撤走的继续在南普陀、虎头山顽强抗击,直至12日弹尽,全部殉难。
至1938年5月13日
厦门全岛沦陷
13日,日军将搜捕到的中国士兵、壮丁、警察集中在轮渡码头枪杀,推尸入海,惨不忍睹。厦门军民虽经奋力抗击,终因双方力量悬殊,厦门全岛沦陷。
是役,厦门军民击毙日军280余人,击落日机1架;守军、保安队、武装警察、壮丁阵亡和群众遭到日军杀害者约7000人。
1938年日本兵把守的轮渡码头
蕹菜河(现思明南路一带)悬挂膏药旗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