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时节,宝泉岭农场岭瓜乡管理区公路两旁的杏花竞相开放,氛围十分浪漫,引得路过行人驻足观赏。周边居民也纷纷闻讯而来“打卡”,天然独特的“杏花路”成为宝泉岭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醉美初夏杏花路
初夏时节,宝泉岭农场岭瓜乡管理区公路两旁的杏花竞相开放,氛围十分浪漫,引得路过行人驻足观赏。周边居民也纷纷闻讯而来“打卡”,天然独特的“杏花路”成为宝泉岭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杏花路”总长约200米,笔直通透,粉翠相叠,粉嫩的杏花与蓝天白云、绿树小草交相辉映,置身其中如同世外桃源。据了解,该路段的杏花是自然生长而成,每年五月初开放,花期约10天左右。每到杏花开放时,大量游客、摄影爱好者和网络达人赶到此地游玩拍照,照片和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得到了更多关注,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形成了当地有特色的“名片”效应。
鲜米品质“耕”新程
近日,在江川农场第一管理区水稻田里,北斗导航侧深施肥高速插秧机正在田里轰鸣作业,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插种在田中,这是农场孕育的“江川鲜米 九月品鲜”稻米现场。
为了保证水稻的食味值和口感,今年,农场借助北斗导航插秧机、超声波调优增产等先进技术,打造34个“百亩攻关田”、6个“千亩示范方”和1个“万亩创建片”,从旱平免搅浆保墒到侧深施肥护根,从有机肥滋养到72小时锁鲜加工,为每一粒鲜米的品质筑牢根基。在抓好农机服务的同时,农场还积极开展“秧苗素质提升行动”,在各个管理区育秧大棚里开设流动田间课堂,示范带菌、带肥、带药“插前三带”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秧苗带着养分下田、带着防护扎根,为培育“江川鲜米 九月品鲜”的稻米提供技术保障。
义务添绿展担当
近日,军川农场组织15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了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增植添绿。
植树现场党旗飘扬,党员干部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植树工作中,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有条不紊。在植树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农业、林业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确保树苗栽种规范,提高成活率。经过两个小时的协作配合,2500余株柳树苗在黑土地上“安家落户”。新栽下的树苗在微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初春的大地增添了一抹动人的绿意与希望。此次植树活动既是一次生态建设的“攻坚仗”,更是一堂锤炼党性的“实践课”。接下来,军川农场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党建红”持续绘就“生态绿”,为农场筑牢生态屏障、厚植发展底色。
稻壳变“金壳”利用更高效
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通过创新种植方式,将稻壳“变废为宝”,成功试验出以稻壳为主要基质的樱桃番茄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果实品质,为绿色农业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在七星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智能温室,科研人员正在查看用稻糠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长势情况。“目前这个季节,椰糠种植的番茄糖度一般在7.9,但是我们通过对比试验发现,稻糠基质种植的番茄糖度能达到8.2,品质更高。”七星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王新悦介绍说。
据了解,稻壳经过科学处理后,其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樱桃番茄根系的呼吸,促进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还能解决稻壳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稻米加工企业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为黑土地“减肥瘦身”
近日,在曙光农场大豆地现场,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划区进行精准施肥作业。通过试验精准掌握肥料在不同土壤环境效果,为种植户输出更准确施肥方案,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据了解,这个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人员在3个管理区设置7个试验点,进行“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和播种施肥工作,通过试验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及优化升级提供依据。“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是一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等核心内容,可以实现按需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曙光农场地处丘陵漫岗地区,耕地坡度较大,土壤肥力养分不均匀,为了给黑土地“增肥”,农场通过多年试验,根据耕地养分变化,及时调整施肥建议卡,不仅能避免盲目施肥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能确保作物得到营养供给,从而实现高产高效。
文字编辑:鲁明
素材:宝泉岭农场 范明海 马文竹
江川农场 李伟华 张莹 王琳琳 王敉权
军川农场 李学斌
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 于新恬
曙光农场 苏维 殷志杰
审核:张永刚
平面编辑:鲁明
统筹:张永刚
监制:刘晓雨
来源:三木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