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在海拔3750米的稻城县噶通镇,总投资约2.4亿元的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明光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稻城县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开工,标志着这一具有世界级考古价值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入系统性保护与开发新阶段。
5月11日,在海拔3750米的稻城县噶通镇,总投资约2.4亿元的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明光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稻城县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开工,标志着这一具有世界级考古价值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入系统性保护与开发新阶段。
据悉,皮洛遗址位于稻城县,这里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东亚地区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遗存,为研究早期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于202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于2024年3月入选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
实施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有利于提升考古成果科学研究能力,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统筹利用稻城特有的天文科研、雪山生态、史前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加快新时代文化旅游强省及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该项目建设皮洛遗址保护利用基地,在展览陈列、研究保护的基础上,兼具游客接待、服务配套等多种功能,涵盖展陈场所、科研及研学用房、游客开放服务场所等,配套建设园区道路、停车场,绿地及景观,室外管线等附属设施,显著改善文物考古工作条件,改善保护皮洛遗址环境,保护文物遗产长存,保证游客的游览环境。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3581平方米,计划于2027年12月建成。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推进皮洛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程,提升考古成果科学研究能力,推动遗址开放和出土文物展示,实现多层次、多渠道成果转化,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向全世界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同时,对提升城市总体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稻城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郎杰表示,“整个项目建设将秉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确保遗址不受损害。同时,充分发挥皮洛遗址的文化价值,将其打造为集考古研究、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并积极推动皮洛遗址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融入稻城天地人全时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助力稻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稻城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全省、全州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紧扣“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着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统筹利用稻城特有的天文科研、雪山生态、史前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皮洛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是其中利用史前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将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往观光体验,对统筹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促进文旅产业,构建城市名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来源/ 稻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杨雪
校对/ 毛莉泓
责编/ 刘睿娟
审核/ 肖宵
监制/ 谭荣皓
来源:风姿卓越高山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