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撰写的《讲好真话》一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列为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共建项目,荣获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奖励项目,2021年4月第四次印刷。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学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智库专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撰写的《讲好真话》一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已列为湖北省委宣传部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共建项目,荣获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奖励项目,2021年4月第四次印刷。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学习强国和《中华读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领导科学论坛》《党员生活》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省委党校将该书列为学员读书会的品读书目,已有单位将该书作为党建活动的辅导读物,邀请作者交流互动。
2022年2月新春佳节前,我将第四次印刷本寄给了96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开创会长方汉奇先生。这是我第二次送书给他。
第一次送书是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出版了《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武汉大学社,2009年出版)。方先生在回信中写道:“赠寄大作已拜读,深感是一部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业界实际和作者个人实际的好书。颇多亮点、颇见卓识、极为感佩。”
对于方先生,我是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分配到长江日报工作后慢慢开始知道的。但真正接触和认识他却是我2001年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后。2005年5月,新闻学院院长吴延俊在闻一多的故乡湖北黄冈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新闻学博士生教育研讨会”,邀请了新闻学前辈方汉奇等人,我有机会参加。第二天,在驻地,在曙光初升、鸟语啁啾的清晨散步中,我远远看见一位个子不高的白发老人腰板挺直、步履有力地在方形的场地上走着圈圈。我加快脚步向他靠拢,这是我第一次与方先生近距离接触——他满鬓银丝,脸色红润,透过扁方形白色的镜片,清晰可见他和蔼可亲、炯炯有神的目光。方先生虽然出生于广东普宁,但他走南闯北长期在北京生活却说出了带有京腔的普通话,那声音洪亮带有磁性,一板一眼、娓娓而谈,听着就是一种知识和力量的享受。
我向方先生介绍了自己从长江日报调入大学担任新闻系主任才几年工作时间的情况,怎样搞好新闻教育还在摸索中,对如何开展博士生教育更是知之甚少。方先生鼓励我结合新闻实践,教育学生更好地掌握新闻传播理论。同年9月,第四届“世界华文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我随学院组团参加了会议与方先生二次相见。2007年5月,“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由南京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方延明组织召开,我又一次参会与方先生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谈。至今,我还着保存着当时的合影照片。有了这样的交往,我在2009年出版《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时,就想到了给方先生寄书求教。
该书回眸了1978年—2008年,我国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重大变革,其间还伴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网络媒体革命和政治体制改革,影响是深远的。作为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以一个新闻学教授的责任感,用纪实的方式,在书中回眸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主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变革、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典型的新闻事件以及媒体对此的评论。方先生收到书后在回信中写了上述鼓励赠言。
2022年虎年到来前夕,96岁的大陆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录制了短视频,向台湾98岁的新闻学大家李瞻拜年。几天后,李瞻委托女儿录制视频回复,表示感谢并送上新春祝福。这个由现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先生的弟子王润泽教授等人精心策划的海峡两岸“云端大拜年”,通过王教授的微博“润泽无声”于1月25日过小年发布的短视频,一经发出,即被刷屏。两位老先生通过视频隔海回首往事,细数超过七十载的情谊,共约百岁再聚首,这则视频让广大网友深受感动,纷纷点赞,我也是其中一位。于是,我抢在年前用特快专递送上我写的《讲好真话》一书第四次印刷本,给方先生祝福。
十多天后,在与王润泽教授的微信交流中才知道这是她的策划。我当即给王教授微信,请学生帮忙将此次策划整理成典型案例,收入我即将修改的国家规划教材《新闻报道策划》一书中。在交谈中顺便告诉她我寄书给了方先生。后来她在微信中告知,方先生家里年前收到各地的信物特别多,说过几日她再到方先生家办事时帮我办一下。没过几天,王教授给我回了微信,并转发了一幅先生为我的题词照片:“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题赠振宇老师:方汉奇”,后面还盖了一个红色印章。我好生高兴和感谢,感谢王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次为朋友之托尽心尽力,感谢方先生在喜事连连的紧凑时光还不忘我这位忘年交的心愿。但是,我细细一看,发现题词没有落款时间。“能否请先生补上?”王教授回了一个“OK”手势符号。再过几天,我就收到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邓绍根教授到邮局帮忙寄出的原件快递,题词文尾补写了时间“2022 年2月”的字样。
方先生的题词引用的是毛泽东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在会上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们希望一切同我们共同奋斗的人能够勇敢地负起责任,克服困难,不要怕挫折,不要怕有人议论讥笑,也不要怕向我们共产党人批评建议。‘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我们在为社会义共产主义而斗争的时候,必须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在共产党人方面,我们要给这些合作者创造有利的条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12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出版)
方先生是一位“信仰共产主义”的老战士,他从事70多年的新闻史研究。他认为,在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既要反对“左”的也要反对右的思想影响。2017年秋,方先生荣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年底,他宣布捐出100万奖金,助力新闻史研究工作。“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题词,是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写照,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
马克思曾经说过:“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能否讲真话,怎样讲好真话,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不能一味鼓励“想到就说”,而是力求“想好了再说”,提倡“讲好真话”。讲真话好,讲真话难,唯有难才需要我们大家都去努力实践:要有新闻的敏锐和理论的深刻,能在发现问题或问题端倪时敢说真话;要在人们趑趄不前、嗫嚅而言时敢说真话;要在人们能说真话时说好真话;要将真话时常挂在嘴边长说真话(谣言说了十次都成了真话,真话不长讲也可能会成为假话);要在讲了真话后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或错误后认账改错。讲真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能够做的地方和时间做起,比如从我们时常看到和听到的报告、演讲和主持人的空话套话删去开始,讲符合当时当地情况且具有个性特征管用的真话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在全体民众中提倡和奖励讲真话,提高讲真话的表达艺术和技巧;反对讲假话,批评和惩罚讲假话——建立一种良好政治生态的舆论环境和管理体制。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力量所在。新闻工作者是发布新闻、传播信息的专门职业工作者。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讲真话,道实情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媒体人应该成为讲真话的先锋和楷模。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铭记先生的教导,努力做一个唯物主义者,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程中,以积极审慎的态度,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说一点自己能够说,说得好的话,做一点自己能够做,做得好的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最终评判认知与实践的是非功过和真伪优劣。祈望阅读本书的读者朋友们更多更真切的批评和指教!
摘抄两段河北大学和曼老师与清华大学李彬教授的微信——
此刻:读完了赵振宇老师的《讲好真话》,最感兴趣的是书里的很多案例:马航失联客机、孙志刚事件、汽车撞上老年暴走团、洛阳篮球场打球的年轻人与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起冲突事件、2012年反日游行抗议、伊春空难事件、南京梧桐树绿丝带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取消手机漫游费、以房养老、以及他自己在2014年武汉两会上提出的“时间文明”活动的倡议,反映公共场所时钟不准确等。这些都是在2019年前媒体关注的。如张文木老师所说:既要讲真话,也要讲真理。只可惜书中涉及讲真理的内容太少了。
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马恩选集》第一卷第16页)马克思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指,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表达了上述观点,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这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不仅解决了当年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路线问题,同时也是新时代公民表达意见的指导思想。公民在不断地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正是客观求实、追求创新的科学精神。长期经受这样的历练,对公民在表达中培养和形成科学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选自赵振宇《讲好真话》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96~97页。
来源:红网·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