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社区打出“组合拳” 管好电动自行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1 17:22 1

摘要:入夏后,骑行电动自行车的人多了。在使用中,推车进楼、电瓶入户、飞线充电等“任性”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火灾。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社区、物业联手,采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式,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取得了明显效果。

和佳世纪柏林小区的车棚安装隔火板

纺织街社区利用智能监控防止电动车进电梯

朝阳街社区网格员劝阻飞线充电

十二院城小区增设停车棚

警乐苑小区车棚安装自动灭火球

入夏后,骑行电动自行车的人多了。在使用中,推车进楼、电瓶入户、飞线充电等“任性”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火灾。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社区、物业联手,采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式,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防患于未然,取得了明显效果。

配足充电桩

十二院城小区共有28栋高层住宅楼、10栋低层,居民超过1万人。此前,常有居民拎着电瓶回家、飞线充电等现象。多次劝说,却无法杜绝。网格员王瑞与同事摸底发现,充电设备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从根源解决问题,十二院城社区联合物业,又新建了13处车棚及停车区,并增设充电桩。加上原有设备,可同时满足2000余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以及近900辆车充电。另外,更换了充电桩厂家,充满自动断电,便捷也安全。

在金阳南路1号院,也存在同样情况。负责该小区的御德苑社区网格员张睿玲多次入户,收集到居民的意见:原有车棚小,停车及充电难,常有人因争抢位置发生纠纷。

可是,院里空间有限,无法再增设车棚。社区与物业反复商量,决定让车棚“长高”,打造双层的车棚。找人设计、施工,用钢架搭起框架,加盖顶棚,并设置了缓坡通道,车棚面积翻倍。

上述小区,居民明显感觉停车、充电方便了,在社区、物业的引导下,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

阻止进楼道

电动自行车进楼道、入电梯,一旦失火,后果很严重。一些社区,在这个方面加强监管和劝导。

万科紫郡小区,有8栋楼、22个单元,住户2600人。纺织街社区联合万科物业持续开展整治行动,将电动自行车挡在楼道外。每一部电梯内,都装有智能识别系统,车子一旦进入,会播报语音提示,电梯停止运行。与此同时,物业人员在后台看到,会配合网格员到现场处置。

同样,东昇佳园小区此前也存在车子进楼道的情况。为有效根治,东社社区在单元楼门口,加装了围栏,车子无法通过。考虑到坐轮椅居民的出行需求,社区为其配发了钥匙,可开启部分围栏。另外,网格员孟雅洁与热心居民一起制作了“电动车禁止上楼”的条幅,悬挂在各单元楼门口,加大了宣传力度。

从近段时间来看,这些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明显改善,楼道里空荡荡,看不到乱停的车子,居民也养成了停车入棚的好习惯。

用上新装备

车辆的电瓶、线路老化,容易引发火灾。而且,一辆车失火,很可能殃及周围。为此,一些社区在原有灭火器的基础上,给停车棚添置了灭火球、防火板、火钩等装备,可有效减少损失。

光华街59号院,随着入住率攀升,停放的车子越来越多。新城社区网格员孙洁在走访中,多次听到居民提及:如果失火,车棚没人或者不会用灭火器,岂不任由火势蔓延?社区很重视,当即与物业沟通,给3个车棚的顶部安装了50个灭火球。遇到明火,可自动触发灭火,无需人为操作。

金阳路16号院,一到晚上,车棚里也停满了车。此前,有居民担心,如果起火,很可能“一烧一大片”。御德苑社区书记刘艳艳找到物业领导,经多方调研,给车棚安装了灭火球,并增设了防火隔板。

永乐苑社区,给所管辖小区的车棚里,配备了火钩。一旦起火,可利用灭火器压制火势,

然后用火钩将燃烧的车子拖拽出来,避免“连累”其它车辆。

这些防火新装备,给居民吃了定心丸。居民张大爷称赞:“想得很周到,这下放心了。”

巡查防未然

“陈阿姨,飞线充电很危险,快收回去!”巡查中,网格员潘晓艳见到5楼垂下的充电线,赶忙劝阻,并再三强调了危害。东社社区的网格员与物业人员组成巡查队,以柔性劝导与刚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

首次发现,社区会让居民签下《拒绝飞线充电承诺书》。屡劝不改,将暂扣充电器,待其意识到问题后可领回。

在河南四巷小区,有一支朝阳街社区牵头成立的消防安全劝导队,包括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他们在“早中晚”3个时段,重点对10个单元楼的楼道口、绿化带等区域实施巡查,劝阻飞线充电。

蓝山社区对小区的停车棚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动员居民党员在下班后或遛弯时,主动留意安全隐患,给其他居民带个头。几个月下来,有不少人养成了“隐患随手拍,问题及时报”的习惯。

在多方的协同发力下,电动车更守规矩,居民心里也踏实了,为社区安全筑起了坚实屏障。 记者 李涛 文/摄

来源:太原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