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执政一年后,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黄循财成功通过“首场大考”。当地时间5月4日凌晨,国会选举结果揭晓: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赢得国会97个席位中的87席,其余10席由反对党工人党获得。此次选举中,人民行动党得票率达65.57%,较2020年的61.24%显著提升。
执政一年后,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黄循财成功通过“首场大考”。当地时间5月4日凌晨,国会选举结果揭晓: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赢得国会97个席位中的87席,其余10席由反对党工人党获得。此次选举中,人民行动党得票率达65.57%,较2020年的61.24%显著提升。
选举结果公布后,黄循财在凌晨3时的记者会上向选民致谢,承诺“不辜负信任,并将更加努力”。他强调,这一结果将使新加坡在应对全球动荡局势时“占据更有利地位”。
国务资政李显龙当天清晨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此次选举“发生在世界和新加坡均处于关键转折点的时刻”。他表示,“黄循财亟须通过选举赢得坚实的民意授权,向国内外证明其领导的新加坡拥有全民共识,而当前结果已达成这一目标”。
长期跟踪新加坡政坛的澳大利亚国际关系教授迈克尔·巴尔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作为李显龙交棒后的首次国会选举,此次结果不仅关乎黄循财的执政权威性,更折射出新加坡政治生态的深层演变。
4月28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竞选集会上发言。图/视觉中国
“他不像领导,更像伙伴”
2024年8月18日,上任不足百天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分别用马来语、华语和英语发表了任内首场国庆群众大会演说。这场长达1小时50分钟的演讲,以“再启动,实现新梦想”为主题。演讲伊始,黄循财特别提及荣誉国务资政、前总理吴作栋。
1976年,35岁的吴作栋受人民行动党委派,前往新选区马林百列参选议员,并首次获得内阁职位。马林百列是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住房危机而填海兴建的新市镇,以林立的高大组屋(政府公共住房)著称,吴作栋深度参与了该地区的开发建设。
在吴作栋赴马林百列履职这一年,黄循财只有4岁,即将面临人生首个困境:由于这个新兴市镇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即使最近的幼儿园也距离遥远。年幼的黄循财在长途跋涉上学数日后,因难以适应而持续哭闹。父母无奈之下只得让其暂缓入学,这使他错过了幼儿园第一学年的主要课程。
好在转机很快出现。在吴作栋的推动下,人民行动党在马林百列设立幼儿园。一所地理位置便利、师资优良的幼儿园,成为黄循财的启蒙学堂。及至青年时期,始终就读于社区普通学校的黄循财,拿到吴作栋颁发的教育储蓄奖,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这段经历为黄循财政治生涯埋下重要伏笔。完成海外留学及国民服役后,进入公务员体系的黄循财曾协助时任财政部长李显龙制定财政预算,此后更意外晋升为总理首席私人秘书。他坦言原本只视此为短期借调,不想却由此开启长期政治合作,并自比为“短跑选手”,辅佐李显龙这位“马拉松跑者”。
黄循财总结称,新加坡过去60年得以取得重大成就,是因为历任总理和政府,以及一代又一代的新加坡人打下了良好基础。新加坡从独立伊始难以生存下去的小国,蜕变为全球典范的艰辛历程,也恰是其个人成长轨迹的生动写照。
“这是典型的‘黄循财式’的演说。”智库铄翼国际事务高级分析师穆斯塔法表示, “他让人感觉非常真诚,有亲和力,又能抓住人心。”
迈克尔·巴尔表示,黄循财的崛起打破了新加坡高层官员“精英政治”的传统模式。他出生于普通家庭,在组屋长大,未就读精英中学,仅凭奖学金赴美深造,其公务员生涯亦始于基层岗位,而非直接进入高级行政序列。
在个人公共形象上,黄循财在公开场合总是保持笑容;他会在社交媒体上弹奏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并在年末向民众分享自己的年度歌单,引发全民讨论;2024年10月,结束对老挝的访问后,他搭乘廉价航空酷航归国,与机上乘客热情自拍。有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与总理的合影,并写道:“他不像领导,更像伙伴。”
在具体执政举措上,黄循财上任伊始便面临棘手挑战:一方面需缓解中产与工薪阶层面临的生活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又要维护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与财富中心的竞争力。
国庆群众大会上,黄循财宣布了六项新政策,包括引入父母皆可申请的额外10周育婴假;改革高才教育计划;增加低收入住房补助,单身人士优先获得住房;提出以体育设施为主轴的加冷地区规划;为非自愿失业的中低收入工人提供临时财务支持;寻求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监管负担。
为了推动新加坡整体经济动能,今年2月发表的新财年预算案中,黄循财团队还选择通过发放消费券、提供水电费补贴及实施多子女家庭补助计划等组合措施纾解民困。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数据显示,新加坡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4.4%,高于2023年的1.8%。新加坡媒体称,这一数据亦高于贸工部今年1月预测的4%。
《海峡时报》评论称,黄循财的领导风格低调务实,他在2022年曾与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共同推动“前进新加坡”计划,深入听取公众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忧虑,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也进一步确立了他既能从高层施政,又能从基层带领团队的领导方式。“这是第四代领导团队的一个关键转折。”
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循财的稳健风格赢得了广泛信任。根据“感知新加坡”2025年第一季度的调查,88%的新加坡民众认为国家发展方向正确,黄循财的支持率稳定在75%左右。
“暴风雨前的闪电战”
过去几周,黄循财一直在警告新加坡民众,暴风雨即将来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加坡需未雨绸缪。他多次强调需组建“敬业且经验丰富的团队”,并在选民明确授权下开展工作。
4月15日,经黄循财建议,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宣布解散国会,正式启动2025年大选。本次选举投票日定于5月3日,提名日为4月23日,仅设9天竞选期,被称为“闪电战”。这也是黄循财接任总理以来首次领导执政党参选。对于长期依赖外贸发展经济的新加坡而言,此次选举时机颇为微妙。
4月8日,黄循财在国会发表声明称,当前国际环境对新加坡构成严峻挑战。他表示:“我们正见证世界格局深刻变革,全球局势愈发不确定、动荡甚至危险。”他直言支撑新加坡成功的国际秩序可能难以为继。
这番表态与国务资政李显龙的演讲形成呼应。李显龙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一轮的关税政策,让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各国不再追求公平竞争,这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他还警告,这次危机跟过去截然不同,而新加坡也没法再依赖“有效”的全球贸易体系来应对。
自1965年独立以来,短短几十年间,新加坡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和创新枢纽。新加坡的发展奇迹离不开全球化定位,经济高度依赖外贸特别是中、美、日、欧和周边市场,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外贸总额是GDP的3倍。因此,新加坡对全球市场波动异常敏感。
特朗普宣布加税后,新加坡立即派出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进行谈判,但他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的会谈未能改变美方立场。黄循财随后表示,美方关税政策“没有谈判余地”。
因此,新加坡政府下调了全年经济增速预测,从1%至3%降至0到2%的区间。市场分析认为,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将拖累贸易导向型行业,或导致新加坡出现经济衰退。
在此种局势下,4月17日,人民行动党公布竞选口号“世界剧变,团队更新,坚持初衷,共创辉煌”,强调面对全球动荡,新加坡需要强势政府。
竞选活动中,人民行动党以“稳定”作为竞选主题。黄循财带领候选人,都以一袭白衣亮相,显示出传承和延续的基调。1959年,新加坡刚刚成为自治邦,在市政厅大厦会议室,李光耀带着所有团队成员一律穿白色的衬衫和白色的长裤宣誓就职,向人们承诺不会容忍腐败,并誓言政客要纯洁廉明,比白更白。
黄循财多次承诺,其团队将“引领新加坡度过风暴”。他还警告称:“若反对党议员增多,危机时刻将损失能干的内阁部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选举中,人民行动党也加速进行代际更替。32名新候选人平均年龄39.3岁,包括多名可能成为第五代领导核心的高级公务员。不过李显龙强调,他们须先通过选举考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表示:“黄循财通过抗疫工作建立了信任,如今,民众也认可他在全球经济动荡中的稳健领导。他上任后的一系列举措也证明了这种连续稳定的风格。”庄嘉颖总结说,“新加坡的经济脆弱性放大了选民的避险倾向,而我们本就是风险厌恶型选民”。
政治转型分水岭
5月4日凌晨,新加坡杨厝港体育场灯火通明。人民行动党刚刚赢得国会大选后,52岁的黄循财面带标志性的温和笑容,与支持者握手致意。
尽管人民行动党延续了自1959年以来的不败纪录,但这场选举对新加坡政治生态具有特殊意义。2020年大选时,该党得票率降至61.24%,创下历史第二低纪录。此次选举被视为对黄循财领导力的首次全民检验。
“选民给予了我们明确的信任。”黄循财在胜选演讲中表示。最大反对党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则坦言:“这是一场艰苦的选战。”
竞选期间,人民行动党执政团队正经历显著的新老交替。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与副总理王瑞杰宣布退出政坛,成为此次大选最受关注的人事变动。现年70岁的张志贤曾先后辅佐吴作栋、李显龙和黄循财三位总理,在国防与安全领域建树颇丰;现年64岁的王瑞杰则获得李光耀提携,一度被视为李显龙的接班人,后于2021年因健康问题辞去第四代领导团队领导人职务。
此外,在此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推出97名候选人,其中32人为首次参选的新面孔,占比达三分之一。同时有20名现任议员选择不再寻求连任,刷新了该党历届选举的更新纪录。最终进入国会的24名新人构成多元,涵盖政府部门、工商界、学术界、国防体系、医疗卫生、法律界及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新生代议员中,1985年后出生者占比超过50%。黄循财特别强调,这些新议员将不仅承担一般议员的职责,更将作为本届政府的重要生力军,其中部分优秀者有望成为第五代领导团队的中坚力量。
东南亚政治分析家布里奇特·威尔士指出,这些变化都将为李光耀的“精英治国”理念注入新内涵。与以往相比,“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2025年全国大选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人民行动党领导人也意识到,传统精英政客形象已难获认同。
为争取年轻选民,人民行动党惯常在正式场合出现的部长们,开始与网红合拍短剧、参与播客录制。黄循财本人不仅在社交媒体展示吉他弹奏,还在猫咪咖啡馆讨论预算案。
然而,迈克尔·巴尔注意到,人民行动党这次大胜背后隐忧仍在。去年10月,交通部长易华仁以公职人员身份,索取和接受价值40余万新元(约合224万元人民币)的物品及好处,被判入狱;12月,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和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因1.2亿新元(约合6.7亿元人民币)房产交易起诉媒体;李显龙之弟李显扬获英国政治庇护,更使李氏家族矛盾公开化。
“虽然如今新加坡选民不像以前那么关注政客个人问题,而更加聚焦经济议题,但对于执政60多年的人民行动党来说,他们需要警惕‘胜利病’。”迈克尔·巴尔表示。
此外,摆在黄循财面前的仍有内外双重挑战。对外,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持续发酵,新加坡赖以生存的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构;对内,“前进新加坡”改革计划亟待深化,收入差距、阶层固化等问题仍需破解。庄嘉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黄循财的下一步,需要先让新加坡民众理解他实际的政策方向,明白如何重新分配资源,而其中又需要新加坡民众付出什么。
迈克尔·巴尔也表示,此次选举标志着“新加坡政治转型的又一分水岭”。
2025年对新加坡来说意义非凡,既迎来独立60周年,也是建国总理李光耀逝世十周年。吴作栋、李显龙执政时,由于李光耀深度参与和指导,国家仍处于广义上的“李光耀时代”。而黄循财,是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建国之后的总理。
迈克尔·巴尔指出,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黄循财的温和低调务实风格,与李光耀时代的强势领导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柔性治理”能否带领新加坡应对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值得持续关注。“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亟须寻找新的平衡点。”
发于2025.5.12总第118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黄循财的“首场大考”
记者:郑立颖
编辑:徐方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