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1222万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当“学历厂”“卡第一学历”成为求职者挥之不去的梦魇,一场由七部门联手打造的就业革命正在改写规则。
当1222万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当“学历厂”“卡第一学历”成为求职者挥之不去的梦魇,一场由七部门联手打造的就业革命正在改写规则。
2025年“国聘行动”以破竹之势席卷全国,15万央国企岗位虚位以待,更以三大颠覆性举措直击就业痛点,为毕业生撕开职场突破口。
“本科双非,研究生985,投了200家企业只拿到15个面试机会。”
这样的求职血泪史正在成为历史。
2025年“国聘行动”明确规定:严禁设置“985/211”“全日制”等限制性条件,中国建筑、国家电网等央企带头打破学历壁垒。
数据显示,某大型电力企业2024年非“双一流”毕业生录取比例同比激增20%,二本机械专业的小刘通过校招入职中建,驻外补贴后首年月薪破万;三本会计专业的小林考取CPA一科后,成功跻身地方城投公司。
这些案例证明,能力正在取代学历成为职场通行证。
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多地国企祭出硬核福利:为异地求职者提供7天免费住宿、千元差旅补贴,更有“青年就业驿站”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一站式服务。
在西安专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直播宣讲吸引超10万人在线围观;哈尔滨经开区首场云招聘,中国航发东安发动机等名企抛出橄榄枝。
这些举措让求职成本直降60%,跨区域就业不再是“土豪专属”。
针对“黑中介”“假高薪”等乱象,“国聘行动”祭出智能筛查系统,对发布岗位进行“学历歧视”“虚假宣传”等12项智能检测。
更推出《职场第一课》等原创节目,邀请董明珠等企业家直播带岗,揭秘“月薪过万”背后的真实工作强度。
2024年“空中宣讲会”浏览量突破380万,有毕业生反馈:“看完直播才知道,国企的‘六险二金’比互联网大厂的期权更香!”
在国企扩招潮中,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成为最大风口。
国家电投、中广核等企业新能源岗位需求激增40%,中国电子、航天科工AI技术岗薪资溢价达30%。
值得注意的是,电工证、一建、CFA等证书成为隐性加分项,有持证毕业生薪资谈判空间提升25%。
1. 时间窗口:即日起至8月,登录国聘平台或中智招聘平台,可一键投递简历
2. 避坑提醒:警惕“学历厂”变相歧视,如遇“国内外名校优先”等表述可向人社部门举报
3. 谈判技巧:签约前必问“是否有编制?”“绩效奖金占比?”“五年晋升通道?”
当就业市场进入“国聘时代”,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那些曾经被学历门槛挡在门外的学子,那些在异乡求职路上辗转的游子,是时候亮出你的真本事了。
毕竟,在15万个央国企岗位面前,没有“双一流”与“双非”的差别,只有能力与岗位的双向奔赴。
来源:静静看社会